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设计研究论文_敖平涛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设计研究论文_敖平涛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冷集镇中心学校 441703

摘 要:恰当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根据教材指定的口语交际内容,制定符合班情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计划,让不同交流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学到交际技巧、提高交流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设计研究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人与人的交流日益加深,交流能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济发展水平同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口语交际。新课标为适应历史发展潮流,将口语交际教学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但是学校及教师对口语交际明显没有具体落到实处,口语交际的设计还需要多方研究。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听与说在日常交流中的占比很大,而倾听与诉说正是口语交际最直观的表现。具有启蒙作用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在小学课堂没有养成良好交际能力的学生成年后更难融入社会。我国小学语文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始于1904年,“口语交际”概念于2000年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被正式提出。分学段教学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被确定,同时提出了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听说”教学思路,现阶段口语交际教学参考资料有限,导致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恰当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根据教材指定的口语交际内容,制定符合班情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计划,让不同交流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学到交际技巧,不断提高口语交流能力。

二、目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标设计不明确。2011版课标虽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提出了目标,但由于教师个体理解差异,往往存在对目标理解上的模糊,造成教师在备课时以概念和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标的笼统设计往往导致于话题内容缺乏相应的指导,设计脱离生活实际,无法在具体话题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无法完成教学设计的目标。

2.口语课堂缺乏趣味性。用互动的过程形容口语交际再恰当不过,这就涉及到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变化。但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往往出现死扣教材的情况,学生无法从生活经验中找到话题,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授课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不喜欢参与到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如此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交际心理状况。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恐惧、对于不熟悉的角色扮演所带来的紧张都可能导致教学计划不能顺利进行。

3.教学评价机制待完善。由于现阶段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还是基于考试成绩,强调学生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不是独立教授口语交际。学校没有制定具体的课堂评价标准,老师也就没有具体的对学生口语课的评价标准,注重口语交际的教师也往往因为评价标准不完善、不具体而无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三、提高口语交际的几点意见

1.制定明确全面的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尽相同,老师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前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目前口语水平以及交际理解程度。同时,教学目标应清晰全面、明确、具体实用,应按照一定的层次来设计教学目标,太过抽象或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2.创设趣味课堂。我们都知道活跃的学生往往有更多发言机会,而不善于交流交际的学生拥有较少的发言机会。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话题讨论,都有机会表达意见。这个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就显得很有必要,结合课本上的故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至于游戏的设计可以分小组游戏,也可以有少量全体学生参与的游戏。

3.注重口语交际考查。(1)引入多元化评价。针对传统考查机制中存在的过度倚重教师评价进而造成评价的方式较单一等问题,这种评价往往不全面,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口语交际教学评价设计要引入多元评价,调动学生评价的主动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继续重视教师在点评上的基础作用,学生分时段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同时引入家长评价。(2)分学段、分阶段评价。2011年课标给出了评价建议,因为不同学段对口语交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评价也应分学段进行。基于个体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尽相同,授课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不应仅限于对一个口语交际主题、一堂课的评价,还应拓展到一个学期、一个学段中。(3)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表现进行评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以激励为主,评分评比为辅。由于口语交际的评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表达与交流上,表达的过程也就尤为重要。

课程标准(2011)虽然明确了课程基本理念,赋予了小学口语交际新内涵,针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分学段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但是标准与课堂教学的合理衔接还需要具体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最大化利用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靳建 石义堂 现代语文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

[2]李昊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设计研究[G].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熊开明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敖平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设计研究论文_敖平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