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平台的电力公网通信业务统管方法研究论文_段晓红

基于管理平台的电力公网通信业务统管方法研究论文_段晓红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1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适应电力公网通信业务发展需求,解决某省电力公司电力公网通信业务租用零散、管控多头的问题,文章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开展了基于管理平台的电力公网通信业务统管方法研究,形成公网通信业务流程管控、运行监测和结算审核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了“降本、提速、增效”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关键词:公网通信;统管方法;降本增效

引言

随着电力通信综合管控系统的投运,电网公司通信专网资源基本做到了信息化统一管理,但是对于从公网租用的通信资源,目前还无法做到集中信息化管理,管理效率差,应急保障能力弱。电网租用的各类公网资源种类较多、分布较广,不仅缺乏对其数量、作用和支撑能力的管理,而且缺乏对其业务质量的实时监控,即不处于分布不可知、质量不可信、资源不可视的状况。本文从电力公网通信资源的管理需求出发,提出各类公网资源类型、数量、提供商、用途、状态、质量等信息的资源的在线监测技术方案,为电力企业开展公网通信资源监测平台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1存在的问题

某公司公网通信业务类型多、规模大,管理分散,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手段匮乏,业务管理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公网通信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管理模式分散,资费经济性有待提升。分散管理的方式难以发挥规模优势,难以享受“量越大、越优惠”的普适客户权益。同时,公网出口分散,资源利用率低,通信链路资源存在重复投资。2)监测能力不足,安全可控性有待深化。无线公网业务终端无统一网络管理系统,造成业务部门难以实时掌握终端状态、承载网状态、信号强度等信息,业务终端离线时难以及时、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影响处置效率。3)管理手段缺乏,管理效益性有待挖掘。公网通信业务目前缺乏统一管理支撑平台,无法实时掌握业务规模、业务流量、业务资费等运行信息,更无法对海量公网通信业务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利用,业务精益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水平不足。

2全数据全流程全业务管理平台

2.1电路监测

对E1电路的监测由线路信号探针以及网管服务器(或其它共享服务器)等部分并组成局域网,E1探针对E1线路信号进行物理层、链路层及网络层性能分析,从而对通信传输网络性能及状态进行评估。E1探针一般安放在局端或用户端DDF和E1终端设备之间,也可根据需要将探针灵活布防在网络中,如骨干网、本地网、接入网的交汇处,以高阻跨接的方式接入,即可用于告警、性能的监测和故障的定位。E1探针电口可采用高阻跨接无侵入方式接入,从而实现对通信网络在线监测,确保系统不会对通信网络线路产生任何影响。应用探针技术可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测试E1电路的告警和事件、性能参数。维护人员可以快速地判断物理层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故障诊断。E1探针可对E1业务信号进行深入测试和分析,即从E1承载的业务信号角度对其进行性能分析。根据E1承载业务的多样性(语音信号、图像信号、视频信号、数据电路)情况,系统从链路层协议(PCM、HDLC、FR、ATM等)分析入手,进一步分析线路隐藏的、潜在的问题,通过对用户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报告用户电路的各种指标等。本课题研究采用探针在三个层次上对电路进行监视:(1)物理层告警监视与性能测试:通过物理层告警监视与性能测试,可以得到网络在物理层出现的告警、误码情况,从而评估网络物理层的运行情况,对网络物理层情况进行保障。根据物理层测试指标能够对物理层的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实现对物理层服务质量的评估,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2)链路层流量分析:采用探针技术,可对E1链路HDLC、FR、ATM等链路层流量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链路的平均流量、峰值流量、最小流量、丢包率、可用性等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网络层业务分析:采用探针技术可对网络层的状态进行监控,实时判断网络的通断;同时可对业务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业务分布情况,可以分析业务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保障业务的顺畅运行。

2.2数据架构

通过数据透传前置服务采集运营商物联网平台的公网业务台账数据和运行数据,创建安全隧道与数据透传通信服务进行数据通信,将互联网中的数据摆渡到信息内网。数据透传通信服务接收数据透传前置服务回传的公网业务台账数据和运行数据和采集第三方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并根据业务逻辑将数据送到全业务数据中心或者放到关系型数据库、内存数据库进行数据固化。平台服务层从持久层获取数据并经过逻辑处理后再通过展现层进行展示。

2.3数据全量接入

平台实现了对某公司431万在运通信卡台账资源的管理,通信卡流量、状态、资费、位置的监测,业务功能的办理,基于GIS的位置及状态展示,以及业务申请和领卡的管理,后期将实现全省语音、短信、有线数据等业务的全量接入,从而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无线通信终端通信应用水平,通过规范管理和深入分析,减少通信卡的资费浪费。平台部署高性能数据抽取接口直接对接各运营商物联网平台,不间断抽取通信卡台账和实时运行数据,另可建立通信卡管理模型,为不同运营商的通信卡信息进行建模,真正做到了“一卡一台账、一卡一模型”的细粒度管理,并可支持全量通信卡的周期性采集和单张通信卡的主动采集2种方式,同时提供单位周期内的采集日志记录。

2.4建立运营商沟通协调工作机制

强化与运营商的沟通协调机制,优化租用管理流程,落实优惠条款,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强化安全防护策略,满足某公司各类业务发展需要。1)统谈合作协议。某公司以国网框架协议资费标准为上限,深入调研各专业业务应用情况,在征集采纳地市公司、支撑单位意见建议基础上,与电信运营商开展多轮商务技术谈判,签署业务合作协议。运营商针对租费折扣、套餐等级调整、模组更新换代补贴等,给出了较大幅度的优惠,实现以规模效应促进费用成本的降低,极大地节约了某公司的运营成本,集约化管控优势初步显现。2)优化服务沟通机制。与电信运营商分级明确省、市、县公司公网通信业务对口负责人,建立客户服务响应、业务保障以及数据共享三重机制。电信运营商将电力公司全部业务纳入AAA金牌级(最高级)业务保障范畴,签订服务框架协议,统一服务标准,为电力客户提供7×24h一站式故障报修服务热线。

结语

通过公网通信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开发应用,建立一套公网通信资源实时管理系统,实现电网公司从公网租用的光纤资源、传输电路、无线数据通道等资源的实时监测及业务告警,实现对公网租用通信资源的可知、可信、可视化管理。以利于统筹利用通信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公网租用通信资源的监测,有效掌握各类通道运行状态,对于加快故障处理速度,提高电网公司公网通信资源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燕龙,范群滔,韦荣桃.面向配用电网的无线公网安全监测的研究[J].电气应用,2018,37(15):12-16.

[2]张华鲁,贾玮,林峰,等.IPv6在智能电网视频监控示范应用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7,15(2):59-65.

[3]程琦,黄太贵.基于无线公网VPN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接入区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8,40(5):98-100.

[4]瞿朝成,朱小军,刘慧鹏.基于VPN网关的校园无线网的安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156-157.

论文作者:段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基于管理平台的电力公网通信业务统管方法研究论文_段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