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探究论文_郑雪霞

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探究论文_郑雪霞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265116)

摘要:在核电厂的培训中操纵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操纵人员培训的核心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核电厂核心能力的高低,且直接决定着核电行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主要对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加以探究。

关键词: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

前言

操纵人员属于核电厂运行的直接参与者,当核电厂出现各种事件时,操纵人员需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其主要责任就是确保核电机组安全和稳定运行。然而,操纵人员要能够较好的完成该项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核心能力。因此,核电厂应做好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通过全范围模拟机操作考试对操纵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些不足,如:无法细化到个人、考生能力无法充分展现。这就需要企业采取合理手段加以解决。

一、核电厂模拟机的具体要求

(1)设置场景数量与时间,相关文件规定模拟机考试时间应高于4小时,在进行考核时核电厂应进行启停与正常功率运行,从而使操纵人员对各种运行工况加以诊断与处理的问题加以全面考评。(2)设置场景初始工况,因为运行检修与操作等多方面活动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考试场景的初始工况也应具备多样化,从而确保考核场景更加贴近真实核电厂;同时,由于一般核电厂都带基本负荷运行,这就使得场景中的大多数工况都为满功率运行,但这会影响对操纵人员度各种工况把控能力的考核,为此,在考核时,相关人员应遵守相关技术规格书与运行手册的标准与规定对初始工况加以设计,确保操纵人员能够较好的完成后续操作的考核。(3)对于故障的选择,包括四类:第一类为执行正常运行的规程故障;第二类为不会马上造成机组出现瞬态,但应执行异常运行的规程故障;第三类为引发机组的瞬态故障;第四类为引发应急工况的故障,通过这四类故障场景对操纵人员应对各种事故工况与各种异常工况诊断与处理的能力加以全面测试[1]。

二、核电厂模拟机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 缺乏高质量的课程

目前,大部分的核电厂缺乏足够数量的模拟机专职教员,使得教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新课程的开发,这就造成无法有效的提高操纵人员的核心能力。为此,核电厂应采取措施吸引经验丰富且专业能力高的操纵员或高级操纵员来担任模拟机培训教员,拥有数量足够的较高技术水平的教员能够在大量培训需求中对培训要素加以甄别,并围绕培训要素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及对教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课程的质量。

(二)核电厂培训需求分析能力较低

培训需求分析需结合培训需求调查表、培训相关需求及工程进展预估培训内容等方式进行;同时,核电厂的综合效益受及时跟踪与主动介入的影响,但利用深入调查与重点分析能够通过培训能够加以改善与提高。然而,目前核电厂在结合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对课程进行开发及对教学进行有效实施等方面较为缺乏,这就不利于操纵员核心能力的提高。为此,核电厂应对培训需求分析能力进行增强,做到两点:一是操纵人员和模拟机教员轮岗,该手段主要应用与培训项目建设之初,需要大量的操纵人员才能够有效实施;二是模拟机教员跟班,就是指每个星期安排专职模拟机教员进行跟班,实施跟踪机组状态与操纵人员工作状态,从而对培训需求加以了解[2]。

(三)培训效果的评估能力较差

当前,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的培训效果的评估能力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应做好考试、操纵人员评价反馈表、专职教员评价反馈表,并培训过程中与相关考试阶段安排领导进行指导与评估;同时,模拟机教员通过跟值倒班,从而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判断是否需要对培训的次数进行增加,或是否需要增加其他方面的培训;此外,教员之间可以相互听课、相互点评,并及时了解学员的意见,进而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提高模拟机培训的效果与质量,最终有效的提高操纵人员的核心能力。

(四)模拟机性能较低

美国核能协会提出:高质量的、全范围的模拟机对核电站机组运行能力因子的贡献是5%-10%左右,核电厂通过对操纵人员进行模拟机培训,能够使其及时处理核电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确保核电厂正常运行,提高核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全范围模拟机的运行稳定性与模型仿真度对培训的效果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当前大多数核电厂由于对模拟机的更新不到位,使其性能较低。为此,核电厂在机组大修结束后,应将新的数据更新到模拟机模型中,再进行相应的测试,然后运用到模拟机培训中。若改动程度较大,应提前或者跟随机组一起进行改动,从而确保技术改造的培训和练习[3]。

(五)培训的实战性较差

目前,有的核电厂模拟机教员在现场意识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维持和强化方面较弱,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实战性。为改变这一现状,模拟机教员应做到跟值倒班,积极参与到运行部分专题讨论,加强对事件的分析,积极与操纵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较好的融入到现场工作中去,进而提高培训的实战性,提高模拟机培训的效果与质量,最终有效的提高操纵人员的核心能力。

(六)模拟机场景的设计能力较弱

为提高模拟机场景的设计能力,需要分析并学习经验反馈,找出事件出现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从而找到操纵人员比较薄弱的方面,再结合操纵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机场景开发,这样能够使模拟机培训的质得以提高。同时,模拟机教员之间应加强核电厂故障集与场景库的沟通交流,从而专共同开发新课程和相关的复训课件,最终使得整体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以提高。

(七)模拟机培训教员队伍综合素质较低

当前,有的核电厂并不重视提高模拟机培训教员队伍综合素质,这就导致模拟机培训教员队伍综合素质较低,进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效果与质量。为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吸引专业能力较强的模拟机培训教员或经验丰富的操纵人员,并定期组织教员参加相关培训。其中模拟机培训教员应具备的能力具体有:技术能力与教学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指模拟机培训教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包括:熟悉电厂内部的工艺系统控制原理、电厂运行方式,并拥有较强的核安全意识等。教学能力指模拟机培训教员在教学中可以较好的引导学员加以解决,并可以结合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向学员传授相关知识。此外,模拟机培训教员还应具备积极的态度与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其中沟通能力指教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员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且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信息传达能力、符号表现能力、语言表现能力;同时,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提问的聆听和响应、使用提问,从而进一步提升学员的参与度与有效的处理冲突等方面的能力。由于学员往往会对教员的行为进行模仿,为此,在教学过程,教员应具备较好的领导素质,向学院传播积极态度与职业精神,并给树立榜样,在培训中以身作则,将电厂政策、文化及管理期望融入自身。

结束语

总而言之,模拟机培训是核电厂培养操纵人员核心能力的重要环节,核电厂应拥有足够数量的专业能力较强的模拟机教员,从而才能够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开发,提高培训的实战性等,最终进一步提高模拟机培训的效果质量,提高核电厂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温庆邦,刘浩丛,许斌亮,等.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J].江西建材,2015(19):262.

[2]吴鹏飞,尚艳菲,温庆邦,等.核电厂全范围模拟机教学方法开发[J].山东工业技术,2015(06):267.

[3]杨健文,尹欣霞,谢先林.全范围模拟机项目管理设备[J].管理与维修,2015(z1):43-45.

论文作者:郑雪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探究论文_郑雪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