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降逆汤与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论文_郭红伟

泾川县中医医院 内二科 744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难治性胃管反流病患者采取和胃降逆汤和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4例作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两组各22例。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对实验组予以和胃降逆汤和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对比44例难治性胃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难治性胃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难治性胃管反流病患者的不良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难治性胃管反流病患者采取和胃降逆汤和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将其临床疗效予以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和胃降逆汤;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难治性胃食管反流

在胃肠道疾病中,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于其中一种,此疾病会出现胃部灼热、反酸、反食等症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可将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予以明显改善,如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将其称之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现采取和胃降逆汤和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疗效作分析。

1. 基本数据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选择4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015年7月到2016年10月为选取时间,将其均分各组22例,分组方法为治疗方法不同。实验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5:7,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0岁和70岁,其年龄均值为(44.67±3.29)岁。参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3:9,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2岁和72岁,其年龄均值为(45.74±3.1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2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对本次实验予以了解,研究其基本数据,不存在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知情本组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的患者;不伴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对本组研究知情不同意参加的患者;伴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每次取20mg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1220),每天2次;每次取5mg莫沙必利(生产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9990317),每天3次,服用方式均为口服。持续治疗8周。

对实验组采取和胃降逆汤和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其每次取10mg的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进行口服,每天1次。其和胃降逆汤的组方为:柴胡、半夏、陈皮、白术、旋复花、威灵仙各10g,黄连、甘草各5g,竹茹6g,党参15g,海螵蛸、代赭石各50g,吴茱萸3g,将以上药材加水煎制200mL,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治疗8周。

1.3 判定指标

对4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作判定。使用我院自制的反流病问卷调查表来判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问卷分数降低幅度大于80%称之为显效;问卷分数降低幅度在40%~80%之间称之为有效;问卷分数降低幅度小于40%,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称之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参与研究的4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所有资料,均采取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取(%)率表示,其检验结果使用X2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

2.结果

2.1 分析4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不同治疗后,实验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参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优(p<0.05),具体详情呈现在表1中。

3.讨论

对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以往临床常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抑酸剂等进行治疗,均未得到较优的效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医中归属“吐酸”、“反胃”、“嘈杂”等范畴,主要由于情志不佳、食欲不振、饮食不协调等导致的。从中医的角度讲此疾病属于脾气虚弱、胃气不足,进而使其胃肠动力缺乏。和胃降逆汤具有较优的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的作用,其组方中柴胡具有较优的疏肝解郁功效,黄连可降阳,半夏、陈皮共同配合具有平调寒热的功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老化酶,具有起效快、药效持久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大幅度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低(p<0.05),不良反应无明差异(p>0.05)。证实,使用和胃降逆汤和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的作用,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和胃降逆汤和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方法较优,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行伦.自拟和胃降逆止痛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2):42-43.

[2]李毅.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8):869-871.

[3]陈卫军,刘宏伟.和胃降逆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2 , 27 (9) :1185-1186.

[4]方晓华,杨振斌,陈莉丽等.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7 , 21 (1) :167-169.

[5]周海新.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8):204-207.

[6]周华.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3):79-80.

论文作者:郭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和胃降逆汤与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论文_郭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