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论文_李旭艳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611530

【摘 要】目的:探究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影响。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治疗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30例依据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开展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骨折愈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治疗配合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可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改善了预后,值得采用。

【关键词】骨折治疗;运动康复一体化;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urative effect. 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of 55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studied,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25 cases by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fter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on the basis of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security rating to carry ou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observ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7%,the control group was 84.0%,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he experimental fracture healing rate was 93.3%,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the fracture treatment wit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ports rehabilitation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mproved the prognosis,is worth using.

下肢骨折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多见,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外伤损伤、骨质疏松等病理变化促使骨折发生率逐年攀升。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尽早依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运动康复措施,对疾病尽快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意义。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常规骨折治疗配合运动康复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均经临床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排除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恶性肿瘤及受病理性骨折影响的患者。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组25例,实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67岁,平均年龄(63.5±2.8)岁,骨折按AO分型,A1型7例,A2型11例,A3型12例;按照《骨折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评分,0~40分5例,40~70分8例,71~100分17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59.5±2.7)岁,AO分型,A1型3例,A2型11例,A3型11例,0~40分6例,40~70分8例,71~100分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型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骨折常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为皮牵引或者股骨髁上牵引术;依据患者耐受程度与病情可选择近端髓内钉(PFNA)、髋螺钉(DHS)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抗感染、积极预防并发症。

1.2.2运动康复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依据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开展康复训练。(1)评分为0~40分患者需要预防再次骨折及固定物松动、断裂风险,将负重练习时间延长,开展相关组织收缩练习,肌力恢复后进行抬腿练习与关节练习。(2)评分40~70分的患者术后可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上收缩练习,每日30次,每次40min,首次可轻度练习,逐日增加练习强度,1周后进行直抬腿练习,每日50次,每次10s,左右腿交替练习[1-2]。(3)评分71~100分患者术后直接进行康复训练,将练习力度加大,肌肉收缩练习增加至每日500次,1周后疼痛减轻进行抬腿练习,方法同上,依然增加练习次数与强度,同时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数据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 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骨折愈合率比较(例,%)

3讨论

骨折康复治疗需要将“早运动,晚负重”作为治疗原则[3-4],康复阶段实施简单的运动指导不仅使骨折愈合慢、关节恢复时间延长,更容易诱发再次骨折,影响预后。由此,术后依据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开展康复训练更为安全、有效,通过科学、合理的、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满足了患者机体适应能力,避免骨折再次发生,使骨折端组织愈合更快,关节活动恢复时间缩短。有研究显示[5],运动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胃排空,增加胆汁合成与分泌能力,可使患者尽早排便、排气,减少消化道症状。此外,下肢骨折患者初期治疗阶段需卧床休息,也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对骨折周边肌肉组织造成二次损伤。卧床期间需要做好关节护理,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四肢,预防褥疮与下肢静脉血栓,有利于尽早将肌肉活动能力恢复,消除血肿,使血液循环改善。此外,加强营养补充,多摄取优质蛋白,多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有利于骨折尽快愈合。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依据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开展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骨折愈合,缩短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改善了预后,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临床采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谷小亚,赵二勤,陈笑晔,程娟.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4,35:12-14.

[2]杨淞.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01:56-57.

[3]马焕林.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分析[J]. 医学综述,2014,02:366-368.

[4]钟巧艺,陈思颖,赵洁莲,区海云,何惠兰. 综合康复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1,06:12-13+24.

[5]谢宝辉,肖斌,谢珊珊,刘白云.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结合中药处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03:411-412.

论文作者:李旭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论文_李旭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