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元素分析研究论文

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元素分析研究

李泽萍,赵胜利,师 宁,周 丽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北京 101149)

摘要: 使用系统分析和管理科学等理论与方法,基于现代物流互联互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探讨推进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的发展因素。研究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的元素构成,创新性地构建以功能为主和电商物流两种情形下的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体系,针对体系内各个模块展开构建连通图。提出相应的物流互联互通的发展策略,提高物流行业的高效发展,降低资源浪费,从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中发现相应的发展潜力面,进而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智慧物流技术

物流是国民的支柱性产业,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部署,在21世纪全国要着力构建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规范有序、共建共享、运行协调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在全国供给侧结构调整背景下,传统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步履艰辛,互联网时代带动的智慧物流正在成为物流的主流发展模式。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深入,实际的物理世界的物流实体运作与网上虚拟的物流信息展开了全方面融合。物流行业未来十年将是其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被重新界说全流程的十年,人工智能将全面为物流行业带来变化。按照《“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有关部门从各自职能范畴内出发部署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相关工作,为推进智慧物流发展营建良好政策环境。

当前物流发展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业小散乱、资源设施重复建设、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和相关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一直制约物流行业的发展。针对现存问题,尽快实施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平台共建等策略,对于解决物流现存的各种问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将传统物流与感知、互联以及可视的智慧物流相融合,加速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及关联互联网技术发展,推进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发展,从物流顶层设计构架上,解决物流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物流园区为背景的物流互联互通

Andrzej[1]认为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可以更智能化的解决动态路由问题,为物流运营商提供精确地决策依据。Paul等人[2]提出物联网技术为智能仓库管理创造了实用平台,指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射频识别,普适计算和多主体系统。许道涛等学者[3]研究物流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得物流园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联合,扩大物流行业的经营规模,从而形成现代物流网络,进而有效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分析园区互联互通的背景提出了推进园区互联互通的解决办法,以期有助于加速推进我国物流互联互通建设进程。

1.2 物流基础设施下的互联互通

吕承超等[4]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情况,对交通设施进行非均衡发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拓展了交通设施的非均衡发展研究,为新经济带的发展及互联互通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王娟娟等[5]基于跨境电商视角提出了对于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要求,他们指出应充分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介质,整合物流线路、物流手段,从顶层设计层面构建“一带一路”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构建“一带一路”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加强“一带一路”区域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实现物流信息的数字化。刘晗兵[6]认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仓储物流发展应该以农业物流仓储为基础,促进标准化体系形成,加大对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仓储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与服务职能方面入手。

例(10):Then for the next two hundred years the family tree shows a succession of soldiers— noble, high-spirited fellows, who always went into battle singing, right behind the army, and always went our a-whooping, right ahead of it.

1.3 智慧物流技术驱动下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先进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并且不断创新产生的,是将相关技术综合应用到具体的业务中去,实现深度融合,产生新的模式,创造新的价值。

目前“互联网+”技术体系主要包含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相关学者研究如下:万娟[7]认为物联网中实物以互联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传递,实现物品流通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刘彩芳[8]认为大数据是具有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特性的有价值的大量信息(数字、图片、文本、视频、交互记录等)。王维龙[9]指出云计算是通过高速网络向终端用户提供租用设备、平台、软件等服务,从而满足用户需求的商业模式。Chen Y等[10]认为云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云计算和RFID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智能物流系统各模块间协作效率。杜丹丹[11]认为机器人用于物流末端的配送运输环节,可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功能会得到极大地丰富。潘成浩[12]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下,可以极大地提高仓库中货物转运的效率,最终实现对仓库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Satoshi[13]指出区块链是由网络各节点共同维护、管理和监督,具有去中心化和无需信任等特点。

根据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就其指标要素进行概述性地分析,如Chen的四维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13]、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14]、Deardorff的金字塔式跨文化能力模式[15]、Hamilton的跨文化能力构成模型[16]、文秋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17]、许力生的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18]、顾晓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互动理论模型[19]等。

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环节,装卸搬运则是运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两个环节涉及的智慧物流技术,融合形成互联互通中的元素,如图4。(1)车联网平台,提供SAAS模式的云运输管理,云路径优化,基于物流供应链,搭建运输信息平台,实现物流运输全程可视化。(2)基于车载导航实时监控,实现全网络的车辆动态调配、计算机智能路线规划和自动路线规划、资产的全程实时可视化,主要是运输车辆、甩挂车、半挂车及集装箱的动态控制。(3)基于运输的动态配置及规划信息产生,信息平台可以根据运输过程产生的数据,控制装卸搬运过程中的方式及运作过程,采用AGV小车、机器人智能抓取技术协助工作人员,实现货物由运输状态变为仓储状态的过程。

