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民族的矛盾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民族的矛盾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家民族的矛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化与论文,矛盾论文,民族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当全球经济发展走向世界一体化的时候,同时又相对地出现各个地域性的经济集团。而在这些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又不断发生,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安定团结和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另方面是国家民族矛盾冲突的不断发生,如何正确看待这种互相矛盾的情况,解决好国家民族之间的发展关系,从而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于一体化,这既是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也是社会政治发展变革的结果。早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经济的出现,随着商品的交换和资本的输出,市场经济就冲破了国家民族的界限,把不同的有关国家民族联系起来。问题是这种经济发展联系,不是建立在国家民族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而是殖根于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和宗主国与附属国的侵略压迫和掠夺剥削的关系。同时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也还远没有达到世界一体化的程度,而主要是在列强瓜分势力范围内的双向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社会主义的胜利超越了苏联一个国家,形成了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然而他们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自身体制封闭和僵化的制约,影响了经济发展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二是亚非拉原来被压迫剥削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摆脱帝国主义宗主国的统治,取得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努力发展本国家的民族经济,但经济上仍然摆脱不了原来殖民主义国家的影响,他们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制约。三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属于战后的经济恢复,即使美国对欧洲实行的马歇尔计划,也仅仅出于帮助这些国家恢复经济以便遏制苏东社会主义的扩展,而不是经济向世界范围纵深发展的结果。

经过战后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到了80年代世界形势起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不但急需扩展国际市场,而且随着资本的流通大举向国外投资,纷纷组建各种跨国公司,使生产从国内分工走向国际分工,从一架大的飞机到小小的收录机由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不同零部件配置组装而成,从而使这些国家在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方面原苏东国家政治上的剧变,导致经济上的转型,实行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千方百计寻找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科技的帮助,在国内办起了各种外资企业和合资公司,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纳入了国际的一体化。即使现在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改变了原来的封闭和僵化状态,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至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世界两极对峙和冷战时期的结束,也自然改变了他们过去依附一定集团经济的情况,而当他们迎头努力赶上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脉络已经申展到他们的国家,把他们的国家卷入了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此外,世界经济发展之所以趋向一体化,还因为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发达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现代化的多媒体传递信息手段等条件,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促进了世界总体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世界经济一体化,既是当今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结果,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而随着生产国际化、流通高速化和销售规模化的出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使每年国际贸易总额达几万亿美元之多,使各个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各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如果做到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极其有利的。然而这个有利的进步的发展趋势,不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平等互利和相互帮助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不同国家社会制度和不平等条件竞争的基础上。同时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国际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又总是同政治上的斗争和国家安全等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为了适应和迎接这种斗争的需要,即使象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深感力不从心,单靠自己的力量孤军作战不行;至于其他国家面对着霸权主义的威胁和国际市场的无情竞争,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求生存求发展,不借助于外力更是不行的。所以像欧洲共同体、东南亚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等这些地区经济组织的出现,正是适应上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按照常理说,这些地区经济集团所以建立起来,是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共同的目的追求,在内部应是一致的和对外应是共同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集团也是建立在不同的国家基础之上。而各个国家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利益又不是完全一样,特别是各个国家的政治目标和安全战略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对待某些问题上可能是一致的,在对待另一些问题上又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既可能是政治为经济利益服务,也可能是经济利益服从政治需要。例如美国通过的“赫尔姆斯——伯顿法”,要制裁伊朗、利比亚和古巴,而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伙伴的墨西哥和加拿大则坚决反对。这不仅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而且说明了美国企图把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服从它自己的政治需要,在对外竞争上也是不一致的。

区域经济集团的崛起,如果是由于经济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区域经济中心,这应是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的。但是这些经济集团仍然是以各个国家为基础,而各个国家又都是把本国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总是把经济和政治结合在一起,那么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走向,就不可能是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相反,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这些区域经济集团在各国利益一致多于矛盾的情况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驱 动这些集团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壮大这些集团的力量。但这仅仅是使这些集团起了经济竞争壁垒的作用,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区域性的更大不平衡。由此可见区域经济集团的出现虽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中的必然产物,但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向是相悖的。

