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

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

李少白[1]2000年在《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型产业的定位,要求其既尊重一般的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产业经济的规律办事。我们认识到未来的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地球村时代,人才竞争是一切竞争的基础,而造就一批又一批适应全球竞争时代的有用有为的人才是我们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财力资源十分有限,投入到教育的经费虽然逐年增加,但远远满足不到教育发展的需要。以至于虽然教师工资有所增长,但离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的报酬还相差很远,特别是高等学校,还不得不通过提倡奉献精神和采取限制人才流动的措施来留住人才、稳定队伍。这里一方面是学校财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管理制度落后,粗放式经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如果改变管理方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提高学校资源(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学校就可以走出一条吸引社会财富和自创财富并举的自我发展的路子。 教育产业化要求的是附加价值教育,教学效果要以单位时间受教育者的增量附加价值来衡量,教学计划就是一个价值链。整体资产的投资者应以直接投资按股直接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法人所有,这样有利于明晰产权。明晰产权有三个层次,即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与公民和法人企业的关系、投资者(包括政府作为投资者)之间及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只有市场化的改革才能解决所有层次上的问题。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全成本核算体系有利于高等学校资产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也有利于高校资产经营和资产重组。在变化的资产价值系统中管理资产,对风险和持有价值的管理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这是资产价值化管理和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本论文的研究在笔者主要参与的学校项目(高等学校房产资源使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的研究:已结题)和笔者主要参与的学校项目(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与评估方法研究:准备结题)中得到了应用。 本博士论文涉及资产管理和资产评估的两个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也有资产管理,只是管理方式是一种实物管理,其重点是保持实物的存在,即满足使用上的需要。在本文中,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力倡高等

熊伟[2]2011年在《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资产评估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资产评估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而且积极地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并有效地规范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资产评估以其专业化社会中介的身份,成为联系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交易的双方提供公平、公允、公正的专业意见,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经济秩序正常进行,为经济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资产评估市场已经转型,正朝着服务对象多元化、细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资产评估已渗透到企业改制、金融监管、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已经转型的评估市场,评估行业如何应对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智能的最基本载体,是推动和实现组织创新的第一资源,而注册资产评估师则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创新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评估行业现已经拥有数万名注册资产评估师和从业人员,为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随着资产评估的市场转型,高质量的多元化的评估业务对资产评估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资产评估人员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状态日渐明显。资产评估高端人才培养问题必须提到立业、兴业的高度来研究。提高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对于评估行业充分发挥在市场经济中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胜任能力的界定和胜任能力框架的明晰,对于注册资产评估师而言,是其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对于行业主管机构而言,评估行业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设置准入门槛,安排后续教育内容。而对于资产评估学历教育而言,是教育部门科学设定评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与评估市场需求衔接的指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定了如下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导论。交待了论文的写作动机,分析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介绍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并概括了研究贡献和局限性。第二部分是研究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有关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的相关理论。论文首先分析的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专业定位问题,然后对胜任能力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最后从市场细分的角度确立了资产评估的主要业务领域。第四部分构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框架。该部分首先阐述了注册资产评估的基本胜任能力的内容,系统论述了细分市场下从事不同评估业务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特殊胜任能力,最后构建出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框架。第五部分从学历教育的角度探讨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取得和养成。在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研究中,论文首先分析了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必要性,在对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情况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体系。第六部分从准入制度的角度探讨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识别与衡量。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现状,然后详细地开展了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国际和国内借鉴研究,提出我国新型的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构建设想。第七部分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探讨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保持和提升。在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研究中,以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为起点,详细阐述了我国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完善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具体设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二:第一:由于资产评估的边缘性质和资产评估细分市场的复杂性,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界定本身就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系统地研究。在业务分类的基础上对从事不同类型评估业务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进行匹配性分析,会受到专业交叉及边缘化制约,从而使这一研究变得困难和复杂。随着评估市场的转型,金融资产评估、税基评估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等新兴评估领域的出现对评估人员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框架的时候将新的评估领域纳入其中。第二:本文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对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重新规划和设想,本文提出了改革现行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的设想,并对设立见习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提出较为具体的思路。当然,由于作者能力有限,这只是一种初步的设想,受现实条件的约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期待在未来不断完善。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学历教育、科学的准入制度和有针对性的后续教育。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胜任能力的取得和养成、识别和衡量、保持和提升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力图全面系统地把培养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匹配关系及其具体要求做出较为深刻的阐述。

