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胡坚[1]2003年在《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背景 端粒酶(telomerase)是RNA依赖的一种特殊的DNA多聚酶,为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它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TEL)并添加至染色体末端,以补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末端的缩短,使端粒延长,端粒功能得以恢复。1989年研究者从宫颈细胞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认为端粒酶与肿瘤有关。自此,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一个最热门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各种体外培养的永生细胞均具有端粒酶活性,端粒酶的激活可能是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永生性)的共同途径(即端粒酶学说),而端粒酶本身也可能是各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共同标记分子。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细胞衰老和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都具相关性,端粒酶几乎在各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是目前已知的最具广谱和肿瘤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其活性在各种恶性肿瘤表达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而正常细胞缺乏这种酶活性,因此,端粒酶在各种恶性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中越来越引人注目。 肺癌是临床恶性程度和发病率均较高的肿瘤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已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尽管人们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采用创伤小、简捷的检测方法辅助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显得尤其重要。 浙江人学颀卜论义本研究采用高敏感度的检测端粒酶活性方法,即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elomerase Repeat Ampllflcation Prorocol,TRAP),PCR产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对端粒酶活性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旨在研究血液端粒酶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关性,进一步证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端粒酶活性表达的阳性率,探讨NSCLC不同病理分类(鳞癌、腺癌)及不同临床分期情况下的血液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通过测定有无端粒酶激活及其活性高低的手段以辅助NSCLC的早期诊断和对预后的推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端粒酶与NSCLC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二、材料与方法 肺癌组共 38例,男性 25例,女性 13例,平均年龄 57.6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 NSCLC,其中鳞癌 15例,腺癌 ZI例,腺鳞癌 2例。临床分期I-11期 24例(63.16%),Ill。-Ill;期 14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肺部良性疾病手术患者(25例)。NSCLC组与对照组均于手术前 3天、术中标本切除时、术后第 3天抽取外周血 2ml,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门 RePeatAmplification Prorocol,TRAP)扩增,习 PCR扩增产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端粒酶活性进行定性判断及相对定量测定。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完成,血液端粒酶阳性率比较采用X’检验,血液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分析经过均数+1的常用对数转换达到方差齐性,用X士SD表示,多个样本的比较用one-Way-ANOVA进行方差分析。叁、结果1、血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NSCLC患者术6U、术中、术后外周血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44.74%(17/38)、76.32%(29/38)、36.84(14/38),与对照组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1)。NSCLC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外周血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之间比较的结果表明,术中比术前及术后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of);术后与术前相比阳性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液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结果: 门)术前、术中、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比术前、术后明显增高(P<0.of),而术iiJ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不同临床分期NSCLC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Ill^-Ille期术后血液端粒酶活 -3- 浙江人学贩!:论义性比Ill期明显增高叩狈.of),而*厂Ill;;期术前及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与I{ I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肺腺癌、肺鳞癌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肺腺癌术中及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术前明显增高(k0.01,k0.05),但术中与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比术前及术后明显增高(P<0.of),而术前及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不同病理类型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术后肺腺癌血液端粒酶活性与鳞癌比较明显增高(P<0.01),而术前、术中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结论1、血液端粒酶活性的定性检测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2、111^-11 In期 NSCLC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 I叁 I期明显增高,提示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预后、监测微转移的指标之一。3、肺腺癌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鳞癌明显增高,可能是肺腺癌易于发生血行微转移的证据之一。4、肺癌手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