当然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建立的基础和条件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如由一些过去曾经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压迫剥削过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不但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而且又面临着共同的现实问题,这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民族独立;反对经济上的不平等竞争,主张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本国家本地区的经济。因此现阶段这种区域经济集团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的,应该值得肯定和支持。相反由某些发达国家组织起来的经济集团,它们都有老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质上又是相互勾结起来,企图走老路,独霸世界经济,瓜分势力范围。因此这种经济集团的出现,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

由此可见,对于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集团组织,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它们的共性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对它们的功能和作用要作具体分析,才能做到正确对待。

在世界两极对峙的冷战时期,也有各种集团组织的出现,但主要是以意识形态为依附,多数出于安全战略为目的的军事组织。现在转入和平与发展时期,主要是以发展经济竞争为中心,多数集团是属于经济组织性质。但由于当今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以发展经济竞争为中心,各个国家都力图利用和平与发展时期这个新机遇发展自己,因此虽然组建起各种跨国经济集团组织,但仍然是以发展国家民族利益为主轴,而不是把集团利益放在第一位。

由于每个国家都把发展自己的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为了发展自己就必须突出国家民族的特点,发扬本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国家民族凝聚力,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壮大自己的抗争能力,因此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是不可避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前国家民族对立和冲突频繁,造成某些地区动荡不安之所在。从而也影响着这些地区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制约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面对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有的国家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机器,不但在经济集团内部以强欺弱,力图加以控制和利用,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而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动辄对其他国家实行经济制裁,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以武力大打出手,力图达到独霸世界的目的。这理所当然要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抗和斗争,以便维护自己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以强力手段推行的世界霸权主义,并不是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的产物,而是逆世界经济一体发展潮流的反动,只有坚决反对世界霸权主义,才能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扫清障碍。

为了反对霸权主义以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发展自己,在今天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利用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作为国家民族的抗争力量,是当前斗争中的一个新内容新特点。因为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有广泛的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不但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国家民族的凝聚力,而且也是人们作为抵抗外来思想文化侵略和渗透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例如亚洲的有关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以国家传统和东方文化,坚决抵制西方的价值观和反对西化。在中东地区有些国家以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为纽带,反抗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扩张主义,反对美国的强权政治和文化侵略。在波黑地区的穆、克、塞族的不和,也带有宗教的色彩。其实,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不排除思想信仰的不同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存在,相反只有在各个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得到了充分自由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具有本地区优势和各个国家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现在以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作为抗争力的出现,只不过是现阶段政治经济斗争的反映,而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之所需。因此必须尊重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应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国人民有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反对政治经济上的霸权主义和思想文化上的沙文主义,特别是坚决反对某些国家利用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进行挑拨离间和破坏团结,以图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罪恶行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为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发展自己,相互争夺领土是当前国家民族矛盾冲突的新热点。本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要求各个国家民族团结一致相适应。但是现在仍然是以国家民族发展为前提,而领土不仅是维护国家民族领土完整的主权尊严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有些地方是战略要地,或是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领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些是历史上国家民族的疆界没有划定下来,这就需要通过平等协商,采取互利互让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有些本来不是领土归属问题,但仍有争执,这就需要和平协商,求同存异,甚至可以采取共同开发和共同利用的办法来解决;有些不是什么领土争端问题,而纯粹是觊觎别人领土,企图染指占为己有,甚至为了自己的战略需要,不惜进行分裂其他国家民族的罪恶勾当,对此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以便维护自己的国家民族领土完整的主权尊严。总之,只有解决好领土的争端,才能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共同发展繁荣,从而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早在本世纪初,列宁就看到了世界发展出现的两个相互矛盾的不同趋势,并认为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和实现社会主义,才能使这两个发展趋势统一起来。列宁的这个理论,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这种情况,是很有帮助的。由于世界发展两个趋势的统一,是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需要我们作具体的分析研究,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看待,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审稿 赵家旺〕

标签:;  ;  ;  ;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民族的矛盾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