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论文_韩光辉

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论文_韩光辉

韩光辉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清朝初年是我国著名的康乾盛世,而在政治经济全方面稳定的大前提下,我国清朝的文化艺术便也逐渐的发展,繁荣,昌盛。而在陶瓷艺术的领域中,发展更是迅速。由于有了稳定的物质作为基础基础,中国的制瓷也遍开始盛行“督陶官”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集中,而陶瓷又是尊贵的象征,因而便开始盛行了陶瓷艺术。随着清代陶瓷艺术的不断发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遍产生了大量的陶瓷工艺品,而这些瓷器不仅制作技艺高超、装饰繁华精美华丽,并且逐渐形成了属于清代的独特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清代官窑;清代瓷器;装饰特色;文化传承

在我国古代,民间的艺术形式,一直是受着宫廷影响的。而在清代宫廷文化中,对瓷器所表现出的独特的重视程度,使得瓷器的工艺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而在清宫御用的瓷具中,以突出皇家的地位,或者追求精致优雅的装饰效果为主要的装饰特点。

1. 清代时期的瓷器艺术

1.1清代前期的瓷器艺术

清代的瓷器艺术可以分为前后期,而在清代前期,主要便是指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皇帝所统治的鼎盛时期。周所周知康乾盛世的辉煌时刻,在顺治时期,由于满族的统治根基尚并不是十分的牢固。因此面临着百废待兴的时刻,而在这时的陶瓷行业,还未得到大力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海外贸易便得以兴起。而在这时国内外对瓷器的需求日益增多。恰巧皇室对瓷器产地景德镇的依赖也逐渐加强,这,使得康熙、雍正、乾隆的统治时期,瓷器行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国内外的日常销售,还是皇室的需求都在与日俱增。这就使得御窑厂逐步改进,并且不断的发展完善。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景德镇所产出的瓷器已经达到国内外乃陶瓷业的最高水平 [1]。

1.2清代后期的瓷器艺术

清代晚期指的是由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四朝的皇帝所统治的时期,在这四朝皇帝的统治期间清朝的逐渐衰退,因为国家统治者的变故以及内忧外患,导致了或是不断,国力衰退。而此时的文化艺术行业也随着社会的不稳定,经济的快速衰减而同样衰落。在咸丰皇帝统治的时期内,通过史料可以发现此时的瓷器大多不具美感,并且做工粗糙,没有过多的艺术色彩。平且胎体厚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如著名的玉壶春瓶,不但瓶身腰腹粗大不堪、而且瓶颈处粗短,造型笨拙,并不像是前期那样的灵巧。而到了咸丰末年时期,曾经繁盛的景德镇官窑厂一度被毁,这使得清代的陶瓷业受到了重创,因而走向低谷。在后期两朝,随着统治的稍微稳定,艺术也随之稳定下来。陶瓷业表现的较为平缓,并没有特别出彩繁华的陶瓷,但却又由于其多以淡蓝、淡绿或淡紫等彩色为底,也别具风味。可以考究的为“体和殿”,虽然其是为皇室所用,但是造型依旧古朴,并没有太多的技术与工艺。并且对于后期的整体器物风格而言,并无太大的创新,依旧以模仿前朝为主,仅仅有荷叶式的盖罐或铜质的茶壶等器型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虽然在这段时期的瓷器销售量有稳步的增长,但是巨大数量并没有带来特别精致的作品,因而民窑此时略加的胜于官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

2.1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

清代的官窑瓷器有着其独特的装饰艺术,由于清代外来文化已经渐渐的流入到宫廷,因此在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造型独特的鼻烟壶。鼻烟壶虽然是由外国流入到清朝的,但为清代的个别统治者也有爱好,因此瓷器的烧制也包括了造型各异的用品及工具。而随着皇室的应用,致使清朝的上层阶级社会中也广为流传了吸鼻烟之风。而不同的鼻烟壶,由于不同阶级的人的使用,官窑在设计上,也做了不同是变化。而在其他瓷器中,在装饰效果上依旧以繁华,精致为主。例如瓷瓶与精美的红珊瑚相配。瓷器的盖配以玉石等等。纹饰内容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器具使用的不同,图案有人物花草鸟兽等多样选择。而在釉色的使用上,也偏于明亮快活,例如使用大量的单色釉、青花、仿牙、彩粉、钧釉等等[2]。

2.2清代官窑瓷器的文化传承

清代官窑自顺治八年,便开始烧制,而在康熙十九年时,遍有了驻厂的官员进行监督,而此时官窑发展也逐渐的进入正轨。在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中,大多依照当朝皇帝的心思进行设计,甚至由皇帝亲自审阅。而此时便建立了供皇室使用的御用窑。而在烧造宫廷专用的御用瓷时,每一份的设计方案,都是由专业的部门进行规划的。瓷器种类不同,所孕育的含义也不同。有的融入了本朝统治者的思想,有得承袭了当朝的宫廷规仪以及礼法。在康熙时期,臧窖所出产的瓷器便以“质莹薄,诸色兼”为主要特色。而“郎窖”也逐渐的成为一个派系,其烧制的瓷器:“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化)、宣(德)、黝(釉)水颜色、橘皮棕眼、款字酷 肖,极难辨别。”在繁荣的雍正王朝时期,官窑则更侧重于精致典雅的装饰风格。有文献记载“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厂窖至此集大成矣”,可见雍正时期的官窑不仅承袭了上一代的烧制特点,更在文化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加以创新。而在清代,每逢重大的节日,遍会烧制特殊的瓷器进行使用,因此瓷器的装饰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以祭祀为主,有的以吉祥图案为主。“清乾隆粉彩香山九老图瓶”便是典型的具有装饰特色的瓷器的代表,在经济物质鼎盛的时代,统治阶级编绘重视享乐,而这种奢靡无度的现状,却在不经意之间促成了制瓷业逐渐走向鼎盛。在对上代的文化传承中,统治者们都会添加自己的思想,与治国理念。而清朝由盛转衰的政治现状,也在艺术形式上得以体现,通过研究发现,清代后期的瓷器色彩逐渐的暗淡,花纹清秀不复杂。这都与朝代的政治经济分不开。与其说官窑瓷器传承了文化,更可以说文化的传承反映了时代的变迁[3]。

3. 结束语

通过官窑瓷器的发展可以看出,清王朝统治者在艺术欣赏的层面上,要求是极高的。在朝政之余对艺术文化追求也是与时俱进的。无论是哪一朝的瓷器,都显示着一朝统治者的思想文化内涵。而在对于瓷器的装饰及效果的研究中,也会对现代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产生一定的启发。也从侧面表现出来,在物质条件稳定的时代,文化的发展会越来越繁荣。因此对于瓷器以及古代工艺品的研究不能止步,并且要融汇更多的知识加以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立故宫博物院 《清宫中珐琅彩瓷特展》图录,前言.

[2]蓝浦.《中国陶瓷名著汇编·景德镇陶录》(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国朝.1991.

[3]刘庆.宫廷文化背景下清代御用瓷器的装饰效果-南方文物.2014(2).

论文作者:韩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论文_韩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