1.4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仓储中应用的智慧物流技术有自动存储货架、仓储系统以及仓储可视化等方面。仓储部分主要的物流过程有入库、库存管理、拣货出库三方面,如图5。(1)入库过程中通过RFID技术获取货物信息,货物存放的货架贴有电子标签,提交至仓储信息平台,仓储信息平台掌握货物的基本信息以及存储位置。(2)库存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对订单信息处理,根据货物的拣选所需的频繁程度对货物存储。(3)在货物拣选过程中,自动立体仓库及无人仓库应运而生,尤其是以货到人、紧致化密集存储、各类分拣设备及智能算法都应用在拣选过程中。(4)在仓储中的全部作业过程,只要有数据信息平台,均可实现信息可视化,设置不同的物流信息看板。

2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元素分析

2.1 物流功能为主互联互通元素分析

电子商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电商需要提高发货速度,越来越多的营销活动得电商物流面临巨大压力,智能仓配是解决物流压力的有效途径。(1)智能仓储。采用二维码标签对货物标识,对货物进行自动检验,拣出有问题的包裹。(2)智能无人机。互联网+物流是物流行业的新模式,采用无人机配送,货物配送更加智能化、自动化。(3)无人货运。智能物流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日渐成熟,使得无人化货运成为可能。由互联网控制、预设路线,、传感器等智能设备避开障碍物,减少人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4)智能货柜。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涉及物流商业价值,对未来商业用户人口和大数据及OTO体验竞争。

图 1功能驱动 -物流网络互联互通

以功能驱动的物流网络互联互通,各个功能包含互联互通的元素,这些元素已经应用在现实生活,方便顾客。本文分析架构在智慧物流技术上各个功能的应用元素(通过元素的互通实现整个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发现互联互通中的潜在商业价值,提出相应的集成项目。互联网+物流的发展,促进了物流网络的互联互通。物流互联互通使得物流在金融、交易、运营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方面有长足发展,并实现创新型集约发展,图2是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发展趋势。

图 2物流网络体现互联互通发展趋势

物流中的包装功能涉及智能包装技术。物流包装主要是以实用、绿色和防伪作用为主。如图3是包装在物流互联互通体系中的展开内容,具体包括:(1)实用。在实际应用中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包装设计,设计满足客户喜好的包装;智能感官设计包装,方便并且满足不同类型顾客。(2) 绿色。物流包装污染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问题,绿色包装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包装回收,另一个则是创新型包装材料,两方面结合发展,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包装回收是材料资源重复利用的基础,通过对货物分类,根据类型设计不同的包装,对回收包装设计独立的系统,智能回收,重复使用。(3)防伪。防伪包装则是智能包装的又一重大应用。物流公司在包装盒贴RFID标签,对货物信息跟踪及防伪的目标,减少货物的确认时间,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图 3物流互联互通体系 -包装

龚关[14]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该平台提供信息、技术和设备等资源的共享服务,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资源,调度整合供应链环节的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吴萍[15]认为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和共享经济基础上的智慧物流能够有效地实现物流服务中的资源信息共享,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物流需求与物流企业服务之间的信息联通障碍。伍宁杰[16]认为应用物流信息的共享实现物流产业链节点资源优化设备装配,利于实现O2O物流模式。并且使得货运企业的空车返回现象减少,有效减少了资源的控制和浪费,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图 4物流互联互通体系 -运输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方面,赵丽霞[17]提出构建区域物流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途径提供有效建议。李静宇[18]专访戴建锋指出各平台要由政府主导,站在国家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整合各方面资源。政府部门主要是标准和平台框架建设,做好信息化推广;企业改造自身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与各方信息系统互联,并利用平台开发交易、跟踪等丰富的商业应用。李远远等[19]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广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实现广西农产品物流信息资源整合、集聚、共享和服务,提高了物流信息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广西农产品高效流通。王柏谊等[20]通过对大数据物流信息平台理论界定研究,及几种典型大数据物流平台的梳理,发现大数据物流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上企业合作机制不完善、信息流通性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现在各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情况,提出搭建科学合理的物流大数据平台,对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汪传雷等[21]深入分析物流信息网络条理和社区信息共享生态链,构建保障社区信息有效运营的信赖、互助与竞争、效益、联动调和机制,构建了基于Web3.0的物流信息平台社区模型。

