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论文_孔德高

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璧山区 402760

摘要:现浇箱梁预应力张拉时会出现锚具被压坏的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损失很大;现浇箱梁箱室内倒角会出现一些小的混凝土空洞,施工中很难避免;空间狭小部位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大,甚至无法施工;施工工期紧张,使用传统施工方法很难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材料方面想办法。使用小粒径混凝土、灌浆料这两种材料,利用其特殊性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难题,减少损失,提高质量。

关键词:空间狭小;免振捣;小粒径;灌浆料

1 前言

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传统施工工艺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些新技术、新材料已经发展的很成熟。我们应该善于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解决桥梁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攻克一些难以施工的难题,使工程更优质,施工更高效。

2 小粒径混凝土的应用

现浇箱梁预应力封锚端锚下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施工难度大,混凝土容易产生不密实现象,在预应力张拉时锚具会被压入混凝土中。出现这种问题处理极其麻烦,需要将预应力钢束放张,再次穿钢绞线,耗费人力物力。

这种问题应事先预防,不应该事后再去处理。针对钢筋密集处,可以使用小粒径混凝土,小粒径混凝土具有自密性好,不易产生蜂窝麻面的特性。在箱梁混凝土浇筑时,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粒径的混凝土,在腹板、底板、中横梁、横隔板位置采用正常5~20mm粒径的混凝土,在端横梁位置采用5~10mm粒径的混凝土。端横梁浇筑时应派专人盯守,下料要均匀、连续,不宜集中猛投而造成挤塞,在钢筋、孔道密集部位可短时间开动插入式振捣器辅助下料。振捣的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无气泡上升,砼表面出现均匀的薄层水泥浆为止,振捣的同时,应配合插钎排气。

3 灌浆料的应用

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防离析、微膨胀、高流态等物质配制而成。施工现场使用很方便,只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灌浆料具有高流态,高强、早强、快硬、无收缩、微膨胀,自密性好、防锈等特点。灌浆料经济价格较一般混凝土高,但在小体积,小构件物体方面还是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3.1灌浆料免振捣特性的应用

现浇箱梁箱室底板处的倒角,容易产生空洞现象,对箱梁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处理此问题过程复杂。箱梁底板倒角处产生空洞,一般的处理办法是采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修复。使用环氧树脂砂浆,拌制麻烦,配合比不易控制,很难拌制出理想状态,修复效果差。箱梁倒角处的空洞处理,可以使用新型材料灌浆料,灌浆料拌制简单,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灌浆料自流性好,免振捣,修复空洞效果良好。箱梁倒角处的空洞使用灌浆料处理具体措施,先将空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除,且保证外漏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将杂物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混凝土面清洗干净。在空洞外安装模板,密封好,注意预留好注浆孔和通气孔。将灌浆料拌制好,自注浆孔将灌浆料注入模板内,注入灌浆料时可用小锤敲击木模板,浆液流出通气孔灌注完成。

3.2灌浆料简易性操作的应用

在桥梁支座垫石施工时,因垫石混凝土方量小,一般采用人工运输与浇筑,耗费时间长,混凝土运输罐车需长时间等待,致使其他工点急需混凝土时,混凝土运输罐车数量不足,工期进度会受到影响。

灌浆料可以在施工现场人工拌合,只需对灌浆料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操作简单,可以省却混凝土使用罐车运输,节约机械使用资源。使用灌浆料操作简便,减少工人体力消耗,提高施工效率。

3.3灌浆料早强性的应用

垫石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需7天才可以达到T梁安装要求,在工期紧张急需完成T梁安装,拉通线路时,普通混凝土无法快速达到强度,满足使用要求,这是生产计划无法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灌浆料有早强、高强的特点,强度在1天即可达到30MPa,垫石浇筑完成后一天可进行T梁安装施工,与普通混凝土相对比,缩短需要等待时间,为完成生产计划提高可靠保障。

4 工程实例

重庆三环永江高速公路一标段的双圆弧拱桥补强施工中,使用了小粒径混凝土和灌浆料两种材料,这两种材料在拱桥补强施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双圆弧拱桥拱圈加宽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困难,采取的施工方法是在拱桥的翼板顶面开圆孔,自圆孔中向拱圈内浇筑混凝土。拱圈加宽部位钢筋密集,使用正常粒径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流动不畅,会产生不密实、空洞现象。为了避免发生这种问题,在施工时使用了小粒径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流动通畅,顺利完成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外观质量良好,无不密实、空洞现象。

双圆弧拱桥为减小拱座截承受的应力,改善全桥受力状况,将上拱拱脚与拱座连接由固结结构体系改为简支结构体,将拱座前段斜截面改成竖直平台,在平台上设置50cm×50cm垫石,在垫石内侧设置30cm宽挡块,保证拱圈横向稳定。在挡块施工时,施工空间非常狭小,挡块设置在上主梁底部,挡块顶面距主梁底面仅有3cm的距离,施工空间狭小混凝土浇筑困难。

拱桥补强施工的工期非常紧,如不能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工期紧所以展开全面施工,按生产计划要求,必须缩短拱圈混凝土浇筑与垫石浇筑时间间隔,所以迫切需要垫石混凝土快速达到强度标准,然而普通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需要7天。

面对施工困难,工期紧张问题,施工工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时,只能在材料方面想办法。灌浆料具有免振捣、早强的特性,选用灌浆料进行垫石与挡块的浇筑,合理解决了技术难题。挡块浇筑时采用注浆的方法,将灌浆料用助推器注入到挡块中,用小锤从挡块侧面进行敲击,无需使用振捣棒振捣,操作方便简单。垫石浇筑完成后1天就具备拱圈浇筑混凝土的条件,最终拱桥补强施工如期完成,混凝土外观质量,强度都符合要求。

5 总结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敢于引进新技术,使用新材料,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不能墨守陈规。在遇到施工难题时,合理使用新材料,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小粒径混凝土成本不高,自流性好,为施工中混凝土的需求多了一种选择。

灌浆料的使用成本较一般混凝土高,但是灌浆料具有早强、自密性好,快硬、高强、微膨胀、无收缩;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自密性好、防锈等特点;在施工方面具有质量可靠,使用方便和缩短工期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会有更多地方,特别是在小构件结构物方面,适合用到灌浆料的这些特点和优点。

参考文献

[1]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

作者简介

孔德高,男,1988年12月25日,本科,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孔德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桥梁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论文_孔德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