毕经旺[2]2010年在《“肺复康”调控PI3K/Akt/mTOR通路和端粒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肺复康”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探讨“肺复康”对小鼠Lewis肺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端粒酶表达和活性的影响,观察其对小鼠化疗增效减毒的效果。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针对临床上证型为气阴两虚和阴虚内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给予“肺复康”联合化疗或单纯化疗,观察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观察客观有效率和毒性反应的不同及人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复制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其分为中药大中小3个剂量组、联合组、化疗组和荷瘤对照组共6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分析、Western blot、逆转录PCR (RT-PCR)、活性光密度酶联免疫测定(TRAP-ELISA)等方法,对Lewis肺癌小鼠的外周血象、淋巴细胞亚群,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PI3K、Akt、mTOR叁个信号分子的表达分布特征和表达量,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及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肺复康”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客观有效率,减轻骨髓和胃肠道毒性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肺复康”治疗Lewis肺癌小鼠,具有显着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改善了荷瘤小鼠的生存状态,保护了化疗药物对骨髓和免疫功能的破坏,有效地下调了Lewis肺癌组织中PI3K/Akt/mTOR通路中叁个信号蛋白的表达,有效地下调了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及降低了端粒酶活性。结论:“肺复康”联合化疗具有增效解毒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mTOR通路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表达及活性而实现的。

