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论文_梁发珍

(金昌市国营八一农场卫生院 甘肃金昌 737100)

【摘要】目的:对照观察消化不良运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2月接诊的35例消化不良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使用莫沙必利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6%(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与对照组17.6%近似(P>0.05)。结论:消化不良建议使用莫沙必利治疗,不仅治疗有效率高,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消化不良;莫沙必利;多潘立酮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047-01

以上腹痛、早饱、恶心、嗳气、上腹痛为临床症状表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目前尚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效药,对症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是该症治疗需遵循的一般原则。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包括:促胃肠动力药物、抑胃酸药物、幽门螺杆菌根除药物,为进一步了解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两种促胃肠动力药究竟哪种药物治疗消化不良效果好,笔者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2月接诊的35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2月接诊的消化不良患者,观察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区间35~74岁,平均年龄(54.2±2.6)岁;病程5~12年,平均病程(4.2±1.3)年。对照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区间37~75岁,平均年龄(52.8±2.4);病程4~11年,平均病程(3.8±1.4)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取自山东鲁南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购进国药准字为H19990315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在餐前15~30min经口服用,每天给药2~3次,单次给药剂量以5mg为宜。取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10990003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餐前15~30min经口服用,每天给药2~3次,单次给药剂量以10mg为宜,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0d,治疗期间均开展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健康宣教[1]。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表现的患者予以服用适量镇静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积分,0记分表示无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恶心、嗳气、早饱;1记分表示上述症状轻微;2记分表示上述症状明显但未影响正常生活;3记上表示上述症状明显且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结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有效疗程结束后,恶心呕吐、嗳气、上腹疼痛、早饱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改善程度超过2级;有效:前述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或改善程度达1级及以上;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前述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甚至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处理,n表示例数,%表示百分比,使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症状积分为(14.2±3.2)分与对照组近似(14.1±3.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为(3.7±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4±2.7)分(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6%,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照比较结果[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轻微口干、腹痛、腹泻、皮疹是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观察组前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7.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加快,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数量日益增多,日渐发展成当前社会主要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功能性消化不良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临床尚未对其发病机制作以明确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感染、胃酸分泌、环境因素、胃肠激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该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莫沙必利、多潘立酮、胃复安、西沙比利是临床常用促胃肠动力药物,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是新一代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兴奋肠肌间神经丛节前与肌间神经丛5-HT4受体,是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胃肠道平滑肌蠕动与收缩增强,进而发挥消化道促动力作用。经口服用吸收快,在肠道与肝肾局部组织中浓度较高,可维持长达2h半衰期[2]。直接于胃肠壁发挥作用的多潘立酮属外周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胃排空,提高贲门括约肌紧张性,其次还能使括约肌餐后入党扩张度增加与莫沙必利具有类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口服用药吸收迅速,血药浓度在30min内可达峰值。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反映,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优于多潘立酮,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莫沙必利除作用于上消化道外,同时还能选择性地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使乙酰胆碱兴奋性增加,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调整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莫沙必利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疗效优于多潘立酮其原因系于莫沙必利对胃排空与结肠运动产生促进作用,上调血浆胃动素水平,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综上所述,莫沙必利是治疗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优于多潘立酮,治疗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可将其视为治疗消化不良的首选药物,广泛在临床推广应用,使更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黄小娟.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12(10):1325-1326.

[2]刘宝鑫.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24):124-126.

论文作者:梁发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分析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论文_梁发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