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绍军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运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干扰素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的口腔疱疹消退、手足疹消退、退热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干扰素+炎琥宁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干扰素;临床效果

小儿手足口病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传染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夏季和秋季,以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为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肌炎以及脑膜炎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当前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通常以药物为主,但是单一药物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因此,本文对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8例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病程(1.5±0.6)d,年龄8个月-5岁,平均(2.6±1.3)岁,其中21例为女孩、23例为男孩;观察组病程(1.6±0.8)d,年龄10个月-5.5岁,平均(2.8±1.5)岁,其中20例为女孩、24例为男孩。入选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病变者;②临床资料不完善者;③家属不愿意参与研究者。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在口腔痛局部处理、退热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单一干扰素治疗,即运用100万U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厂家: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10,规格600万IU)对患儿进行肌内注射,每天1次,1个疗程为5d。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炎琥宁联合治疗,即运用5%葡萄糖液100ml+10mg.kg-1.d-1注射用炎琥宁(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253,规格2ml:160mg)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5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治疗24-48h后,患儿恢复正常体温,且口腔疱疹溃疡和手足心皮疹改善明显;②有效。治疗48-72h后,患儿恢复正常体位,且口腔疱疹溃疡和手足心皮疹有所好转;③无效。治疗72h后,患儿的体征和症状变化不明显。同时,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退热、手足疹消退以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对比分别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小儿手足口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儿科疾病,其发病与感染急性肠道病毒有关,包括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EV71病毒等,好发于1-5岁儿童,不仅危害患儿健康,还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通常以抗病毒为主,其中干扰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剂,该药物不会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而是利用现代基因技术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使细胞生成抗病毒蛋白,并且其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2]。同时,炎琥宁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其中穿心莲为主要成分,具有镇痛、解热、抗炎的功效,能够使机体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使机体免疫力增强,并且还能使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提高,使机体CD4+/CD8+水平得到改善[3]。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两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使机体T细胞和K细胞的生物活性增强,对淋巴细胞进行诱导,使杀灭病毒的作用提高,对病毒的发展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短,这一结果与吴晓玲[5]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运用炎琥宁+干扰素,可以发挥药物协同作用,使症状改善时间缩短,使治疗效果提高,从而促进患儿康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郦月娟,徐红,沈建锋,夏文江.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方案探讨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1):116-118.

[2]蔡剑雄,陈亮,王元凤,魏新林.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1):208-214.

[3]曲宪成,田苗艳,林参.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1):92.

[4]郭红,董丽滨,房丽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213-214.

[5]吴晓玲,李润珍,杜文丽.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9):2910-2911.

论文作者:李绍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绍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