胡坚, 李任远, 倪一鸣[3]2004年在《血液端粒酶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rocol,TRA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对端粒酶活性进行相对定量,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病理分类(如鳞癌、腺癌)及临床分期情况下的血液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王伏霞[4]2014年在《TERT rs2736100T/G上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IL-6水平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肿瘤相关性死亡率的首位,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吸烟是公认的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然而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被认为是肺癌发病的最终原因。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简称TERT)在维护端粒酶的稳定性及防治正常细胞的恶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期的十几年里,大量的研究证明TERT除了可以延长端粒酶的长度外,其他多项生物学功能均被证明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例如: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信号的传导及细胞周期的调控,保护线粒体和mtDNA,抑制细胞凋亡以及调制DNA的损伤反应。最近的一项报道称TERT可以调节IL-6的表达,而IL-6是参与肺癌发生的重要的细胞因子。我们设计此研究探讨TERTrs2736100T/G与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TERTrs2736100T/G对血清IL-6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清I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样本本研究收集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收住院的1552例患者,且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性别、年龄及疾病分期的限制,但同时患有其它肿瘤的患者除外。1605例健康对照是与肺癌患者同期在该院做检查的健康人群,既往无肿瘤史、癌前病变史,家族中无肺癌病史。为排除种族对该研究的影响,两组研究对象均为在山东生活≥15年的常住汉族居民。方法我们采用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的方法进行多态性位点rs2736100T/G的基因分型检测,采用Primer Express软件进行引物设计。血清水平的IL-6及IL-2通过ELISA方法,严格遵循使用手册操作检测。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使用x2方检验,若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多态性位点rs2736100T/G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在叁种不同的遗传模式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等位基因模型)分析rs2736100T/G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临床相关数据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血清水平的IL-6的对比采用t检验。若p<0.05表示统计学有显着性意义。结果1.TERTrs2736100T/G与NSCLC的相关性:rs2736100基因型TG和GG在病例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高。(OR=1.18;95%CI,1.01-1.39; p=0.040and OR=1.46;95%CI,1.19-1.78; P<0.001),这些表明rs2736100T/G可增加汉族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我们进一步分析了rs2736100T/G在不同临床特征病例中的分布特点,rs2736100T/G在吸烟与非吸烟人群中无显着性差异,但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同时等位基因GG的频率在腺癌和鳞癌分布中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差异。2.TERTrs2736100T/G对血清IL-6的影响:我们在不同基因型的30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检测了IL-6的表达,其中携带每个基因型的健康对照各100例。数据表明携带GG基因型的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IL-6的表达比携带TT基因型或TG基因型均高(GG:3.4±0.9pg/ml; TT:1.2±0.4pg/ml; TG:1.3±1.0pg/ml)。IL-6表达水平在携带TT基因型及TG基因型的健康携带者中无显着性差异。同时我们检测了IL-2的表达作为对照。结果IL-2的表达在rs2736100各个基因型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我们进一步在不同基因型的病例组中检测了血清IL-6的表达,发现携带GG基因型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较携带TT或TG基因型患者高。3.血清I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分析血清水平IL-6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遗传相关性,发现病例组人群中IL-6的水平普遍高较对照组人群高,但是血清IL-6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II-IV)中较早期患者(I-II)表达高。4.TERTrs2736100GG对肺腺癌患者血清IL-6的影响:携带基因型GG的肺腺癌患者血清IL-6的表达量是携带携带此基因型肺鳞癌患者的2.3倍,并且血清IL-6的表达水平在携带基因型TG和基因型TT的肺腺癌和鳞癌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 rs2736100T/G可以增加中国汉族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这种关联性在女性、肺腺癌患者中更明显;携带GG基因型比携带TT基因型或TG基因型的健康及患者的IL-6的表达水平均高,但在TT基因型及TG基因型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在病例组人群普遍高较对照组人群高;血清IL-6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II-IV)中较早期患者(I-II)表达高,但是在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任鹏飞[5]2014年在《TUSC-3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癌症(Cancer),是恶性肿瘤的一类,因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控而引起的一类疾病的统称。肺癌(Lung cancer),又称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或肺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的统称。肿瘤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肺癌已经成为了人类因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近几年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在我国,肺癌患者的数量超过了肝癌,已成为了恶性肿瘤导致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占全部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病例数的1/4左右,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快速上升。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是不受限制、无止境的克隆性生长及增殖,使寄主体内的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还会压迫、侵蚀重要脏器使其功能受损或丧失,最终导致寄主也就是人类的死亡。到了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治疗过程并发症较多,且中晚期的恶性肿瘤远期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多阶段的复杂演变过程,在这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遗传学及生理学的改变,如细胞水平的改变、分子水平的改变等。常见的分子水平的改变有:部分基因的突变导致的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和控制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失调等。1991年,Liotta领导的科研团队提出了恶性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学说,认为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层面的研究发现,可以将癌细胞的转移过程分为叁个阶段:首先,细胞的粘附力下降:肿瘤组织内癌细胞之间的粘附力下降和癌细胞与细胞外间质之间的粘附力下降;其次,细胞间质蛋白降解:癌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将其周围的细胞外间质降解,使癌细胞可以离开原位置在组织中进行移动;最后,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并形成转移灶:肿瘤细胞脱离原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或者淋巴系统,游离出来的癌细胞被某些组织分泌的生长因子及趋化因子所诱导,向其移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或者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细胞理论上可以到达身体的任何部位,癌细胞在转移的器官或组织上固定并大量克隆性的分裂,从而产生肿块并形成远处转移灶。