卜步桥[3]2008年在《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获得稳健、持续的发展,不仅要求拥有较强的财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种专业人才,人力资本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资本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当前高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能力的评价、股份民营改造、高校之间的并购等无不涉及对高校人力资本进行评估。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还不成熟,也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环境来展开探讨的。本论文主体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背景介绍,对国内外的人力资本评估理论作了综述,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较详尽地探讨了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并对高校人力资本价值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各种评估的方法做了详尽的介绍,阐述了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过程和不确定性。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五章),指出论述了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体系,介绍了本文评估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并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加以了实证研究。第四部分(第六章)第四部分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云涛[4]2009年在《我国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及其科技资产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始终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总体目标展开。自改革全面启动以来,我国的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包办科技,转变为政府计划指导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由过去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独立研究机构,转变为企业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多元化创新主体共同发展的体系结构,科技体系得到优化,机构和队伍得到精干,运行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体制改革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已经从微观层次自我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到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转制科研机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保障的关键时期。为此,如何客观审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所走过的历史进程,切实总结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正确研判当前的改革态势;如何科学评价评估科技资产,保障国有科技资产的保值增值,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释放体制和机制能量;如何提出切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思路等,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确定和形成的这项研究,将对于今后我国的科技体制的改革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项研究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历程、阶段成效、经验教训以及多方面深层次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做法与可借鉴的经验;介绍了国内外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了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中的科技资产评估问题,设计了整体资产评估系统;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做了宏观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提出了改革战略思路与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系统研究了我国科研机构实施企业化转制的背景、历程及其成效,分析了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2)首次把层次分析法、模糊判断法、系统理论等现代科学方法,引入科研机构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研究,并初步构建了对国有资产的整体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模型;并将计算机最新数据库软件技术等应用于科研机构科技资产评估及其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中,提高了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科学性;(3)研究中突出了研究思路的系统性、研究视角的整体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和解决问题的实用性,为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集成创新成果。

王敏芳[5]2006年在《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评估水平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技术资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以及合理转让,甚至影响到其产权主体的正当权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合作的加强,我国的资产评估界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开展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提供国际专业水平的评估服务,克服以往在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中不合理的现象,充分保护无形资产所有者、使用者双方的权益,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无形资产的概念入手,介绍了技术型无形资产的特点及评估理论。通过比较国内外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找出了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与发达国家无形资产评估的差距。着重分析了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优缺点及改进措施。依据对同一案例采用两种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得到两个不同的评估结果,提出了选择评估方法的原则。

