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与有用性的研究论文_张海波,李坤通讯作者

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与有用性的研究论文_张海波,李坤通讯作者

新余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对产妇预后的影响与凝血功能异常、胎盘等密切关联。近年来,自体血输血逐渐于临床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自体血输血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并对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普及提供支持,并为产妇围产期安全的保障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适应证

前言:产科是医院的主要用血科室。近年来,在人们婚育观念、二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科大出血发生率发生显著增长。为了避免大出血的发生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产科需及时给予产妇输血。自体血输血是一种安全的输血方法。目前这种输血方法在产科领域的应用频率正处于逐渐升高状态。本研究将与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及有用性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1自体血输血

自体血输血包含回收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以及稀释式自体输血3种类型。其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通过血液回收机将采集到的术野血液进行抗凝回收、过滤、离心浓缩等处理,获取自体悬浮红细胞,并将其回输至患者[1]。而贮存式自体输血则是指于术前采集患者适量血液标本,根据围术期患者的输血需求,适时给予患者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则是指将实现采集的患者血液保存后,与晶体液、胶体液等共同用于围产期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血输血可有效预防同种异体免疫、降低输血错误及输血感染的发生率,满足患者的用血要求[2]。

2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

2.1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或多发肌瘤

与单发子宫肌瘤或正常患者相比,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或多发肌瘤剖宫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多,这类患者的围产期输血需求较强。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血输血可保障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或多发肌瘤剖宫产患者的输血安全性。但由于子宫肌瘤病灶位置是剖宫产患者围产期出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方法时,应根据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病灶位置设置贮血频率及贮血量。即:如患者的巨大子宫肌瘤未愈子宫前臂下段,可应于患者34周起开展周期性贮血,经过三次贮血(单次贮血量为300毫升),即可满足这类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围产期用血要求。而对于病灶位于其他部位的子宫肌瘤患者,可将贮血时间设定为35-36周,持续贮血2次即可达成自体血输血条件。

2.2低位胎盘

低位胎盘产妇的围产期出血量高于正常产妇,因此,应根据贮存式自体输血的要求事先准备好自体血。由于低位胎盘产妇分娩时多为试行经阴道分娩,因此,可于35-36周起进行贮血,直至贮血量达到600毫升为止。如发现低位胎盘产妇伴有出血史,应适当调整其产前贮血时间,以增加其贮血量,避免围产期发生大出血导致自体血储量不足[3]。

2.3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产妇分娩时发生大出血的机理为:行剖宫产分娩时,胎盘附着下部收缩不良,导致其与其他附着区域的收缩状况产生较大差距,进而增加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的大出血发生风险。由于前置胎盘产妇围产期大出血发生风险较高,为了保障前置胎盘产妇的分娩安全,一旦剖宫产术中或术后产生输血需求,应给予产妇自体血输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前置胎盘产妇的分娩时间多集中于35周,因此,可将贮血时间设置为32周,以确保产妇分娩时的贮血量达到900-1000毫升。

除了单纯前置胎盘产妇外,有出血史或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产妇也应纳入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如前置胎盘产妇有出血史,其围产期再度发生大出血的风险较高,给予产妇自体血输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有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产妇的分娩风险在于:一旦产妇术中剥离胎盘后,难以通过有效手段止血,并需给予产妇子宫全切,其术中出血量将发生显著增加。因此,为了保障产妇的分娩安全,应结合产妇的经济条件、家属意向等,积极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或回收式自体输血法进行输血。

2.4两次剖宫产史

有两次剖宫产史的产妇也是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这类产妇多于孕周37周左右行剖宫产,而根据其围产期出血量参数,应于产妇孕周34-35周开始贮血,确保贮血量达到600毫升。贮血频率以每7-10天一次为宜。

3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价值

目前自体血输血已于临床产科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徐丽娟等将120例合并大出血休克产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异体血输注、自体血输血,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中自体血输注量(573.6±162.7)ml,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术后HCT、RBC、HB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上述研究充分验证了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应用优势,即:自体血输血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作为较小,可减少产妇的术中失血,充分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进而促进产妇的快速康复。

事实上,对于合并休克等危险因素的出血产妇而言,其对输血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围产期给予产妇异体输血,可能诱发免疫抑制反应,进而影响产妇的预后,甚至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

曾雅静等也在研究中报道了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应用价值:其根据输血类型的不同,将50例产科患者分成B组(异体输血)、A组(自体血输血),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与异体输血组患者相比,自体血输血组输血前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小,这一结果提示,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血输血有利于维持产科患者围产期血液流变学参数的稳定性[5]。

综上所述,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适应证以前置胎盘、有两次剖宫产史、低位胎盘、合并巨大子宫肌瘤等为主。而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血输血在产科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因此,本研究认为,为了缓解医院异体血供不应求的状况,保障产科产妇的用血安全,如经评估产妇符合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应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成功病例介绍等的基础上,引导产妇接受自体血输血,进而缓解医院的用血进展状况,降低产妇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风险,维持产妇围产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进而为产妇预后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静,胡超峰,熊旭光,等.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7):898-900+982.

[2]赵清振,孙静,熊旭光,等.产科自体血回输对母体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5):96-99.

[3]林桂梅.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用于产科手术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7):191-192.

[4]徐丽娟,薛振伟.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产科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29(05):797-799.

[5]曾雅静,叶惠芬,吴远军,等.回收式自体输血对产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02):159-161.

论文作者:张海波,李坤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与有用性的研究论文_张海波,李坤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