本课题所研究的TUSC-3基因,是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的基因,全称为候选抑癌基因3。阅读了大量的国外文献发现,在正常的人体细胞内,野生型的TUSC-3基因参与了正常的细胞活动,TUSC-3基因转录并翻译生成的蛋白质构成了内质网(reticulum bound)寡糖转移酶(oligosaccharyltranferase, OST),此蛋白质酶是蛋白质中N端糖基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对整个细胞的生命周期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蛋白质的N端糖基化的改变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蛋白质的N端糖基化的改变还可能与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潜能有关。在前列腺癌、卵巢癌组织中已明确TUSC-3基因的转录缺失,其功能是抑癌基因,且TUSC-3基因的甲基化可能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在国内,只有少量的文献报道了对此基因的研究,而且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神经发育迟滞及胰腺癌方面。目的:肺癌已经成为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病种,是现在肿瘤学研究的热门,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约占肺癌总数的75%。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等过程与基因的关系密切,而且目前已明确多种基因参与了恶性肿瘤的形成,例如p53抑癌基因、APC抑癌基因、C-myc原癌基因等。现在针对基因致癌的研究是热门科学,而且已经有多种针对基因突变生产的靶向药物问世,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查询了国内外的关于TUSC-3基因的相关文献,没有发现关于TUSC-3基因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结合以上研究背景和目前肺癌方面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已经进行的TUSC-3基因的研究成果,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PCR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USC-3基因及其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获取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此基因与肺癌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如发现TUSC-3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的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其机制,根据其促癌的机制研发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控制甚至彻底治愈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福音。材料与实验方法:材料: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入选病例的术后病理分期为ⅠA到ⅢA期(根据2011年第一版的NCCN指南),标本为病理科经石蜡固定切片后的肺癌组织及无肿瘤的癌旁组织,肺癌组织标本取自经显微镜确诊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标本取自距肿瘤边缘5cm以上的正常肺组织。将肿瘤组织细胞定为研究组,将癌旁组织定为对照组。实验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的正常肺组织中TUSC-3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TUSC-3蛋白抗体对组织切片进行处理,并采用根据染色细胞的数量及颜色强度的制定的评分标准,在显微镜下对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观察评分,并统计结果。(2)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的正常肺组织中TUSC-3基因转录的mRNA的情况,从mRNA水平上检测各组织中TUSC-3基因的表达情况,根据检测出来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的内参基因、TUSC-3基因的CT值,计算出TUSC-3基因的表达量F值。(3)根据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得出的评分结果和PCR技术检测出来的基因表达量F值,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蛋白表达量评分及基因表达量F值是否有差异,此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4)如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蛋白评分及基因表达量F值有统计学差异,则继续进行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肿瘤的TNM分期等,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各临床数据与蛋白评分及基因表达量F值的相关性,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进一步研究讨论。结果:(1)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根据2011年第一版的NCCN指南)、EGFR突变情况、分化程度及吸烟史等。(2)统计免疫组化的评分结果,将癌旁组织的评分结果和肿瘤组织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使用SPSS软件采用统计学的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癌旁细胞的免疫组化评分均值为3.0250,肿瘤细胞的免疫组化评分均值为4.3000,经统计学检验,P<0.05,说明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之间的免疫组化评分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肿瘤细胞中TUSC-3蛋白的含量较癌旁组织高。(3)统计PCR实验的检测结果,将癌旁组织的F值和肿瘤组织的F值进行对比,使用SPSS软件采用统计学的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癌旁细胞F值的均数为0.418,肿瘤细胞F值的均数为1.220,经统计学检验,P<0.01,说明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之间F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肿瘤细胞中TUSC-3的mRNA含量较癌旁组织高,即肿瘤细胞TUSC-3基因转录较癌旁细胞活跃。(4)我们将一般临床数据和TUSC-3蛋白评分、基因表达量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软件处理,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将一般临床资料中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EGFR突变情况、分化程度及吸烟史与肿瘤组织的TUSC-3蛋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均大于0.05,各组间变量与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评分均无有意义的相关性。将一般临床资料中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EGFR突变情况、分化程度及吸烟史与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量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分组和EGFR突变与基因表达量F值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值均小于0.05,即年龄组与F值的相关系数为0.453;EGFR突变与F值的相关系数为0.377。结论:查询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少量文献报道了在卵巢癌、骨肉瘤、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的肿瘤组织中对TUSC-3基因进行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呈表达降低或者缺失状态。发生的具体机制不明,其下降的原因,原因可能与DNA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有关。在人类肝脏、结肠组织的肿瘤细胞系的高密度筛选中亦揭示了跨越整个短臂8号染色体的纯合性缺失,其中包括TUSC-3基因。此外,部分文献中提及TUSC-3基因的表达缺失在淋巴瘤、乳腺癌以及溃疡性结肠炎中也存在。但针对TUSC-3蛋白的功能研究较少,有文献报道,TUSC-3基因的序列与寡糖转移酶(OST)高度同源,在酿酒酵母细胞中发现,该寡糖转移酶(OST)参与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是蛋白质N端糖基化所需的关建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TUSC-3基因转录的蛋白质有类似的功能,此酶主要是位于内质网上。我们的实验研究发现,TUSC-3基因在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较癌旁的正常肺组织细胞是上升的,免疫组化的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相符合,显示TUSC-3蛋白在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较癌旁的正常肺组织细胞是上升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发现TUSC-3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综上所诉,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证明了TUSC-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含量较癌旁组织高,而且通过PCR检测其mRNA发现TUSC-3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是升高的。说明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USC-3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促进的作用。

