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产业正在崛起_花论文

中国花卉产业正在崛起_花论文

我国花卉业正在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花卉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花卉业作为我国种植业中的新兴产业,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部分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消费品。

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8.6万公顷,与1984年的1.4万公顷相比,增长了5.1倍;产值达96亿元,比1984年的6亿元增长了16倍;出口创汇达1.3亿美元,比1984年的约200万美元增长了64倍。1998年我国鲜切花产量达到21亿枝,比1985年增加了67%。另有盆花10亿盆、花店1.4万家、花卉批发市场700多个。河南省的潢川县,花卉种植面积由1979年的1200亩,扩大到1998年的2.5万亩;总收入从180万元增至3.1亿元,花农年收入从350元增至2000元。福建省的罗源县,花卉业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花卉品种由1993年的一种黄菊花发展到1997年的20多个品种,产品销售省内外,并远销日本、韩国。自古有“牡丹甲天下”之称的河南洛阳,1982年至1998年,共举办16届花展,参展品种从180种增至520种。洛阳人以花为媒,在花展期间与中外客商签订各类投资、合资、合作及销售合同金额从5802万元增至39亿元,有效地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种花养花的历史。但过去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和历史方面的原因,使这一传统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花卉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花卉既是农业也是艺术。”在农业这个组合经济中,花卉和林牧副渔同是大农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经济的两个转变,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花卉的崛起符合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

当前,城乡人民对花卉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此外,在花卉市场上,不仅国内花卉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洋花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也愈来愈大。为保证我国花卉业的全面振兴、健康发展,开创花卉工作的新局面,有关部门及花卉种植者应在五个方面做文章。

一是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是指导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现在的着眼点,应该是去实现花卉业的阶段性转折,努力开拓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积极寻求解决花卉业与市场机制的衔接问题,促进花卉业形成长期稳定经营有序的良好局面。

二是科技兴花。常言道:“货比三家,以质取胜”,消费者选择花卉更是这种心理。花卉业要追求“三高”高产、高质、高科技含量。高产快销固然重要,但其前提应当是保证高质量。没有高质量,花卉商品必然缺乏竞争力。此外,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是花卉发展的永恒主题。所以要不断优化花卉品种,注意发展名优产品。

三是启动市场。花卉与市场的关系极为紧密。花儿“卖出是个宝,卖不出就是把草”,这充分说明经营花卉的风险,以及花农、花商的心声。产品不等于商品,要把产品变为商品,一要抓好花卉种植,二是要办好加工企业,三要注意市场信息,四要搞好花卉经营市场的建设。特别是花农要了解市场、适应市场。花卉的生产、加工、运输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量为起点,以效益为目标。

四是服务社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花卉产业需要系统的服务。为满足市场流通的要求,服务渠道要广泛,服务形式要多样,经营体制要做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公司、基地加农户的形式。因为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并逐步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十分明显的。

五是全方位驱动。花卉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长盛不衰,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单位要支持花卉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把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在重点产花区,组建集团、公司、花卉合作社或群众性学会、协会等民间组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致富一方农民、发展一方经济而努力。同时,在宣传引导、产业规划、信息交流、技术推广、业务培训等各方面都要做出更扎实并富有成效的努力,从而为花卉产业提供更为理想的发展环境。

标签:;  ;  ;  

中国花卉产业正在崛起_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