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模式化护理的应用论文_彭茫茫

龙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416800

【摘 要】目的:探析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实施模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进行安全转运的120例危重病人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60)、干预组(n=60)。常规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实施模式化护理,对2组病人院内转运时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院内转运时间方面,干预组短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10.8±3.2)min、(12.8±3.5)min,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意外事件方面,干预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1.7%、11.7%,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高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98.3%、8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实施模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缩短转运时间,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关键词】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模式化护理

急诊科是救治病人的中转站,也是最易发生医患纠纷的场所。倘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病人诊治,导致病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急诊危重病人转运死亡率较高,易发生意外事件,所以,安全转运是确保危重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一定要实施合理、科学的护理[1]。本文现对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进行安全转运的120例危重病人进行探究,分析模式化护理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进行安全转运的120例危重病人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60)、干预组(n=60)。常规组中男、女患者各34例、26例,年龄范围20~66(40.3±3.2)岁;干预组中男、女患者各32例、28例,年龄范围21~66(40.5±3.4)岁。采用软件SPSS 22.0对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即由急诊医护人员借助转运床直接转运,途中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病人实施模式化护理,内容如下:(1)转运前护理:对病人进行整体评估,若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安排医生陪同转运,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保持病人呼吸道顺畅,携带人工呼吸气囊或者呼吸机,若病人躁动,给予镇静剂;对于病情比较危重的病人,转运途中危险性较大,需通知家属,得到家属同意后转运,开启绿色通道,保证病人管道连接顺畅、紧密。(2)转运途中护理:在转运途中,保持病人体位正确,并对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密切观察,倘若病人出现呼吸骤停、心搏骤停等情况,应马上就地抢救,及时将病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顺畅,同时保持病人各管道顺畅[2]。除此之外,加强病人保暖处理,以免因为着凉出现感染,进而加重病情;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一定要进行妥善固定,以免出现坠床情况;在搬动病人的时候,必须保证动作轻柔,以免发生磕碰等情况,对病人头部予以重点保护。通常情况下,病人情绪都比较焦虑、紧张,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全面评估病人心理状态,了解病人心理需求,从而给予恰当疏导,提高病人配合积极性[3]。(3)转运后护理:将病人安全送至接收科室以后,护理人员需轻轻的将病人搬到床上,并在表格中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用药等情况,做好交接工作,在安置妥当之后,转运人员才能离开。

1.3 观察指标

对2组病人院内转运时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1)意外事件主要有供氧中断、管道滑脱、心跳骤停。(2)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一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2.0对2组病人观察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倘若对比结果P<0.05,说明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对比2组病人院内转运时间

在院内转运时间方面,干预组短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10.8±3.2)min、(12.8±3.5)min,对比差异显著(t=3.2667,P=0.0014<0.05)。

2.2 对比2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在意外事件方面,干预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1.7%、11.7%,比较差异显著(P<0.05),数据详见表1。

表1 对比2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情况[n(%)]

3.讨论

在急诊科抢救中,危重病人存活率不高,然而就算抢救成功,在院内转运的时候,也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导致病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为此,在急诊科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院内转运工作的重视,保证病人在急诊科得到良好治疗的基础上,成功交接到相关接收科室,从而提高病人治愈率。

安全转运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为此,一定要加强模式化护理的实施,即转运前,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并且明确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转运时,必须保证一切操作轻柔,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保证病人在出现意外时,能够第一时间处理;转运后,必须加强交接工作的落实,同时妥善安置病人,从而保证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提高病人治疗效果[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院内转运时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由此说明,模式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安全性、可靠性。

综上所述,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实施模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缩短转运时间,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吴黎东.模式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8):109-110.

[2]李亭亭.模式化护理在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174,177.

[3]邓碧兰,黄伟平.标准模式化护理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8):3,8.

[4]邓新霞,桑红琼,罗灵燕等.标准模式化护理在社区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8(4):343-344.

[5]姚小英.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标准模式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2):339-339,340.

论文作者:彭茫茫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模式化护理的应用论文_彭茫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