周婉婉[6]2017年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和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的表达水平,进而探讨端粒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研究端粒酶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1)收集入组患者的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获取RNA,然后逆转录成c DNA后采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1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3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水平,进而分析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与肺良性病变组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相关性。(2)经过Real-time PCR获得的目的基因产物再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进行实验,根据凝胶成像系统的灰度值结果统计端粒酶h TERT m 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肺鳞癌患者Ⅰ期~Ⅳ期外周血中h TERT m 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134±0.018)×10-3、(0.185±0.044)×10-3、(0.576±0.267)×10-3、(3.409±2.544)×10-3。其中Ⅰ与Ⅲ期、Ⅱ与Ⅲ期、Ⅰ与Ⅳ期、Ⅱ与Ⅳ期以及Ⅲ与Ⅳ期之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期与Ⅱ期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腺癌患者Ⅰ~Ⅳ期外周血中h TERT m 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156±0.006)×10-3、(0.220±0.052)×10-3、(0.630±0.282)×10-3、(3.230±2.245)×10-3。其中Ⅰ与Ⅲ期、Ⅱ与Ⅲ期、Ⅰ与Ⅳ期、Ⅱ与Ⅳ期以及Ⅲ与Ⅳ期之间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与Ⅱ期之间比较,发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鳞癌与腺癌患者的外周血h TERT m RNA的表达水平在同一临床分期的状态下进行比较,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4)肺部良性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 TERT m RNA的表达量为(0.042±0.017)×10-3,和非小细胞肺癌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5)NSCLC组患者h TERT m RNA的阳性总表达率为64.0%,其中鳞癌患者的Ⅰ~Ⅳ期h TERT m 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41.7%、76.2%以及93.3%,腺癌患者Ⅰ~Ⅳ期h TERT m 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5.6%、68.4%以及86.7%。而端粒酶的h TERT m RNA在肺良性病变组患者的阳性表达率仅为8.6%,与NSCLC组h TERT m RNA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显着(P<0.05);(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h TERT m RNA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联(P>0.05),但与吸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的h TERT m RNA具有较高表达率,且其表达情况较肺良性病变组明显升高,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具有正相关关系。(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h TERT m RNA的高表达提示端粒酶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3)外周血端粒酶逆转录酶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为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贾维[7]2016年在《白细胞介素1和6基因多态性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癌症疼痛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血清IL-1、I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血清IL-1、I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Ⅰ、Ⅱ期患者作为早中期组,47例NSCLCⅢ期患者作为晚期组,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4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病例的IL-1、IL-6水平。结果:早中期、晚期组以及对照组之间血清IL-1、IL-6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IL-1、IL-6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明显增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的判断有着积极的意义。2.血清IL-1、IL-6水平可以作为评定非小细胞肺癌病情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二部分IL-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目的:IL-1基因中-31、-511和+3954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999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434例NSCLC患者,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IL-1基因-31、-511和+3954位点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IL-1-31位点野生型纯合子(31C/C)频率基本相似,突变型纯合子(T/T基因型)突变频率分别为29.6%和23.3%。-31位点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对比,T/T基因型明显高于C/C基因型,表明T/T基因型人群患NSCLC发生危险性增加。IL-1-511C/T基因型和-511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明显高于T/T基因型,说明携带-511C/T基因型和-511C/C基因型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性加大;-511C/T基因型和-511C/C基因型两者患病风险无明显差异。IL-1的-31和-511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进一步研究表明:携带有3个以上的危险等位基因会增加患有NSCLC的患病风险。结论:IL-1基因-31和-511位点多态性会增加患NSCLC的风险。第叁部分IL-6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疼痛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评价IL-6基因启动子区-174G/C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患者癌性疼痛和镇痛药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434例经细胞学或者组织学检查确诊为NSCLC的患者提取外周血DNA后,使用PCR RFLP(Nlall)法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174G/C基因型。