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的探究论文_许艺潆,曹娅,殷浩

哈尔滨学院 150000

摘要:本文以城市规划设计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期待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去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形象建设

前言: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理念指引下,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更应该重视人本主义设计思想的应用,从而使得城市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艺术融合、共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彰显城市的魅力。

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功能与设计

(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功能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对于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乃至社会文明的进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同时有利于为城市居营造更加舒适、和谐、艺术的生活格调,最终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艺术氛围中。第一,教化功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高度凝练,所以环境艺术可以为公众传达文化,带给人民群众和谐的心理共鸣,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取向。第二,审美功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将城市大环境作为载体,以特定的主题和形式展示美,进而呈现出感性化的、直觉性的审美价值,最终满足公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第三,提高城市品质的功能。这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最为核心的功能,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们通过创造与美化城市环境,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等实践活动,激活城市自身的魅力与吸引力。从经济学范畴来看,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可以强化城市品牌魅力,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与繁荣进步,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综合性、交错性的艺术体系,展现着时间与空间的交流,属于物质与意识形态的汇集,涉及多个艺术门类(详见表1)[1]。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包含建筑艺术与装饰艺术;从意识形态范畴来看,其是行为艺术、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的综合呈现。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从建筑学、规划学、美术学、历史学等多个角度出发,探寻最佳的发展路径。

表1 公共艺术环境涉及的艺术形式

资料来源:根据《城市环境美的创造》自行整理。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是设计者依据多门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城市发展属性,借助听觉、嗅觉、触觉等多元化手段带给城市居民综合性的艺术感受,最终营造出可以被感知的艺术氛围与外在形象,在创造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人工要素、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等(详见表2)。

表2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

资料来源:根据《城市环境美的创造》自行整理。

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形象建设的关系

城市形象是城市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之后,所囊括全部综合到一起之后被社会大众的评价与反映,包含建筑物是、街道、园林景观、旅游景观、城市标志等硬件以及公民素质、政府行为等软件行为[2]。所以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规划、设计与发展中,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形象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两大要素,二者之间呈现同气连枝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城市形象的关键组成

城市公共环境是表达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多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多维度组合,也是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形态在空间维度的组合与布局,是彰显城市形象的“外衣”。对于一个城市来讲,环境艺术是实现交流沟通在空间上的媒介,也是走进城市人群分析城市特色的信息来源。一个城市发展中,所展现出来形象的丰富与贫困、真实与虚假、开放与封闭,都可能从公共艺术这一媒介呈现出来。经过公共环境艺术的控制,人类与城市这一空间媒介之间会产生对话与交流,进而以新的方式去塑造城市形象。基于此,对于城市形象来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发挥强大的塑造作用,将会影响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与经济活动。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公共环境艺术水平不仅仅呈现出成长的健康情况,更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呈现。例如,在实现美化、净化、亮化环境的基础上,对于城市中的全部建筑外形、色彩、灯光、橱窗、绿化、广告牌等都要精细化设计,同时对于公共厕所、垃圾桶、邮筒等都需要进行精准化的造型设计,从而使得城市形象在美好公共形象的印记下得到升华,彰显城市魅力。

(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促进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本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强大起来,尤其在21世纪以后的发展历程中,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潮快速发展与强大,使得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对于细致化、理性化、人性化的追求更加强烈。城市规划与发展中,设计者更加关注对社会民众、对文化的认同。人文主义设计思潮受到人们集中关注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已经点亮,天府之国成都市府南河人居工程、上海市南京路的步行街、重庆市的国际金融贸易区都是最近几年国人探索人文主义设计风格的成功尝试,更是生态思想在城市公共艺术形象与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集中呈现。近年来,城市形象塑造的典型案例不断增多,在这些杰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文主义设计思潮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可以极大程度的激发城市环境艺术的活力,彰显城市形象的艺术魅力,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点睛之处。在“天府之国”成都市的府南河中,我们可以发现集中凸显了锦江两岸繁花似锦的古都情怀;在重庆市国际商贸区中,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师将绿色山林作为设计的基调,建筑在此刻成为了一种镶嵌式艺术,利用广场拓宽了绿色视野,同时设计师对于山地住宅与靠近住宅区建筑群高度的精准化控制,使得人们在中心区域就可以与近处、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遥遥相望,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与是人文景观的美轮美奂合二为一,彰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设计效果。上述案例都是经过设计师精心策划所得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将成都与重庆两个城市的形象彰显的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城市形象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始终如同孪生姊妹,二者合二为一之后就会迸发出无限力量,促进城市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点所在,为了彰显城市魅力、塑造城市品牌,必须以二者合力打造精品城市、品牌文化,构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意识信念交相辉映的时空境遇。

参考文献:

[1]李晓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1):121-122.

[2]何一民,田凯.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1-16.

论文作者:许艺潆,曹娅,殷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的探究论文_许艺潆,曹娅,殷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