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上裂综合症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韩艳华,石杨,王晨子,张婷通讯作者

眶上裂综合症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韩艳华,石杨,王晨子,张婷通讯作者

上海市长征医院神外一科 200003

【摘要】目的:探讨眶上裂综合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32例眶上裂综合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精心综合护理,术后各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见异常。结论:眶上裂综合症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综合、全面、细致的精心护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患者的后续功能恢复奠定有效的基础。

【关键词】眶上裂综合症;围手期护理;临床效果

Perioperative nursing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

Han yan-hua Shi-yang Wang chen-Zi zhang-Ting(Corresponding Authors),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God outside a branch 200 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clinical effects.Methods:The subjects in January 2011 - December 2015 among 32 cases of the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 Wai nursing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surger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32 patients were carefully integrated care,goo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 Ⅰ,no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reactions,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showed no abnormalities.Conclusion:The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integrated,comprehensive,detailed and intensive care,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an effective basis for subsequent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the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hand around nursing;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 R5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066-01

眶上裂位于眼眶视神经的外侧,在眶上壁与眶外壁的交界处,由蝶骨大小翼组成。由此使中颅窝与眼眶相沟通。眶上裂的后端与眶下裂相汇合。第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的眼支、眼上静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等穿过此裂[1]。凡是眶上裂四邻邻接结构的骨折及移位可导致眶上、下裂间所包含的神经被切伤或受压,或眶内有病变累及此眶上裂便可出现眶上裂综合征。病变同侧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麻痹而出现全眼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固定、各项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和调节反应消失等。诱发本病主要有:球后肿瘤、脑膜、海绵窦、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海绵窦和眼肌圆锥间隙的球后血肿、里弗特(LeFort)Ⅱ、Ⅲ型骨折及合并水肿和出血的复杂性颧骨骨折等[2]。我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32例眶上裂综合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予以精心围手术期护理,取得喜人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32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在15-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1.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临床表现为前额麻木、上眼睑下垂13例,眼球固定版运动功能障碍9例,眼眶后区疼痛和神经痛10例,32例患者主要突出表现为视力障碍。所有患者均采取CT影像检查,并确定眼眶球后炎性、肿瘤性病变或由外伤出血、复杂性颧骨骨折等引起的眶上裂狭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术前常规护理 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的各种常规检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要积极治疗,为手术提供有效的机体素质保障。如血压、血糖增高者要进行降血压、降血糖治疗、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要进行肺功能的监测和有效综合治疗,对各种综合检测确认符合手术条件和时机患者,通知手术时间,于术前1d清洗头发,并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对睡眠质量差或有焦虑情结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术前1h用一次性备皮刀清除患者头发。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对有特殊情况应及时与经治医师联系,汇报相关情况,并详实记录;完善患者各种医疗文书、病历。

2.2 术前心理护理 眶上裂综合症多处于青壮年,对于这一较为严重的病情,往往心理蒙受巨大的压力,而表现为悲观、失望、对任何事情不敢兴趣,经常唉声叹气等抑郁情绪,或脾气急躁、心烦,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心情、家庭状况、患者的一般情况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然后采取个性化心理疏导,并予以精神上鼓励,以稳定情绪,使其能在短期内认同我们的观点,而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患者客观的讲解目前的病情,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手术时机,以及动眼神经损伤程度与术后预期效果等,使患者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也可以采取行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一些图文并茂的画报、墙报录像系列影像材料进行观看和已经治愈患者的质料等形式,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矫正其错误认知。

2.3 术中护理 术中应积极配合手术医师的各种操作,加强患者各种生命体征的动态观察,做好记录工作,术毕要对各种器械、敷料做好双遍查对,以确保数量无误。

2.4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陪同医师、麻醉人员将患者安全转送病房,与接收患者的管床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使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平卧至少6h以上;待患者清醒后取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伤口引流。

2.5眼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 术后定时观察病人瞳孔、眼球运动及眼睑运动情况。患者清醒后,应每天检查术眼功能改善情况,有无眼动、眼动幅度;眼睑下垂是否有改善等,检查瞳孔大小、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并做好记录,将这些结果与术前进行比较,以观察手术效果。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行眼动神经减压术后,功能完全恢复仍需一漫长过程,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明确功能恢复的自然过程,以免造成患者心理上的负担[3]。

2.6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眶上裂综合征病人围手术期配合应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抗氧化、减轻视神经压迫性水肿、限制神经纤维坏死等作用。应用此类药物应密切观察因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消化性应激性溃疡、停药不当而引起的反跳现象等,预防脱水剂引起的肾功能的改变,改善微循环、营养因子等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等[4]。

2.7 出院后健康教育与指导 嘱咐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虽然有所提高,但因各种导致眶上裂综合症的致病原因不同,术后还得有必要进一步对因治疗;特别是眼球后肿瘤患者,要根据病理结果确定是否采取术后化疗?而对良性肿瘤、炎症肿块及外伤原因所致的眶上裂综合症患者只要注重常规的保养,术后避免剧烈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全麻清醒后进食半流质饮食,避免坚硬、带刺及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羊肝、核桃类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住院期间经治疗后有疗效的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用药,因此,必须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和意义,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引导患者培养稳定的情绪,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现实,配合出院用药治疗,定期复查。

3 结束语

在眶上裂综合症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我们认为以综合、全面、细致的精心护理非常重要,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及居家康复护理指导,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患者的心理护理。因本病多发生在青壮年,在这个年龄段致残、毁容亦或恶性病魔的侵蚀对任何人都是一个较大的打击,所以,心理疏导、心理安抚非常关键,本组患者我们都能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有一个事前详细了解,而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所有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各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均未见异常。

参考文献:

[1]潘承光.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2010,1(3):23-27.

[2]韩凯伟,吕立权,齐向前,等.创伤性眶尖综合症和创伤性眶上裂综合症的诊治探索[S].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2014.

[3]游敏仪,欧惠珍.浅谈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信息旬刊,2011,24(7):309.

[4]陈晓元.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美容美学旬刊,2015,13(5):476.

论文作者:韩艳华,石杨,王晨子,张婷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眶上裂综合症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韩艳华,石杨,王晨子,张婷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