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论文_赵慧兰

18F-FDG论文_赵慧兰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PET-CT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 目的:对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展开18F-FDG PET/CT显像,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对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经18F-FDG PET/CT确诊55例,检出率为98.21%。8F-FDG 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准确性较高,分期准确,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 18F-FDG PET/CT;结直肠癌;诊断;临床分期;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067-02

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对缓慢,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相对困难,近几年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完善,使得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获得明显改善[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均选自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选自其中的5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31例,女25例,年龄32~76岁,平均(56.4±11.4)岁。患者临床症状包括有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部存在肿块以及肠梗阻等。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展开18F-FDG PET/CT显像,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对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1.2.2 检查方法 在扫描前患者应空腹6小时以上,扫描前1小时给予患者口服质量分数为15%的泛影葡胺,剂量为600ml,在扫描前的5分钟再次服用200ml。在平静状态下经三通管子手背静脉注射8F-FDG,剂量为5.5MBq/kg,而后患者在暗室内静卧1小时,排尿后展开PET-CT显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像共包括有CT平扫与PET发射扫描两种,扫描范围自股骨中段至颅顶,共计6~8个窗位,CT扫描相关参数为:电压140kV,电流160mA,螺距为0.75,层厚为5mm。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进行重建与融合。

1.3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工作中,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x-±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对比接受t检查,计数资料对比接受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视为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出率

本组56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者18例,乙状结肠癌15例,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癌4例,横结肠癌8例,升结肠癌8例,回盲部癌3例,患者经18F-FDG PET/CT确诊55例,检出率为98.21%。PET/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结直肠癌TNM分期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病理分期,结果为:Ⅰ期8例,Ⅱ期22例,Ⅲ期15例,Ⅳ期11例;PET/CT分期结果为:Ⅰ期8例,Ⅱ期者24例,Ⅲ期者14例,Ⅳ期者10例。PET/CT分期准确性为91.07%(51/56),PET/CT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上结直肠癌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等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美国,结直肠癌在常见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们并且肿瘤相关死亡中占据第二位[2]。

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有逐年提高的趋势。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不明,包括有职业、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诸多危险因素[3]。

临床上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多采取影像学手段,近几年18F-FDG PET/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结直肠癌的诊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本次研究中出于对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经18F-FDG PET/CT确诊55例,检出率为98.21%。18F-FDG 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4]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准确性较高,分期准确,值得关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兰兰,蒲竞,徐香玖等.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7(03):1109-1112.

[2]招丽蓉,王巍,胡斌.18F-FDGPET-CT对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2,22(03):332-335.

[3]陈忠,王金云.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血清CEA与PET/CT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12(02):43-47.

[4]王大龙,于丽娟,田墨涵等.18F-FDG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19(01):56-59.

论文作者:赵慧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18F-FDG论文_赵慧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