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优化措施的探讨论文_谢云辉

建筑施工技术优化措施的探讨论文_谢云辉

珠海市华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属于基础管理工作,通过合理优化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施工速度,并且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减少相应的建造成本。如今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并且保持着扩张的趋势,所以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不断的出现,所以必须通过合理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来尽可能的提升自身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优化措施;探究;

前言:从许多实际施工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工程项目的相关施工管理目标需要涉及到施工成本控制、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完成要求。本文探究了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有效措施。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概括

这里所说的建筑公司技术管理,一方面包括安全技术、技术较低、编制施组、图纸会审、技术培训等,还包括档案管理、管理制度和“四新”技术的应用开发等。相关的内容可以分成内业和外页两种,业主指的是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基础作业工序,比如:根据实际施工技术标准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规范,进而开展对施工人员的我培训,同时把这些指导书和作业规范全部归档保存,存档相关培训记录。外业指的是施工相关的技术准备,还有建筑工程相关的技术实施方案,及时的更新相关建筑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工程施工技术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一)建筑施工制度体系问题

当前建筑企业的水平各不相同,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落实工程施工的具体国家标准,行业要求和地方标准规范,没有完善施工相关的责任制度和监管部门管理组织机构。在工程人员的配置上,没有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岗位的衔接,没有落实相应的岗位责任,所以出现了一个流程或者工序没有人负责或者多人负责的情况。一些施工单位甚至无视《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没有制定相关的施工制度体系,或者其制度体系缺陷较多,流于形式,根据这种制度体系的要求来做也无法达到项目的实际需求。许多单位并没有对一线员工的必要技术培训,而且缺乏工程施工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所以出现了安全技术交底不符合规定,无视安全施工,随意违规操作的问题。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问题

当前建筑企业的水平和规模各不相同,同时各个企业之间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也有差别,所以在建筑行业内容部难以实施一种通用的规范,但是如果不采取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一个复杂的工程就难以保证具备合格的技术管理能力。在总分包的现行体制下,所谓的施工技术管理指的是建筑工程总分包单位的技术管理,总分包单位需要凭借分包合同和分包建筑单位进行技术管理对接,但是这种对接的难度较高,所以会影响到分包单位的相关设施。比如,难以根据预定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原材料的堆砌、存放、采购,所以会导致工期被延误,并且给工程带来经济损失,提升施工管理成本,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接纰漏频出[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一)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监督

想要让施工单位更好的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就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监督,进而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具体包括两方面:首先,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不管是什么岗位或者部门,都需要落实必要的奖惩制度,并且明确个人和部门的相关岗位职责,奖励单位里表现优秀的员工,合理的惩罚单位中违反相关操作规定的员工,避免出现责任没有落实或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工程的项目总承包商需要成立必要的监管部门,并且实时的跟进项目进度情况,对于发现的潜在施工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和解决,明确问题责任,确保工程的施工的顺利进行[2]。

(二)优化当前的施工制度管理体系

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以及实际施工阶段都需要合理优化管理。对于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对相关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察,评估项目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且确定最合理的资料配置比例,根据实际标准规范中对施工材料数量和型号的要求进行材料的采购。如果需要材料新型材料,需要首先应用专业技术手段来检测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施工人员的配置,需要明确管理人员、质量检测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合理的未配置相关人员,并且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联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职责不明确或者工作矛盾问题[3]。在实际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比如施工区域划分、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水电的供应等。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始终在施工一线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确保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为了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需要落实施工管理人员考核制度,避免离岗、串岗等负面问题的出现,确保工程管理人员能够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优化工程技术文件的管理

1、变更管理。建筑施工中难免会出变更,这关系到建筑工程能否如期完成。建筑工的变更需要充分考虑到对工程利润的影响和对相关方利润的损害以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需要确保变更设计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图纸的轴线、标高、坐标和尺寸都需要是准确的。确保相连的设计图纸之间没有矛盾,并且前后一直。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都没有问题,主体部位的结构和纹理设计需要符合规定[4]。

2、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建筑工程文件主要以视频、音频、图纸、材料等形式保存,其中需要记录项目建中的检查、管理、监督、维修、抢修等记录。这些文档能够真实的反映物理层面的建设项目。在实际工作中,数据收集是最大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资料的转移和试卷,需要确保试纸的规整,同时,在转移工作中,确保信息内容前后一致。确保对项目增减的记录没有遗漏,认真检查相关实验数据,数据的填写需要做到合规、准确[5]。

(四)优化当前的施工管理体系

许多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施工企业需要充分优化相关施工管理体系,并且全面考虑分包商和总包商的建筑实力,进而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制定高效、可行、科学的管理目标,并且邀请相关分包商的管理人员加入到管理体系的建立中,把施工管理系统落实到每一级的分包商中,而不是仅仅依靠施工合同来规范每个分包商的行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配置专人去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并且实施在工程分包后,转换技术管理职责。确保相应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各级施工企业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加强个施工部门的协调和人员分配,重视对相关人员的为培训,扩充管理人员储备,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结论:综上,通过各项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当前的企业施工管理十分必要,当前现代化建设工程的要求交稿,企业为了立足于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必须提升自身技术管理系统的优势,并且加强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训,从而促进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鑫.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 技术与市场. 2012(02):51-52.

[2] 高晓春. 浅析如何进一步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J]. 科技资讯. 2012(02):34-35.

[3] 杨尚勇.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11):25-26.

[4] 孟桂云,鲁辉. 浅析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的构建[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07):74-75.

[5] 刘宏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 科技风. 2010(21):63-64.

论文作者:谢云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优化措施的探讨论文_谢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