1-MCP(1-methylcyclopropane,甲基环丙烯)是一种有效的乙烯受体抑制剂,有无生理毒性、无异味、稳定性好、易于合成、使用浓度低、残留气味较小等优点[7]。1-MCP与果蔬组织中的乙烯受体结合,阻断乙烯与受体的结合,阻止或延缓乙烯的生理作用。在国内,关于1-MCP对青圆椒采后机械伤的生理生化影响十分少见。本实验主要研究1-MCP处理对采后青圆椒机械损伤后贮藏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 1-MCP在青圆椒贮藏运销保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图 5物流互联互通体系 -仓储

配送是顾客注意最多的阶段,决定货物是否有效到达,如图6。(1)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智能快递柜、同城专人配送等相继产生,以及智能无人机,无人车等。顾客可以利用手机上的APP查询货物的所在位置,决定货物的送达地点和时间。(2)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配送路线做规划,通过配送货车的导航实现车辆信息的实时传输,信息平台可以实时观察控制车辆的运输。(3)顾客取货时,自己控制终端显示收货。通过自提柜收货时,可以通过刷脸取货,防止冒领货物事件发生。

图 6物流互联互通体系 -配送

物流网络中的信息传输依靠网络平台聚合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分析数据,得到潜在商业价值,物联网技术自动获取数据信息,区块链技术监控信息及进行部分交易。信息传递在整个物流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是物流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建设数据信息标准的范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物流功能之间的协同和联动。

2.2 电商物流领域互联互通要素分析

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销售额快速增长,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超传统实体店。物流是网络销售的线下实现环节,对电商销售行为起到保障作用。电商产业的发展主要有垂直一体化模式、半一体化模式和租赁外包模式三种,三种模式均有物流的全流程。随着物流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在电商物流各个部分。如图7是电商物流互联互通发展的模式结构图。

图 7电商物流 -物流网络互联互通

互联网思维在电商物流中的运用促使电子商务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涉足,物流技术得以革新。物流行业和互联网平台的物流信息融合,为电商物流的互联互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物流平台对接,主要包括物流的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融会。各地物流设施基于互联网可以形成平台共享,实现平台的基础对接。为使平台发展有序,需要国家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标准,从而促进物流互联网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物流业整体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此,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在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

第二次见面,陶水旺还是大包小包的,直接摸到表姐的学校里了。表姐没办法,只好把他领回家。也是巧,李石磨不在家,生产队派他去城里卖西瓜。表姐突然觉得浑身发冷,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木排上。大热天,她又加了一件夹衣。陶水旺掩上门,上来拉扯表姐。表姐死死地抱住自己的双肩。陶水旺明知故问,小李知道真相没?表姐没吭声,手却松下来。

本文研究物流网络互联互通中的元素,通过对物流互联互通的发展分析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实现物流互联互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是促进物流资源共享,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以及物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智慧物流技术角度出发,对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中的因素进行分析。图1是以物流功能为主的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的元素构成。

互联网在物流中的全方位发展渗透,物流数据不断产生,使得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物流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各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加以利用,产生了新一轮的生产率增长,也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及思维方式,电商物流也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发生革新: (1)车货匹配。解决车货匹配效率低问题,减少空载,涉及的技术有信息平台共建以及APP,就是车联网搭建。(2)配送线路优化。采用大数据掌控快递员的行动,提出实时优化路线。(3)销售预测和库存控制。大数据技术分析库存,优化预警库存。优化库存布局,降低物流成本。分析往期销售数据,对未来销售及营销活动作预测。(4)设备修理预测。通过机器学习方式对机器损坏进行预测,及时发现机器问题并进行处理。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通过应用RFID系统、全球定位技术、创安技术、自动化识别技术和红外线技术,物联网在物流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特点。具体的成熟的应用面有:(1)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对产品能够识别定位,采集数据,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2)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应用全球定位系统,RFID系统,条码识别技术等为管理网络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对车队信息查询,货物管理和调度,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控制。(3)智能化配送,移动互联网,条码识别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对智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实现物流的全面自动化自营。(4)供应链管理,除了有物联网那个技术作支撑以为,最近提及比较热的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监控以及交易方面做出较大革新。

3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发展策略

根据对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元素构成分析表明,物流网络的互联互通的实现,涉及政府、物流企业和顾客群体,需要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推进互联互通实施的主体和保障园区的各类共享资源。因此,必须结合政府、物流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共建共享物流软件以及硬件资源。如图8是根据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元素构成分析的发展策略。(1)物流信息互通规范标准。确定互联互通对象所需共享的信息内容、共享信息的输入输出标准格式,对标准格式的研究信息进行分类,规范名称,记录标准。在规范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物流网络内元素之间的协同和联动,让物流内的实体避免资源浪费,使得物流获得丰富的互联共享数据信息,进而提升服务能力,从整体上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水平。