根据IL-6基因启动子区-174G/C基因型的不同可以分为:C/G基因型和G/G基因型的高突变,C/C基因型的低突变;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预后进行评估,以及对独立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对有疼痛的患者采用疼痛量表对疼痛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基因多态性和疼痛程度与镇痛药效果之间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生存分析表明,携带有G等位基因(G/G和G/C)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C/C基因型患者(42.31 vs 62.79,P=42.31);肿瘤分期(P<0.001),吸烟史(P=0.013)和IL-6-174G/C基因多态性(P=0.022)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IL-6-174G/C基因多态性与MEDD显着相关(IL-6G/G,G/C,69.61,93.6;C/C,181.67;P=0.004);按性别分层,男性患者所需阿片类药物的剂量较女性患者高;具有C/C基因型患者的剂量是最高的。IL-6-174基因C/C纯合子基因携带者使用阿片药物剂量明显高于GG/GC携带者的剂量(OR:4.7 95%CI=1.2-15.0)。结论:IL-6基因-174G/C多态性与NSCLC生存预后、患者癌性疼痛和镇痛药的用量密切相关。对相关的结果以及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党受琴[8]2011年在《Bmi-1和C-my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原癌基因Bmi-1、C-myc蛋白和Bmi-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远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为NSCLC发生、发展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方法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NSCLC组织及30例相应远癌正常肺组织中Bmi-1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30例NSCLC及20例远癌正常肺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Bmi-1蛋白表达于肿瘤细胞核和(或)质,以核为主。C-myc蛋白表达于肿瘤细胞核。Bmi-1和C-myc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肺组织中显着增高,且差别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4.837、-5.907,P均<0.01);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组织类型无关(P均>0.05);而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即Ⅲ~Ⅳ期的癌组织组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高于Ⅰ~Ⅱ期组,淋巴结有转移的癌组织组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Z=-2.567、-2.366,P均<0.05),而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Z=-2.193、-2.596、-2.056,P均<0.05),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组织类型等无关(P均>0.05)。②在NSCLC组织中,Bmi-1和C-myc蛋白的表达强度经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极显着性正相关(r=0.463,P<0.01)。③RT-PCR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量高于远癌正常肺组织组,差异有显着性(t=5.188,P<0.01);且Bmi-1mRNA表达量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即Ⅲ~Ⅳ期的癌组织组中Bmi-1mRNA表达量高于Ⅰ~Ⅱ期组(t=-2.797,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NSCLC中Bmi-1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t=5.617,P<0.0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等因素无关(P均>0.05)。结论①Bmi-1和C-myc蛋白及Bmi-1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较远癌正常肺组织中显着增高,说明Bmi-1和C-myc的过度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关。②Bmi-1、C-myc在Ⅲ~Ⅳ期的NSCLC组中阳性表达量高于Ⅰ~Ⅱ期组,在淋巴结有转移的NSCLC组中阳性表达量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说明Bmi-1、C-myc的过度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及转移有关。③Bmi-1和C-myc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成显着正相关,说明Bmi-1和C-myc的过度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Bmi-1和C-myc可能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预测转移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④Bmi-1及C-myc能否作为NSCLC分子治疗的靶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钱旭[9]2013年在《ERAP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ERAP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运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及测序方法,对131例云南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和179例云南籍健康个体的ERAP1基因rs26653; rs27044; rs30187:rs26618四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别计算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在两组之间的频率和差异;构建单倍型并计算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最后,通过分层分析,探讨各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不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 ERAP1基因rs27044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5%、59.5%和47.5%、52.5%。rs27044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无显着性差异,χ2=3.23,P=0.08。rs27044位点等位基因C、G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50%、50%和36%、64%。该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4.673,P=0.031)。CC.CG和GG叁种基因型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患者中的基因型频率为26%、48%、26%和10%、52%、38%。基因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124,P=0.047)。2. ERAP1基因rs26653位点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0%、45.0%和44.7%、55.3%,rs26653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有显着性差异,χ2=6.38,P=0.01。