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赵发伦,陈开政,贾剑波

(古蔺县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5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病患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 选取60位脊柱胸腰段骨折病患,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前路内固定以及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完成。对比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采用后路治疗的观察组手术安全性更高,且治疗有效性达到90%,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 通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可更好改善患者椎体高度,调节Cobb角,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

脊柱胸腰段骨折大多由于外伤所致,若发生严重不稳定性则易造成骨髓神经受压迫或脊柱畸形,出现生物力学变化,影响正常生活[1]。临床多以手术治疗,重点在于改善神经功能缺陷、纠正脊柱畸形、解除压迫占位[2]。本文通过对比观察了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差异。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住院病患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1:9;年龄区间处于26-58岁,平均年龄(37.44±1.85)岁;受伤位置:5例L1、10例L2、7例T11、8例T12;受伤原因:8例击打伤、22例交通事故伤;脊髓受损程度分级:2例A级、4例B级、5例C级、11例D级、8例E级。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2:8;年龄区间处于24-56岁,平均年龄(34.17±1.65)岁;受伤位置:6例L1、9例L2、6例T11、9例T12;受伤原因:9例击打伤、21例交通事故伤;脊髓受损程度分级:3例A级、5例B级、5例C级、10例D级、7例E级。两组均在受伤后24小时内送至我院接受手术,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1.2.1前路手术

对照组通过前路内固定完成手术,全身麻醉下取仰卧位,左侧入路,充分暴露椎体前方及侧方。准确针对受伤椎体中后骨质、下椎间盘组织、上椎间盘组织予以切除。为其充分释放压力,将致压物完全清除[3]。撑开伤锥后将髂骨植入并固定。使用生理盐水常规清洁后缝合切口。

1.2.2后路手术

观察组通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完成手术,全身麻醉下取俯卧位,并确保患者腹部与胸部悬空。将受伤椎体显露,通过X线透视与C型臂了解骨折状态。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椎骨,为患者充分减压,复位并固定骨折处,确保植骨能够与患者身体髂骨有效融合。使用生理盐水常规清洁后放置引流管(1-2天),缝合切口。

1.3判定标准[4]

显效——椎体高度恢复9成以上,Cobb角在3°以内,X线诊断下未发现畸形,术后3个月可生活自理;有效——椎体高度恢复6成以上,Cobb角在8°以内,X线诊断下微畸形,术后3个月可基本生活自理;无效——椎体高度恢复未达6成,Cobb角在8°以上,X线诊断下恢复较差,需再次手术。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情况

计算手术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总用时、术后住院天数,对比之下显示观察组各项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3 讨论

胸腰段骨折为常见骨折类型,多由于交通事故或外力击打所致。由于胸腰段生理位置特殊,长存在多发性伤害。若骨折碎块向椎管凸出则可能影响到脊柱正常生理状态,压迫到脊髓和神经,致残率较高,需尽快通过手术治疗[5]。

前路内固定虽然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但由于操作繁琐,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对安全性产生影响,易影响成功性。相对而言,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风险极大下滑,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可达到明显稳定性,帮助骨折段尽快恢复椎体高度,调节Cobb角。尽可能保证患者术后腰椎的活动度,减小腰椎功能的不良影响。后路治疗下患者术后一周便可鼓励其早期锻炼,但术后三个月内必须使用硬板床,以免影响腰椎恢复。

根据本次数据对比,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13.26±53.59)ml、(20.75±1.47)cm、(194.43±23.42)min、(14.63±1.16)d;观察组分别为(521.62±47.48)ml、(10.53±1.28)cm、(149.22±18.31)min、(7.25±1.09)d。椎体高度恢复及Cobb角恢复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90%。由此可见,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操作更具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文化,冯佳男,孔洋.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v.32 05:68-69.

[2]肖彦燊,王亚海,董文铭.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v.8 11:49-50.

[3]冯彩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98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v.24;No.146 10:2327-2328.

[4]田飞鹏,李春双,邵建萍.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6,v.35 18:77-78.

[5]瞿继林,魏宝君,张万祥.76例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v.17 16:113-114.

论文作者:赵发伦,陈开政,贾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赵发伦,陈开政,贾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