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老河口市审计局:不断创新县级预算实施网络审计模式_预算执行论文

湖北省老河口市审计局:不断创新县级预算实施网络审计模式_预算执行论文

湖北省老河口市审计局:不断创新县级预算执行联网审计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河口市论文,审计局论文,湖北省论文,县级论文,预算执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5年以来,老河口市审计局以联网审计为基础,以构建“大财政”审计为目标,以“算好账、追去向、看效果、作分析、提建议、强管理、增效益”为重点,不断拓展预算执行审计广度,挖掘预算执行审计深度,提升预算执行审计高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共查出违规变更预算、挤占挪用、延压滞留预算资金、报表编报不实等违纪违规资金18798万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9538万元,追回被挤占挪用资金1650万元。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得到了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也赢得了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积极构建“大财政审计”框架,不断拓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广度

我们运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方法,尽管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审计模式下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效率不高、数据分析不全等瓶颈问题,但如何把政府性资金全部纳入财政审计的范围,仍然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应对发展变化,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管总的项目”,探索了以综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财政、税务等具体组织预算执行部门审计为“主导”,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专项资金审计为“重点”,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为“补充点”、延伸二三级预算单位为“着力点”的预算执行“一体化”审计框架。在项目计划安排上,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各专业审计相结合,把财政预算资金的根部、中段和末梢情况都纳入审计范围,整体运行。在审计中,我们运用联网的方法对财政局国库科、预算科、会计核算中心等部门采集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把与项目有关的数据,通过OA和 AO两个系统,快速反馈到现场审计组进行查证核实。这样既扩大了审计覆盖面,又避免了审计重复作业。2005年以来,我们运用联网审计技术,把预算执行审计覆盖面扩展到全市183个预算单位,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5倍。截至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上下互动、城乡交织、“立体化”的“大财政审计”工作新格局,使预算执行审计的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坚持“算好账、追去向、看效果”,不断挖掘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度

一是核实收支“算好账”。首先,对预算收入“算大账”。按财政收入项目进行分类,对税收收入、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分项目、分类别进行核实算账,并分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组织预算收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向市委、市政府全面反馈财政收入构成和相关部门完成收入情况,为市委、市政府科学组织、分配收入提供决策依据。其次,对预算收支“算细账”对全市当年可支配财政资金的规模、增减率、变化原因等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摸清各项收入来源情况,准确掌握地方可支配财力。另外,我们按照各项支出经济活动、类别去向进行核实,如实反映政府的钱做了什么事,使用效果如何,为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同时,还对地方财政硬性支出按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税费改革、科技三项经费、专项资金支出等内容进行算账,分析增减变动原因,使人大、政府领导真正掌握当年的财政资金规模和结构。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人为3858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仅占39.83%,非税收入占60.17%;而财政总支出为44789万元,其中,用于全市工资经费性支出占 48%,用于城市建设、企业技改支出占2.19%,用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均未达到法定支出比例。数据分析显示全市为“吃饭型财政”,揭示了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沿着资金“追去向”。预算资金从财政部门拨出,只是资金流动的第一环节。我们改变以前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财政、轻部门的观念和做法,不仅查看预算资金在财政部门这一环节是否真实、合法、有效,而且跟着资金走,加大对部门、用款单位的监督力度,重点查看财政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盯住资金的末梢,开展外延审计。我们把联网采集到的从财政部门拨出的专项资金或其他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按照用款单位分门别类地列出清单,与审计线索库情况一并交专业审计组,进行延伸审计,一直延伸到资金的末梢,到项目、到农户、到个人。三年来,我们通过沿着资金“追去向”,查出有关部门和用款单位管理和使用不当、克扣挪用、福利院“吃空饷”等违纪违规问题643万元。

三是注重分析“看效果”。我们改变以往就财政论财政、就资金论资金、就问题论问题的做法,把审计的目光放在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上,紧扣“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针对预算资金量大、线长、点多、面广等特点,把扶贫、救灾、社会保障和涉农、惠农等资金作为审计的重点,特别关注这些资金用得对不对、好不好。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分析、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和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看这些资金是否真正惠及老百姓,是否发挥了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以来,我们针对审计发现的一些部门和单位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改进资金运作的程序和方式,强化监督过程等意见和建议。在审计范围上,我们以政府性、公共性、公益性等资金为主要对象,重点揭露损失浪费、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做到事前参与管理,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竣工决算2006年,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查出有三个工程变更项目,且没有进行招标,涉及金额762.10万元,是工程合同金额 638.35万元的1.19倍。我们经过深入分析发现,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组织管理薄弱,工程预算不全,项目决策过于匆忙等现象,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得到政府投资管理方的采纳当年全市48个政府投资项目,共节约财政资金2231万元。

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高度

一是促使人大加大了对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议、监督力度。我们针对违规变更预算、预决算编报不实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映后,引起了市人大的强烈反响。市人大对预算执行审计越来越重视,多次专题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督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建立健全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月报》等制度。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了《加强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决定》,制定下发了《老河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级预算执行审计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二是为市委、市政府加强经济监管和重大经济决策提供了保障。我们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注重综合分析,将零散、孤立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从体制上、制度上、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将单个效果向综合效果转化,扩大了审计效能。三年来,市委、市政府运用审计结果,先后出台了《老河口市本级财政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老河口市城市建设资金审计暂行办法》等16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三是有力促进了财税部门依法行政和财政改革措施的落实。通过审计,促使财税部门进一步依法行政和规范运作,对具体组织预算资金收入、分配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完善和规范,细化了部门预算、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使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得以稳步实现。

四是有力促进了政府行政部门规范运作和管理职能的落实。通过对部门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跟踪检查收支的合规、合法性,揭露部门使用财政资金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使一些部门视财政资金为已有,挥霍浪费、挪作它用,国有资金流失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管理职能得到明显加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2006至2007年查出各部门违法违纪问题分别比上年下降20%、25%。

标签:;  ;  ;  ;  ;  ;  ;  ;  ;  ;  

湖北省老河口市审计局:不断创新县级预算实施网络审计模式_预算执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