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情境研究优化学习方法&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_地理论文

加强学习情境研究优化学习方法&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_地理论文

强化学情研究 优化学法指导——对地理新课改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问卷调查论文,学法论文,新课改论文,地理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我国大江南北,来到我们每个师生面前。为了掌握学生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我校地理组在全校开展了学情调查,本文就地理学科学情问卷调查与分析做如下概述。

一、学情调查

我校对初一年级7个班级306人、初二年级7个班级290人、初三部分班级97人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地理学科在学科教育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在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你喜欢吗”“你会吗”“你能吗”“你有收获吗”“你认为如何”“请你谈谈看法”等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参与度、重视程度及对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学情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都想在初中阶段有很大的进步。根据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社区环境和家庭情况较杂的特点(学生家长下岗、离异、低收入者很普遍,加上外来户子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生源远不如城中心与其他学校。再加上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不够、家长期望值普遍较高、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使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深入,学生在认知目标、学习方法、活动开展方面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地理学科喜欢度不稳定

调查表明:全校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欢度总体是五分之一左右,初三学生喜欢度更少。一部分学生误认为主科语、数、英就是兴趣,中考要考的科目就是兴趣。兴趣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尚无定型,随着年级升高、任课老师变化而变化。年级越高,对主要学科兴趣越高,对一般学科兴趣越低,并呈现兴趣的多样性。喜欢某老师,则某老师所任的学科就是最大的兴趣。兴趣的变化不定,反映出学生在兴趣上的不确定性,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兴趣。

(二)学生学法上的不恰当

调查表明:学生会读图、识图、填图、用图的只有三分之一。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考试“死记硬背”者初一要占40.6%,初二要占36.3%,初三占31.8%。鉴于以上情况,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停留在“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应试教育的一套。还是不会“注意观察”“思考理解”“识记联想”“应用迁移”。停留在“搀着走”,甚至“牵着走”或“推着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问题,任其自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不会查找材料,不能独立完成布置的任务,要靠老师、家长叮牢才能完成。

(三)教师与家长教学、教育方式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法中能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教法新颖的课,初一占53.6%,初二占55.5%,初三占63.1%,还有近一半的课程是一般教学,有时方法还比较陈旧。同时,长期以来部分家长只注重中考科目,对非中考科目比较冷漠或采取不关心的态度。究其原因是学校长期以来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转,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大量的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现象,还远没有改变。地理教师有劲使不上,没有时间进行辅导,造成学生无心抓好一般科目的学习,师生都处在被动地位。

三、学法指导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思想上和学法上两个方面的指导:

(一)加强思想教育,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

调查座谈分析表明:学生对地理不重视的原因是:只要主科学好就行了,地理学科不是中考学科,学不好不要紧,只要及格就行。旧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许多内容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强,自觉性不高。部分学生学习懒于思索,缺乏持久性,易分心和受干扰。一遇困难或复杂的问题就放弃思考或依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凡此种种,都是与人格因素不健全有关。对初中学生而言,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习的内动力。

以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使学生明确地理学科对于了解祖国和世界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市建设以及整个地球变化都有极大的作用、与每个学生都有直接关系。以实际生活中地理变化为突破口、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城市的拆迁、街道的拓宽、南水北调、西电东输、资源开发都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急需懂地理知识的人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应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改正错误,要有耐心,要给予时间,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种具体活动中去,不断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热爱、信任会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反之,一个经常遭受教师冷漠厌弃的学生,则会产生一种被遗弃、自卑、嫉妒的心理,从而导致心理的畸变。因此,教师首先要努力塑造自身的形象,举止言行要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特别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如果发现某一个学生突然成绩下降,或出现不良现象,我们能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找出困扰孩子的原因,并提出纠正的方法。指导家长对子女要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不能溺爱或放任自流。要善于为他们在班集体或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心理氛围,吸引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他们和同学们友好来往的机会。并坚决制止对他们进行嘲笑、挖苦,讽刺,同时要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气氛,使他们独特的才能有表现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心。

(二)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课堂是教与学共同活动的场所。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将主要任务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与探究能力。

1.教会学生学习技能。这是学法辅导中的主要任务。教师需向学生讲授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首先要学会读图、识图、填图的本领。通过课文中“阅渎材料”“活动内容”“表格填写”“问题回答”要求能自己独立完成,并有提出质疑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活动做具体指导,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师多使用谈话法,开展“谈”“议”“讲”“练”“填”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多媒体教学,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创造力。要指出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弊端。引导学生自己去查寻材料,或者同学之间开展相互讨论和帮助等方法来解决,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2.加强双边活动、完善反馈机制。为了确保地理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各章节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双边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学习必须有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与练习。提出问题要求不能过低,要求过低、缺乏挑战意识,会失去激励作用。要求过高,学生也会因频频失败而退却,导致自暴自弃的消极自我观。

建立定期反馈信息的制度。每周请地理课代表反馈学习情况。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聆听他们的要求,并制定改进措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使各类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愉快。有了这种体验,学生就不再表现出种种情绪上的干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

标签:;  ;  ;  ;  ;  ;  

加强学习情境研究优化学习方法&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