欧小武[6]2009年在《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伴随着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使命而出现新生事物,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评估发挥着指导处置价格、监督处置行为、衡量处置效果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金融资产公司加快处置大量不良资产,为资产评估业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将资产评估业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由于不良资产的特殊性,目前,不良资产的评估依然是一个难点,以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看,希望一步到位、全面解决不良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本文作者根据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多年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经验,借鉴了国内外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针对目前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在宏观环境上,建议政府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政府干预;从评估机构角度,建议加快行业建设,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在资产管理公司方面,建议减少干预,加强审核,提高报告质量;在具体的评估技术、方法上,以假设请算法为基础,结合综合分析法,分别针对个案处置及打包处置,各自提出测算思路及评估方法,以务实的态度,客观分析不良资产真实价值,为不良资产更好的处置奠定基础。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作者工作中的实际个案案例对假设请算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辩证分析,并以不同评估机构的不同评估结果进行对比,从而作者提出自己的评估思路及方法,并进一步引伸出打包处置评估思路的评估方法,本研究相对于以前的研究更贴近于“实战”。本文选取的案例源于作者真实处置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对不良资产评估研究,特别是不良资产实际评估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迟静圆[7]2008年在《我国旅游地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旅游业的竞争由原来的产品竞争转向了品牌竞争,越来越多的旅游地想通过创建独特的品牌形象,发挥品牌资产的效益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为了更好的了解旅游地品牌建设状态,要学会对旅游地的品牌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这样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和旅游地自身来更好的认识旅游地品牌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本文以品牌资产价值构成为基础,通过分析相关的研究方法的利弊,依照科学、动态的原则,构建旅游地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体系,并以上海的都市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为例,分析其品牌建设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一些改进建议,以利于更好地发展上海的都市旅游。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概述。简要地概括了国内外对旅游资产价值评估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旅游地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基础。在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品牌资产的价值构成之后,分析了旅游地品牌资产的核心价值。第三章是对旅游地品牌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的一些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优缺点,然后选择符合我国特点的评估方法。在第三节中,针对我国旅游地的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现状进行分析,这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为例。第四章是我国旅游地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在这一章中,首先根据前面所将的内容构建了旅游地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体系,然后以上海的都市旅游品牌为例,通过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的都市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上海都市旅游品牌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对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尝试通过对品牌资产价值的研究,建立一个评估的体系,并对上海都市旅游品牌的价值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了解上海都市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上海都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何亮亮[8]2010年在《我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风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银行是服务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运转手段和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是货币流通的关键,也是宏观调控政策得以实施的依托。一方面通过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系数,增加要素投入量,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银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在其日常经营中会面临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国家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具有潜伏性、扩散性和破坏性,如不及时跟踪、分析和量化金融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个体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积累与传递就有可能演变成行业风险,进而形成系统风险,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就会给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和危害,甚至会殃及世界经济。近年来,在经历了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各国政府更加强调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特别是在经历了2007年美国债务人房贷违约而爆发的次贷危机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银行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特别是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更成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有关学者及执业者共同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而银行抵押贷款业务,作为银行重要的业务之一,既是银行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抵押贷款业务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抵押资产价值的确定,而资产评估的核心是对资产在某一时点的价格进行估算,其这样的特性正是抵押资产资产价值发现的有效途径。如果抵押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及时、动态、客观、公允的资产评估来发现,那么从这一角度说,有效利用资产评估在抵押贷款业务中的价值发现作用,对于防范和化解银行抵押贷款风险,进而帮助银行增强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总结归纳、比较分析、规范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及防范所面临的严峻局面谈起,提出研究抵押贷款风险中的违约风险的重要性、迫切性,分析了抵押贷款业务中面临的风险,指出信用风险是抵押贷款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并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理论与发展状况、信用风险度量研究中基于抵押资产价值研究理论与发展状况、抵押贷款中抵押资产价值评估研究理论与发展状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巴塞尔协议Ⅱ框架下的信用风险衡量要素为基础,通过分析抵押资产价值对违约风险四个主要因素即违约风险暴露、违约率、违约损失率、有效期限的影响,并从实务规范的角度,着重研究抵押资产评估在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问题,分析原因及对抵押贷款风险的影响,深入探讨了抵押资产评估值对抵押风险影响的传导机制,明确指出抵押资产评估值的科学合理确定,对于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抵押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从贷款风险防范的角度提出了适用于抵押贷款目的的抵押资产价值类型——抵押贷款价值类型。并以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抵押贷款违约风险防范中违约率这一核心指标与抵押资产价值评估实务中的抵押资产价值评估值这一银行放贷的重要参考依据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再次指出防范抵押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抵押资产价值的合理确定。并利用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传统违约风险判别模型Fisher判别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得出Logistic模型更为适用本文研究范围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如何将抵押资产评估值纳入风险测度模型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抵押贷款的特殊性分类,深入探讨了拟合两个logistic模型对贷款企业进行二次判别的构想。