rs26653位点等位基因C、G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46%、54%和59%、41%。该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3.637,P=0.057)。CC.CG和GG叁种基因型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患者中的基因型频率为26%、41%、33%和30%、57%、13%,基因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303,P=0.016)。3. ERAP1基因rs26618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中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4.9%、35.1%和75.4%、26.4%,rs26618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有显着性差异,χ2=8.15,P=0.004。rs26618等位基因A、G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64%、36%和65%、35%。该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x2=0.02,P=0.89)。AA、AG和GG叁种基因型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患者中的基因型频率为43%、43%、14%和42%、47%、11%,基因型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46,P=0.84)。4. ERAP1基因rs30187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中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2.4%、57.6%和50.3%、49.7%,rs30187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无显着性差异,x2=3.80, P=0.051。rs30187等位基因A、G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50%、50%和39%、61%。该位点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x2-2=2.951,P=0.086)。AA、AG和GG叁种基因型分别在Ⅰ+Ⅱ及Ⅲ+Ⅳ的非小细胞患者中的基因型频率为29%、43%、29%和11%、55%、34%,基因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171,P=0.046)。5.构建单倍型rs26653/rs27044/rs30187/rs26618。根据连锁不平衡:本研究肺癌组和对照组中CGGG (OR:0.625,95%C1:0.439~0.890;P=0.008)、和GGGA (OR:2.720,95%CI:1.052~7.031; P=0.032)单倍型分布有差异。同时,早期肺癌与晚期肺癌单倍型比较示CGGA(OR:3.010,95%CI:1.363~6.646;P=0.004)单倍型在两组中有显着差异。[结论]1. ERAP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rs26653、rs26618等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相关。rs27044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发展相关。2. ERAP1基因单倍型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其中,rs26653/rs27044/rs30187/rs26618-CGGG单倍体型对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ERAP1基因单倍型rs26653/rs27044/rs30187/rs26618-GGGA单倍体型可能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危险因素。ERAP1基因单倍型rs26653/rs27044/rs30187/rs26618-CGGA单倍型可能肺癌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马永富[10]2016年在《端粒保护蛋白PO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POT1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端粒保护蛋白POT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的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分型、分级以及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实验分为两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组和癌旁组织组。提取各组标本的总RNA,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对POT1 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端粒保护蛋白POT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组中的光密度比值为0.16114-0.0469,在癌旁组织组中的光密度比值为0.2632±0.1061,端粒保护蛋白POT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组中的光密度比值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粒保护蛋白POT1 mRNA的表达在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EGFR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等的对比中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端粒保护蛋白POT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其在癌旁组织组中的表达量.端粒保护蛋白POT1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EGFR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等无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D]. 胡坚. 浙江大学. 2003

[2]. “肺复康”调控PI3K/Akt/mTOR通路和端粒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 毕经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3]. 血液端粒酶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相关性研究[C]. 胡坚, 李任远, 倪一鸣. 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4

[4]. TERT rs2736100T/G上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IL-6水平的相关研究[D]. 王伏霞. 济南大学. 2014

[5]. TUSC-3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关性研究[D]. 任鹏飞. 南方医科大学. 2014

[6].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D]. 周婉婉. 蚌埠医学院. 2017

[7]. 白细胞介素1和6基因多态性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癌症疼痛影响的研究[D]. 贾维. 安徽医科大学. 2016

[8]. Bmi-1和C-my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D]. 党受琴. 青岛大学. 2011

[9]. ERAP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 钱旭. 昆明医科大学. 2013

[10]. 端粒保护蛋白PO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D]. 马永富.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

标签:;  ;  ;  ;  ;  ;  ;  ;  ;  ;  ;  ;  

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