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工程预算课程的理论教学思考论文_张翠竹

关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工程预算课程的理论教学思考论文_张翠竹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湘潭 411101

摘要:工程预算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取代理论知识学习,在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大环境下,本文主要阐述了适合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方法,以弥补实践教学中理论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预算;理论教学

Abstract:Engineering budget cours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link cannot replace theory knowledge lear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suitable for architectural and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compensate for the learning theory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problems.

Keywords:Architectural interior design, engineering budget, theoretical teaching

工程预算课程是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工程项目教学法实现,这种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对于理论学习,“项目法”教学很难完全承担理论教学,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但对于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理论知识,项目教学法略显无能为力,同时大量的新理论知识在项目中学习,使工程项目的实践性教学效果得不到最大化的提升,工程项目教学法的价值得不要最大化的体现。无论从课堂的教学时间、工作过程的连贯性等各个方面均体现了单纯的项目教学法无法满足理论学习的要求,因此,对于工程预算课程来说,除了采用项目教学法用于实践性教学外,还应采取针对性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互补。

工程预算课程的理论知识带有着很强的政策性,主要体现在大部分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性条文,其核心知识均是政策性很强的内容,它与数学、物理等理论性课程不同,不具有明确的逻辑推理性,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枯燥,纯粹的理论教学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建筑室内设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造价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涉及较少,特别是很多建筑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是美术特长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与赏欣悦目的图片接触,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欣赏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图片或动感的视频,对于“白纸黑字”的教学内容普遍缺乏耐心去学习,更加难以接受稍微用脑去思考的计算项目,对很多理论概念理解困难。对课程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只要会操作软件就足够,理论知识并不重要,甚至认为该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因此,对于如何做好理论性教学是整个工程预算教学的难点。

1.正确认识工程预算在专业体系中的作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工程预算是工程施工、造价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体现了艺术与工程的交融。学生需要在读懂图纸的基础上理解设计师的思想,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工程实施中去;课程教学内容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在教学内容中糅合了识图、构造、材料、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造价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也为就业开辟了另一条途径。

2.划分理论学习小组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通过实践又能提升对理论的理解。因此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与老师的交流,对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使理论知识更容易被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合理的划分理论学习小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学习和讨论的环境的前提。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中,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应注意组员的合理搭配,专业较扎实的学生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帮扶。一般以3~5人一小组为宜,设置小组组长,由小组长对老师布置的理论学习任务在组员中进行分配,督促组员学习。由基础好的带动基础差的,让每一个同学参与其中。同时作为教师,也应明确理论学习的方法和步骤,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也更容易上手。

3.将讲台交给学生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由教师在讲台上讲解,通过向学生课堂提问、布置课堂作业等方式形成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形成互动。但这种被动学习理论的方式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高职学生。

如何讲授理论知识是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枯燥又难以理解,其效果不得而知。若在工程项目操作过程中去讲授理论,其理论教学内容零散,不呈体系,学生很难系统的理解。为了解决以上两种方式的弊端,可以将一部分课时作为“课堂汇报”课。根据教师在课前所布置的理论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将课前预习所获得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制的PPT进行课堂汇报,与教师及全班同学分享。这种方式应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布置的理论学习任务为主线,通过团队完成理论学习任务,并且制作课堂汇报材料,将讲台交给学生,由团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汇报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和修正有误的表达和信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授课,课堂由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转变为“学生讲解、学生听课、教师补充”的新型课堂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一定的帮助。

4.积极开展课堂辩论

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需要在不断的交流总结中得以升华。当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应用和理解之后,除了采取小组讨论方法外,还可以采取组与组之间的辩论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在实际工程的竣工结算、审计的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容易引起争议,可以将这些实际工程的争论点做为辩论课题。明确各小组所处的立场,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理论依据。组与组之间的辩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课后自学的积极性。

5.完善评价标准

合理完美的评价标准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各个小组对理论学习的完成情况以及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课堂讲解和辩论得以体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考查Ppt制作情况,做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制作PPT展示文稿是一项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稿书写能力、思维组织能力以及审美意识;

2)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回答情况,主要是考核小组成员在完成工程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对专业问题的理解深度,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3)课堂讲解以及辩论时是否脱稿、声音是否哄亮,培养学生大方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组员补充情况,小组代表在课堂讲解以及辩论时,有不完善或者表达不当的地方,其它小组成员可以积极进行补充和修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评价方式,提升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6.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

丰富优质的网络资源是学生做好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的保障,因此,对教师来说,除了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气氛,还应该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教师应建立自已的网络资源平台,上传课程的相关资料,如:微课视频、工程案例、教学课件等资源。

结语: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任何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理论的学习,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行业,都只成停留在专业操作能手的层面上,很难往前迈进,成为行业的先锋。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的学习。对于枯燥的理论,可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黄山,鲍学英.建筑工程概预算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01).72-73.

【2】徐桂兰.分析中职《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教学现状及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4(05).128-129.

【3】吴莉娜,孔惠.环境工程设计与概预算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5).55-56

论文作者:张翠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工程预算课程的理论教学思考论文_张翠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