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在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亟待分配的特殊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都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出版行业
一、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现状
(一)企业管理者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
首先,根据企业政工工作本身的特点具有复杂性和隐形性等,使得企业政工的实际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凸显。其次,有些企业领导还没有认识到政工对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是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企业盈利。在当今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经济效益是硬指标.思想政治工作是软指标”的思想在许多企业领导者中深入人心.实际工作中没有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在某些企业,领导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可有可无的程序,把思想政治工作当做是回应中央的文件。第三,从社会评价来看,人们对企业好坏的评价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评价指标,缺少对员工工作综合评价及反馈机制。即使人们在企业营运过程中,对员工素养好坏有所评价,因缺少这样的反馈机制,对企业政工工作效果的评价未能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者对政工工作不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核心除了管理者认识不到位以外,还缺少对政工效果的评价机制,从而没有使管理者感受到政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
(二)企业政工人员自身工作实效性不高
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必须具备合理的组成结构,主要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目前许多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素质层次分明,知识水平差距较大。这是由于企业管理者不重视政工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缺乏相关人员引进的长效机制,导致政工队伍人员断层,无法完成或适应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的需要。其次,对于政工人员,不仅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懂得企业的营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得出,政工人员自身要求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既要见多识广,思维敏捷,谙熟员工心理特点,还要有实践创新能力,否则无法以实际行动为表率。再次,因为政工工作难度高,强度大,所做出的成绩不能有效反应在企业效益上。所以那些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观念更新快的新型人才大多选择从事技术、管理等工作而放弃从事企业政工工作。因此,重组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结构,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必须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缺乏工作热情
在这个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有些政工人员不注意当今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许多政工人员压力感和危机感不强,没有根据实际情更新知识。而是顽固地停留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处理问题。再加之,企业领导对政工工作不重视,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较低,政工为企业所做的工作得不到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可和肯定,导致很多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低,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四)企业对政工人员的继续培训不足
有的政工工作人员虽然长期进行政工工作,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难以进行突破创新;有的政工人员不敢对学历、职位高于自己的领导做政治工作。企业通常只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却忽视了政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其次,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仅仅注重职称教育,培训渠道狭窄,没有注重实质,而且没有连贯进行。收效不大。
二、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政工干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1]。因此,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是决定着整个企业的政工工作的全貌。从当前来看,企业政工工作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员工思想状况波动较大,企业生存的环境瞬息万变。如果政工干部还用原来的那套工作方式,停留在原来的能力水平上,将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客观情况要求企业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政工干部队伍素质,使政工干部以新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业务素质来迎接新的挑战。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对提升企业整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是有利的。
(二)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国企业从只在国内经营,到踏入国际市场,从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急剧变化的过程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既是对政工工作的挑战,又是企业面临的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员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员工收入差距加大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加以解决会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政工工作水平,对于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意义重大。
三、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少数政工干部自身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影响到政工队伍的稳定性
政工干部本身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也和其他人一样要穿衣吃饭,有同样的七情六欲,少数思想不坚定的人报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其他业务工作的经济收入高,难免滋生出放弃政工的想法。而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它要求政工干部不仅综合工作能力要强,而且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丰富的经验。这就要求政工干部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积累经验,经受磨练,培养职业观念,政工队伍尽量要保持稳定。
3.2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
有些企业领导根本不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企业盈利。在当今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经济效益”是硬指标,思想政治工作是“软指标”的思想在许多企业领导者中深入人心,实际工作中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当人们评价企业时往往只看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并不注重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这将削弱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影响程度,企业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运营负担,而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方向。只有将企业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统一发展,双管齐下,才能将企业的发展推向更远。
3.3企业政工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
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必须具备合理的组成结构,主要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目前许多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素质层次分明,知识水平差距较大。因此,重组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结构,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必须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很多政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而那些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观念更新快的新型人才大多选择从事技术、管理等工作而放弃从事企业政工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政工工作难度高,强度大,所做出的成绩不能有效反应在企业效益上。
3.4企业政工人员工作不积极.缺乏创新观念
在这个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有些政工人员不注意当今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压力感和危机感不强,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更新知识,而是顽固地停留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处理问题。同时,政工工作形同虚设,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另外,少数政工人员管理、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5企业对政工人员的继续培训不足
有的政工工作人员虽然长期进行政工工作,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难以进行突破创新:有的政工人员不敢对学历、职位高于自己的领导做政治工作。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企业缺乏对政工人员素质的深入培训,物质投入不足。企业通常只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却忽视了政工人员的继续教育。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缓慢。其次,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仅仅注重职称教育,培训渠道狭窄,没有注重实质,而且没有连贯进行,收效不大。
四、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政工队伍的建设
政工队伍属于企业职能部门之一.是保证企业所有人员思想端正、坚守原则、开拓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式,是变相的提高企业效益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方法。企业的领导阶层阶层,应
该重视对政工队伍的建设。具体措施是:第一,思想上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把政工工作列入为企业创收的重要方面;第二,下拨一定资金支持政工工作,政工工作的内容是与企业员工的思想建设直接联系的,由于其工作的特点,需要用多种方法,才能够让思想政治建设发挥作用;第三,定期检验政工工作效果,以不断改良和完善政工队伍。
(二)创新政工工作方法
政工工作的方法要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想联系,才能开展企业员工喜闻乐见的政工活动。首先,应当认清企业实际情况,拿出版行业来说,出版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所接触的人员也比较多,开展歌舞会,组织观看优秀影片,既能丰富员工生活,还能够提高员工思想境界;其次,合理做出政工工作规划,比较基本的是学习企业文化,企业规范等,让员工在工作有条不紊,同时,还可以结合行业自生的特点,出版企业中,可以开展好书推荐活动,电视散文赏析,《感动中国》等节目的观看和学习,还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重温优秀文化,创新工作方法;最后,在开展政工工作的时候,不仅要表扬先进,还要鼓起勇气.敢于指出不好的现象.提高后进员工的思想境界为目的。
(三)构建政工干部培养体系
在构建好了政工机构的基础上.人作为具体实施工作的主体.注重构建政工干部培养体系是维持政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让我们的大学生等人才,不会去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这样为我们企业的引进人才造成了困难。为了突破这一点,企业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方法,一方面,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同高校开展定向培养机制.让有工作热情和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开展政工工作,能够为企业政工队伍注入新鲜活力:另外一方面,还应当加强企业内部人才的发觉和利用。尤其是熟悉企业结构和发展规划的人员,来担当政工工作的具体活动,同时让这部分人员来对新进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实现新老更替。
(四)完善政工培训机制
通过上述的三种方法,企业已经能够做到领导重视,部门设置合理,人员培养有效的局面,但是,政工工作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长期的工作才能够体现出其价值和成效。这就是需要完善政工培训机制,政工工作培训的主要方面是,政工工作人员对当前企业和所处行业的动态的了解.其次学习我国的新出台的基本政策和思想指导方针,最后,通过培训的内容,来对比企业的员工的思想动态和不足,归纳总结出有待改进的方面,来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对于培训的结果,领导层应当着重检查,以提高培训的实际价值。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新的浪潮下,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企业发展要求,狠抓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建设,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政工干部在思想建设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各项目标的保驾护航,为促进企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社会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宁.新时代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与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0(14):299.
[2]刘迪安.建设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的思考及对策[J].学理论,2011(8):189.
[3]郭满强.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1(17):36.
[4]杨启林.新时期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64.
论文作者:郭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政工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员工论文; 队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