并通过分析比较传统的抵押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对抵押资产贷款价值进行评估的适用性,探讨了传统的抵押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在抵押资产贷款价值评估实务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以银行整体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理念为考量,考虑到贷款的盈利需求,在保证银行贷款一定安全性的情况下,基于信用风险的测度理论提出了对抵押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创新——或有损失折减法,并运用CreditRisk+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或有损失折减法的局限性和使用前景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抵押资产评估实践经验,从银行风险管理、抵押贷款业务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我国抵押资产价值评估思路和合理利用抵押资产价值防范抵押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从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高度,从银行抵押贷款中抵押资产评估作为抵押行为的特殊性与资产评估的一般性相结合的角度,应用信用风险测度理论和方法,探讨抵押资产价值对违约风险的影响,以及抵押资产评估值对风险影响的传导机制,围绕如何科学合理的判断、估测、发现抵押资产的价值,改进评估方法,指导我国抵押资产评估实务,有效预测、防范违约风险为中心所展开一系列讨论,并根据研究成果从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对于防范和化解银行抵押贷款风险,进而帮助银行增强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晓慧[9]2016年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现状、影响及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以来,企业的并购重组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更多集中在资源、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崛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演进,企业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更复杂的竞争风险环境。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寻求并购重组来增强自身实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因此中国上市公司近年并购重组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价值评估,并以此作为交易定价的基础就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12-2014年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所有并购重组项目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样本筛选、整理和分析,首先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挖掘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的规律性问题,然后对目前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对并购市场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基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的现状以及企业价值评估对并购市场溢价的影响来分析当前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现状的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围绕评估主体、评估客体、价值类型、并购重组实施周期、评估方法、业绩承诺和评估结论方面等七大类要素十三项指标对2012-2014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购重组类型项目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的主要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主要样本数量为422个。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审核会议次数、审核项目数每年都具有较大提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目在全部并购重组类型中占有绝对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业务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少数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特征;目标企业股权比例大于50%的报告所占比重具有绝对优势,100%的股权交易所占比重也达三分之二以上,说明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重组目标企业行业分类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作为目标企业上升速度较快,而采矿业、建筑业和餐饮业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购重组中绝大多数目标企业均为非上市企业,占有绝对优势;所有的422份样本资产评估报告中采用的价值类型均为市场价值;并购重组审核周期和实施周期长,效率低;业绩承诺所占比例较高,已经变成一种常态;资产评估报告最终评估结论采用收益法的所占比例为70%以上,是三种传统方法中比例最高的,其次是资产基础法,所占比例接近30%,最后是市场法,所占比例仅为1.18%;收益法评估中采用间接途径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收益期限大部分均为无限期;最终使用基础法的评估报告中制造业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采矿业;并购规模逐年增加,在研究期间内呈倍数增长;在采用资产基础法的样本中,采矿业及房地产业增值率最高,在采用收益法的样本中,除采矿业以外,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增值率最高。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现状的实证分析,本文重新界定了并购市场溢价,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不同因子和并购市场溢价的相关性来分析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因素对并购市场溢价是否存在影响。本文根据协同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计算并购重组实施前并购方和目标企业的市场价格之和与并购实施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格之和进行对比,将二者之间的差额界定为并购市场溢价。计算并购市场溢价需要搜集的数据包括:152个样本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案公告日的股票收盘价和方案公告日的股本情况、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中目标企业股权的交易价格、并购方以自有现金支付的数额以及并购重组方案实施日样本公司的股票收盘价和股本数据等等。另外,本文选取并购规模因子、行业因子及企业品质因子对并购市场溢价的影响做实证分析,其中并购规模因子数据来源于目标企业评估价值,行业因子来源于并购重组方案实施日的分行业指数与并购重组方案公告日的分行业指数的差额,企业品质因子数据来源是基于资产评估机构对于目标企业收益预期来计算的评估基准日后预期三年净利润的平均增长值。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并购规模因子、行业因子和企业品质因子和并购市场溢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95%的置信区间内,并购规模因子、行业因子和企业品质因子的t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这三个并购市场溢价的影响因子中,并购规模因子和企业品质因子的数据都来源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报告,因此这些企业价值评估因子对并购市场溢价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报告中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结果的准确度一定要进一步提升,为并购重组行为定价参与各方和公众投资者提供更合理的参考意见。基于本文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收益法的运用、业绩承诺事项、并购重组实施周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以及评估报告事项的披露方面。针对收益法中收益额的预测问题,本文搜集2012-2014我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报告中未来收益预测的数据,与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披露的目标企业对上市公司的收益贡献共194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偏离程度,证明了收益实际值与资产评估预测值相比具有较大的偏离,并建议评估人员在收益预测时应当考虑并购重组因素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同时建议资产评估行业应当建立完备的行业数据库,提高行业分析的专业水平。在折现率的测算方面,将其分解为债务成本率和股权成本率进行分析,对于存在缺乏统一标准、市场环境不完备的状况提出加强利率市场化、基础利率修正附加债务风险溢价、注意行业差异、降低主观判定等建议。针对业绩承诺主观性强影响评估人员对于企业价值的判断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允许业绩承诺出现区间值。二是建议监管层加强对于业绩承诺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业绩承诺没有达到规定的指标的补偿力度。另外,本文建议从审核周期入手,从监管层的角度提高审核的效率,缩短审核周期和并购实施周期,提高资产评估报告的使用效率。同时,本文还建议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企业价值评估的经验时,要了解我国与美国的评估环境的差异,包括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的关系差异、市场经济水平的差异以及上市制度的差异等,不能照搬经验,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摸索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的规律,对我国并购重组实务予以引导。在评估报告事项的披露方面,目前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报告没有自身的特色,本文建议在评估报告事项披露中应当重点披露以下事项,包括目标企业资本结构对评估价值的影响、期权事项问题、行业对标问题以及对于或有义务事项的处理。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基于监管层的视角即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2012-2014年审核通过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购重组项目的资产评估报告、交易报告书、上市公司公告、证监会公告及相关数据文件搜集七大类十三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价值评估现状的规律性特征进行全面研究。二是通过并购重组前后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价值变化从理论角度重新界定了并购市场溢价,同时选取规模因子、行业因子及企业品质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企业价值评估因素对并购市场溢价的影响。搜集的数据包括评估结果、评估报告中收益增长预测值、并购重组交易价格、并购方上市公司不同时间节点的股价和股本,所处行业的不同时间节点的指数等。三是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目前存在的问题的论述中,本文通过对194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并购重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中收益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离程度。收益预测值来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收益实际值来自并购重组实施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对于原目标企业收益贡献的说明。本文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一是目标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非上市企业,许多数据不能够直接公开获取,因此个别资料并不是特别完备。二是本文只对我国所占比例最高的最具代表性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并购重组类型企业价值评估进行了研究。三是囿于能力和数据所限,针对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不够全面。

