市政道路中路基压实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许业凌

市政道路中路基压实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许业凌

合肥市庐阳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安徽省 230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速度持续加快,对于市政道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路基作为市政道路施工的基础与主要内容,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有必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本文分析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给出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与居民出行安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现代化建设,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城市道路出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施工中强化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1.1强度要求

对于市政道路而言,路基施工质量的首要关注点便是强度,强度能够防止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进而保证路面整体结构,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手段控制路基强度,特别是在路基的填土质量上加以重视,以便保证市政道路路基的密实性。同时,可以采取碾压方式增加路基密实性,以增加市政道路路基强度。

1.2结构稳定性

路基在路面结构中起着承担路面负载的重要作用,但在高负载的情况下路基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引起路面整体性的坍塌或破损。为了保证路面的整体性能不受到破坏,在路基结构的设计上应保证设计稳固性,将高载荷路段进行负载分散。

1.3水温稳定性

道路水温稳定性指的是路基在温度或湿度发生变化时的强度与刚度随之变化。一般,路基结构有可能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造成强度的降低,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当季节因素对土壤产生冻结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温变化剧烈,受之影响路基也产生周期性的冻融变化,造成翻浆或冻涨现象的产生,严重时还会产生裂隙,引起路面结构受到影响。所以,在路基施工中应以较好的水温稳定性来保障路基结构能够适应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以求保持较好的路基强度。

2、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影响因素

2.1 压实机械设备因素

在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压实施工设备,设备的吨位数据会对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施工时,若采用吨位较大的压实设备,将会增强压实质量,若使用吨位较低的压实设备,将会造成路基不稳定、压实不到位的问题发生。

2.2 碾压施工技术因素

碾压施工作为路基压实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对碾压厚度、碾压速度、碾压次数等多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施工方案不同的地方,操作规范会对施工技术产生限制。施工规定包括以下内容:在开展碾压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相关规定与标准作为基础开展各项施工,要先对边缘进行施工再对中间进行施工,还需要遵循先轻后重、先快后慢的施工原则,只有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与标准,才能确保碾压施工的质量。

2.3 含水量因素

在土壤中存在的水分也会形成内部摩擦的阻力,在压实施工到一定程度之后,压实施工产生的做功系数将会失去作用,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之为压实到位。因此在全标纸中水是曲线会以驼峰的形式存在,在施工材料中经常会使用细颗粒土、级配碎石等材料,压实技术需要根据不同施工材料进行正确选择,还需要针对含水量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将最大干容重的效果充分发挥,为压实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

3、市政道路中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某市政道路总长度达到10km,施工的期限为36个月,此工程是一种膨胀类型的土掺灰的路基填土方式。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石灰土路基的施工技术,严格遵守相关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应加强管理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技术准备工作

3.1.1 应用测量技术。测量工作是石灰土路基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在测量时应对水准点以及控制桩等各个要点逐一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标注记录,才能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1.2 检测填土质量。路基施工前应对填土的质量以及性能等土质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测,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石灰土路基的填料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提高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1.3 设置排水设施。在施工现场应科学设置排水设施,施工实践中要将永久性排水设施与临时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排水的效果。

3.2 放样工作与石灰摊铺

石灰土路基在施工前应做好放样工作。放样操作时合理选线,并严格按照放样的技术要求以及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同时应加强所有环节操作规范性的监督检查。标高控制是放样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按照技术要求严格控制标高,才能更好地保证放样的准确性和效率。

根据试验室测定的石灰土最大干密度计算每平方所需石灰重量,生石灰消解为熟石灰比例为1.32,计算每平方所需生石灰量。设定好石灰撒布机每平方生石灰撒布量,沿路基面均匀撒布。

3.3 石灰土拌和技术

在拌和时应在取土场根据科学配比来进行拌和作业。石灰与土拌和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闷料,闷料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保持48 h以上,以促使石灰充分消解,并逐步降低其含水量。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前,应对石灰土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其能够符合施工技术要求。

石灰撒布完成后由冷再生设备拌和石灰土,冷再生设备需专人操作进行拌和,随时检查、调整拌和深度,深度要达到下层20~30 mm,便于上下层黏结,拌和层底部不得留有素土夹层,通常应拌和2遍以上,确保石灰土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拌和后土颗粒大小均小于15 mm。拌和完成后和现场监理一起按频率取样,做好灰剂量试验、灰剂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重新加灰拌合。拌和完成后消解1d后,重新检测混合料的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根据室内击实试验确定。现场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填料含水率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填料含水率过大时,采用推土机松土机翻松晾晒。

3.4 碾压整平施工

完成卸料和摊铺后,还应对路基表面进行整平作业,施工中主要使用的是平地机等机械设备。铺平时应对路基表面存在的波浪或者沟槽等部分进行平整。整平后,应通过振动压路机对路基进行稳压作业,且稳压作业应根据路基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稳压遍数,一般应进行2次。完成稳压后,应再次使用平地机等设备进行刮平作业,进一步提高路基表面的平整程度。当平整度达到施工技术要求后,碾压施工就可以开始了。在碾压施工时应根据先边后中、先慢后快以及先轻后重等施工原则来进行规范化地施工。另外还应与震动压路机的稳压作业相配合,稳压应进行2遍以上。上述作业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对石灰土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如未能达到施工的技术标准,则应重复进行碾压。

3.5 养护环节的技术应用

完成了碾压施工后,应及时对石灰土路基采取洒水等养护措施,以避免路基表面产生裂缝等现象。目前比较常用的养护技术是保湿养生法。该技术主要是在路基表面覆盖草袋或者土工布,再使用洒水设备来洒水,以保证路基表面的润度,从而避免出现裂缝等问题。对石灰土路基进行养护时,应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严禁车辆或行人通行,避免破坏石灰土路基。

4、结语

总之,在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施工要点中应控制强度、结构稳定性与水温稳定性,路基压实施工作为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需要将影响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充分分析,从根本上提升市政道路的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松.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难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350.

[2]张念宏.市政工程中强化道路路基施工作业的探究[J].居舍,2017(35):175-176.

[3]穆银海.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控制问题[J].信息化建设,2016(07):35.

论文作者:许业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中路基压实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许业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