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论文_陈凤霞 丁继芹

陈凤霞 丁继芹

鹤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鹤岗市 154101

摘 要: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实践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轻度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有影响,重症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近年来,受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对于儿童群体,其抵抗力弱,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症临床治疗中,如若不能彻底根除,极易反复发作。除临床治疗方法之外,有效的临床护理方式对根治呼吸系统疾病病症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院方还应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及护理

引 言:春季是儿童呼吸系统发病率较高的季节,由于儿童抵抗力低,再加上季节变换明显,儿童常有急性咳嗽、哮喘、发热等症状的产生,一旦不注意及时就医,对儿童的呼吸系统将会带来很大的隐患。儿科呼吸系统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及时就医、临床就诊以及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有效的临床治疗以及全面的科学临床护理方式相配合才能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带来全面的康复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采取同样的临床治疗方式,但临床护理手段有差异。对照组39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男21例,女18例,年龄4个月~6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9例,8例慢性咳嗽,1例哮喘,1例肺炎。观察组39例患儿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男20例,女19例,年龄3个半月~7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0例,6例慢性咳嗽,1例哮喘,2例肺炎。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

要为支气管炎患儿应用维生素B、维生素C,每天用药3次,每次各服用一片,如果患儿的病理表现为慢性与多发性的,还要服用维生素AB,每天用药2-3次,每次服用1片,可以应用复方新诺明,每日每千克体重20毫克分两次应用,如果有必要应用青霉素,要谨慎使用。非药物治疗措施为:嘱患儿家属让患儿少活动,要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在休息的时候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利于呼吸通畅,多让患儿喝水,增加营养。患儿要保持口腔清洁,在患儿有痰的时候要促进排痰,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在合适的数值,条件允许情况下,为患儿应用雾化治疗。并嘱患儿的家长,如果患儿发生剧烈咳嗽或者是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以防增加危险因素,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2.2 急性喉炎的治疗措施

通常小儿急性喉炎的高发年龄段在6个月-3岁,是以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的急性炎症,导致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病毒与细菌感染,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出现,有些患儿可能会引发急性传染病,对患儿进行诊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情况:支气管异物、喉白喉、喉痉挛。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解除喉阻塞症状,在发病的早期,就要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与激素进行治疗,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消除水肿、减轻喉阻塞症状,为患儿使用激素,主要激素有强有松、甲强龙,还可以为患儿选择地塞米松、氧化可的松等。病情需要可以给患儿实施激素雾化吸入治疗,给予盐水2毫升+病毒唑0.1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雾化吸入,功效是减轻喉头水肿,改善患儿的异常呼吸症状。要对患儿加强支持疗法,补充营养,平衡电解质。另外,要加强对患儿的基础护理,给患儿提供更加优质与便捷的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更加人性化,不断提升患儿的舒适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2.3 儿童哮喘的肺炎治疗措施

要明确患儿产生哮喘的主要原因,减少对其认识的误区,采取饮食疗法和医学治疗病情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例如:嘱患儿的家长可以取豆腐、麦芽、生萝卜汁各适量将其混合煮开,然后将其分为两份,给患儿服用,早晚两次应用即可。并且可以配合一些治疗哮喘的药物使用,医生在为患儿应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护士要经常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且教给他们一些护理的技巧与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家属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如果患儿患上了肺炎,必须要做好保暖措施,多喝水,饮食注意要清淡、营养充分,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严格按医嘱用药,增加患儿家属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视度,禁止擅自减量用药或者是增加剂量用药,更加不要擅自停药,要按照正确的方式给药。给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例如:给患儿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环境舒适、温馨,减少噪音,必要时提供氧气。肺炎的患儿最好与其他的病种分开护理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要确保患儿的呼吸畅通,需要时吸氧。

1.3 观察指标

从两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维度出发,在患儿接受治疗一星期后,了解其恢复情况。设定三个观察指标,即痊愈、好转、未愈。痊愈是指患儿的患病症状完全消失,通过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好转是指患儿的患病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有明显好转迹象,如咳嗽症状减轻等。未愈是指患儿病症未有效缓解,甚至出现排斥治疗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患儿接受临床治疗一星期后,对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由表1可知,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均较高,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儿痊愈率74.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痊愈率46.15%。可见,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更佳。

3 讨论

就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的特点。由于患病群体比较特殊,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为彻底根除患儿呼吸系统疾病而努力,以避免患儿受病情反复发作的痛苦影响。在本文研究中,对78例患儿采用同样的临床治疗方式和不同的护理服务,其中对照组39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其护理效果略低于观察组个性化护理服务的39例患儿的护理效果。由此可见,基于当前医学临床实践中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看,院方应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鼓励其善用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给予患儿以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增强护理效率和提高患儿呼吸系统疾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丁丽嫦.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01):90-92.

[2]刘军慧.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89-90.

[3]杨振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03):95-96.

[4]王艳侠.分析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18):67-68.

[5]魏堃.关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117-118.

[6]姚尧.浅谈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211.

[7]陈娟.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外医疗,2013,32(32):135-136.

论文作者:陈凤霞 丁继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简析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论文_陈凤霞 丁继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