夏易[10]2017年在《信息安全企业客户关系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客户关系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企业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经济等行为中,客户关系价值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客户关系价值评估的理论体系也尚未成型,但如何科学合理的量化这一资产,已成为资产评估理论和实务上的焦点问题。客户关系价值的测量不仅仅对客户关系资产的交易行为有借鉴作用,更会形象的展示出客户关系价值在公司众多资产价值中的比重,让企业意识到客户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作出加强客户管理的决策,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资产评估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客户关系价值评估的模型。本文选用收益法,通过对主要参数获取方式的改进,达到优化收益法的目的,使之更适用于客户关系价值的评估。收益期也即客户周期的预测采用了风险比例模型,而预期收益的预测则采用了改进的二分法模型。在利用收益法对客户关系价值进行评估时,文章还构建了剩余法对客户关系价值评估进行了检验,证明采用改进后的收益法模型参数的可行性,最后本文以一家信息安全公司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受限于客户信息的不完整性,本文未能直接对客户关系价值进行评估,而是计算客户价值,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客户关系价值从客户价值里间接的剥离出来。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客户关系作为企业日益重要的核心资产,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而目前客户信息记录的不完整性,会给客户关系评估带来阻力,因此本文提出做好客户信息的记录,并对客户关系价值评估体系进行完善的建议,此外,本文认为对有效客户识别的模型构建是未来客户关系价值评估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D]. 李少白. 华南理工大学. 2000

[2]. 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D]. 熊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3]. 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研究[D]. 卜步桥. 南京理工大学. 2008

[4]. 我国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及其科技资产评估研究[D]. 云涛. 天津大学. 2009

[5]. 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D]. 王敏芳. 湖南农业大学. 2006

[6].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实证研究[D]. 欧小武. 合肥工业大学. 2009

[7]. 我国旅游地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研究[D]. 迟静圆.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 我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风险问题研究[D]. 何亮亮.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9].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现状、影响及改进[D]. 张晓慧. 中央财经大学. 2016

[10]. 信息安全企业客户关系价值评估研究[D]. 夏易.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