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论文_王红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论文_王红星

王红星

(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卫生院 江苏 常州 213141)

【摘要】 目的:总结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剥电凝术;对照组采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节段性剥脱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0%,对照组仅仅为68.0%,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效果优于传统术式。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点式剥脱;电凝术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062-02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静脉性疾病,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所引起,以大隐静脉曲张多见,单独小隐静脉曲张比较少见。常见于从事长时间的站立、长期负重及久坐少动者。下肢静脉曲张如果不尽早干预治疗,就会随着下肢静脉压力的不断增加而导致静脉变形,可发展为患肢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甚至溃疡形成,严重威胁到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我院2013年5月至12月共收治5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节段性剥脱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电凝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人数共计50例,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30例;年龄在40~78岁间,平均(64±2.5)岁;左下肢18例,右下肢21例,双下11例。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2 治疗方法

平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在患肢腹股沟下方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5cm与之平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出大隐静脉。结扎、切断其近端各分支。(1)对照组 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距大隐静脉与股静脉交接处0.5cm处结扎、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端缝扎。将静脉剥离器从大隐静脉远端插入至膝关节附近,常规将大隐静脉主干完全抽剥。在小腿处沿曲张静脉走形分段切开皮肤,将曲张成团的静脉分离剥除。(2)观察组采取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前期处理同对照组,抬高患肢约45°先用灭菌驱血带自足背向上驱血并暂时阻断下肢动静脉血流,在无血情况下,将自制电凝棒插入大隐静脉主干,高温电凝破坏主干的内膜,其次于曲张静脉相应的皮肤上分别作若干0.5cm小切口,用蚊式钳将其中的曲张静脉拉出,结扎、切断细小的交通支,直至将曲张静脉全部抽剥,变放开驱血带边用弹力绷带包扎。最后对患者做好术后一系列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与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指标

临床治疗中的观察指标有手术进行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的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O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配对资料t检验, 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最终得以痊愈,但是不同的手术方法,在治疗中还是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对照组的手术进行时间为(60.0±6.7)min,观察组为(42.0±5.7);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45.0±6.9) mL,观察组为(10.0±0.8) mL;对照组手术之后继续住院的时间为(10.0±1.7)d,观察组(5.5±1.5)d;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8例,观察组1例。以上观察指标,均P <0.05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6.0%,对照组为68.0%,远远高于对照组,P <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原发性静脉曲张的一种,比较常见,全国的发病率在8.80%左右。遗传是导致该类疾病的主要原因,诱发原因是长时间的站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和久坐少动等。早期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是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淤曲扩张,患者在站立时出现酸张不适和轻微疼痛,平卧或者行走的时候消失;病发后期,由于下肢皮肤血液循环不畅,使得局部区域诱发营养不良,出现脱屑、皮肤瘙痒、萎缩、色素沉着、皮肤细胞坏死、皮下组织硬结,严重者会形成湿疹和溃疡,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并且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本实验中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我院分别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节段性剥脱术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电凝术的治疗手段,进行手术中与手术后疗效观察,得出观察组的手术进行时间、病患的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患者仅有1例,而对照组却有8例,充分说明观察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经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进一步说明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在本组实验中,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节段性剥脱术具有手术创面大、出血多、痛苦大、剥脱不彻底、恢复慢、术后复发率高等缺点。为了改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点式小切口创面小、愈合快,曲张静脉抽剥彻底,术后复发低。(2)患肢在驱血状态下进行手术,术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3)不需要复杂特殊的仪器设备,费用较低,并发症出现少,恢复快。实验表明,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电凝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减少了手术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完全康复率。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节段性剥脱术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切口多而偏大,影响患者的腿部美观,更难被众多爱美之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符洋,黄建华,李孝成,刘光强,汤恢焕,吕新生,张祁.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65(10):328-329.

[2]王成刚,吴丹明,易巍,周玉斌,贾琪,孙雨莘.电凝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41(32):238-239.

[3]孙刚毅,王小军,安岗,刘雷,肖爱梅.电凝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1,12(11):78-79.

[4]王英杰,郭宏杰,张欢,张树海,袁国兴,刘卫杰.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局部电凝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J].河北医药,2012,56(10):438-441.

论文作者:王红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论文_王红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