图 8现代网络体系发展策略

(2)物流与资金、信息、数据融合发展。基于现有的物流运营模式,提供创新型的物流服务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数据驱动为主,融合物流与资金流的物流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整合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较为先进技术。实现物流潜在价值的增值,提升物流发展,挖掘物流发展潜在价值。

由节2和节4易知Γ、Λ、Σ、T由常量mb、ma、mc和变量φ决定。Φ、Φ9、ψx都为正值,而ψ9、ψ、ψ、μ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都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参见图2),再从式(18)知Γ、Λ、Σ、T在一个运动循环中的最小值为负、最大值为正。

(3)物流需求变革。我国的经济是由内需驱动进行发展变革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绝对占有地位,同时消费和产业的升级刺激快递物流需求的改变。从供给方式进行变革,从科技和快递物流双向发力,搭建物流网络体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各个物流行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应用物理方法计算热力输送系数。Monin-Obukhov基于相似性理论和量纲分析建立了一个含有大气下垫面粗糙度的方程(Monin and Obukhov,1954):

(4)物流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该机制建设主要包括物流的管理和利益分配等机制的健全,在风险可控和监督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的机制建设是互联互通核心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最终影响物流能否实现互联互通以及互联互通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同时,要加大物流领域在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网络运营的规范化和安全化。在现代物流操作中,操作规范、相关程序等都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对比较缺乏。

4总结

本文在对物流园区互联互通相关文献、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构建电商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发展模式,旨在挖掘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内的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结合互联网+技术与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最新应用,对相应的功能子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技术与物流的融合发展与应用。针对互联网+应用趋势及制约其在物流领域中进一步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促进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的发展策略,为解决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瓶颈问题提供参考,进而实现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面提升物流发展水平,促进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发展。

参考文献:

[1]ADAMSKI A. Hierarchical integrated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platform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0:1004-1016.

[2]REAIDY P J,GUNASEKARA A,SPALANZANI A. Bottom-up approach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for order fulfillment in a collaborative warehousing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5,159(8):29-40.

[3]许道涛,周洪成.物流园区互联互通的推进策略[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8,23(3):142-144.

[4]吕承超,徐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及互联互通政策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17(2):44-53.

[5]王娟娟,郑浩然.“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基于跨境电商视角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4):57-65.

[6]刘晗兵.“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仓储物流的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6):115-117.

[7]万娟.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8]刘彩芳.大数据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6): 169-170.

[9]王维龙.云计算及其在物流行业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4(1):195-197.

[10]CHEN YANHAO,ZHAO SHENGJIE,ZHAI YANJIE,et al.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by RFID of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J]. Journal of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4,20(7): 1676-1679.

[11]杜丹丹.自主物流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7.

[12]潘成浩.仓储物流机器人拣选路径规划仿真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7.

[13]NAKAMOTOS.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EB/OL].(2016-10-25) [2018-12-8]. https:/ /bitcoin.org/en /bitcoin paper.

[14]龚关.信息技术视角:构筑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3 (9):87-90.

[15]吴萍.“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发展的新动能、态势与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8(7):81-83.

[16]伍宁杰.“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慧物流转型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116-119.

[17]赵丽霞.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 (6):76-79.

[18]李静宇.平台的互联互通战略:专访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管理中心综合发展部主任戴建锋[J].中国储运,2014(11):50-51.

[19]李远远,刘光前,徐斯.基于云计算的广西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J].南方农业学报,2014(6):1117-1120.

[20]王柏谊,孙庆峰.大数据时代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与建设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3):52-56+61.

[21]汪传雷,朱绍平,万一荻,等.基于Web3.0的物流信息平台社区模型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7):127-135.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Interconnection Elements of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Li Zeping, Zhao Shengli, Shi Ning, Zhou Li

(School of Information,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ystem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odern logistics interconnec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factors of promoting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interconnection, innovatively constructs the system under two scenarios of function-oriented and e-commerce logistics, and builds the connectivity diagram for each module in th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ogistics connectivity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reduce resource wast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is found from its interconnection,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intelligent logistics technology

收稿日期: 2018-12-08,修回日期: 2019-02-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仓储拣选系统拥堵的影响因素与联合控制策略研究”(71501015);中国物流学会2018年重点项目“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研究”(2018CSLKT2-004);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首都物流服务品质的策略研究”(18GLA009);北京市长城学者项目(CIT &TCD20170317)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4.032

中图分类号: C931.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0-7695( 2019) 14-0242-06

作者简介: 李泽萍(1993—),通信作者,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大数据方向;赵胜利(1995—),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与技术应用;师宁(1995—),男,山西孝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周丽(1978—),女,辽宁盘锦人,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优化理论与方法、区块链技术。

标签:;  ;  ;  ;  

现代物流网络互联互通元素分析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