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风环境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_冯超卿,裴燕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摘要:通过对北京地区高层建筑的调研,发现高层建筑的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不论是对于使用者还是城市环境,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论文通过发现问题与提出改进措施,旨在对今后的建筑设计提出可预见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 风环境 改进措施

1 下冲风

高大建筑物光洁的外表面,尤其是玻璃幕墙表面,风会直接从高楼上部沿表面直灌到下部,吹倒行人,尤其是北京地区由于消防规范规定不可设置裙房,所以只能靠其他办法来解决下冲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下冲风是城市高楼林立带来的不可忽规的问题,解决下冲风带来的问题是我们建筑师在做建筑设计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

改进措施:1.如图1所示的建筑在西北部削了个弧形的角,对风的作用有消减的作用,当风吹过来时,弧面可以将风向两边引导过去。这样做既能防止下冲风给行人带来的危害,又能在冬季防止西北风直吹室内,带走室内的热量,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玱璃幕墙光洁的外表面,同时也解决了下冲风的不利影响。2.如图2所示的建筑在外立面做了很多遮阳板,我想建筑师在设计时可能只是为了水平遮阳,但是这样的遮阳板确实也起到了削减风压的作用。3.如图3所示建筑虽然也用了玻璃幕墙做外立面,但是其外表面的垂直遮阳板可以起到很好的削减风压的作用,从而不会对行人造成危害。如图4所示建筑在底部做了一条很长的雨棚,这个雨棚既可以起到遮雨的作用,同时可以抵挡从高处冲下来的强风。5.如图5所示建筑,在高楼下部紧邻建筑可以做绿化,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避免人接近高楼,既可以绿化环境,又能防晒遮阳,吸声降噪,一举多得。6.高层建筑只要满足防火间距就可以设置裙房,设置裙房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有效避免下冲风对人的影响。

1.西北向做圆角处理;2.外表面做凹凸处理;3.外表面做粗糙处理;4.做雨棚既挡雨又挡风;5.在高楼下部种植大树;6.有条件的设置裙房

1.2穿堂风

如图1-3在高层建筑的下部开口,极易形成开口部风,从上侧吹来的风和从下侧吹来的风会在此汇合,风会和在一起沿这个洞口穿堂而过。这样的情况在城市中数见不鲜,因为在建筑设计中,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必须的,首层可以自由通过,但在二层连通,可是确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建筑师来解决问题了。

改进措施:如上图5所示,虽然此建筑有下部开口,但是开口前面恰巧有建筑物遮挡,此处就不会形成风道,在设计中善于利用周围环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或者如图6所示,将建筑物开口处做绿化处理,可以种植灌木丛,既可以挡风,同时又美化环境。

1.3峡谷风

在高层建筑彼此邻接的场合,风流过建筑物之间的缝隙时,分流风和下冲风共同作用,形成快速流动的强风。由于峡谷效应,风速加大,出现局部强风,加上建筑物的阻滞,形成漩涡和强烈变化的升降气流等复杂的空气流动现象,在大风天气,街道峡谷效应加强了风的作用,强大的乱流,加上变化莫测的升降气流,形成了街道风暴,殃及行人,不仅群体建筑会形成这种不良的区域性风气候,在单独的高层建筑附近往往也出现不利的风环境。高层建筑趋于将高空的高速气流引至地面,特别在建筑转角处,流动加速,并在建筑前方形成停驻的漩涡,恶化建筑周围行人高度的风环境,危及过往行人的安全。

改进措施:1.将建筑错开一定的角度,这样就不会形成两个正对着的建筑表面,有效将风压扩散。2.建筑的体型复杂,也可以使风压变小。3.相邻两建筑可以处理成不同的材质,可以起到改变风向的作用。

结论

一个良好的城市物理环境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根本保证,大城市高楼林立,建筑风环境问题尤其突出,怎样在设计之初就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来优化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建筑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使我们的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根本保证。

论文作者:冯超卿,裴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风环境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_冯超卿,裴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