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国
黑龙江省宁安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省宁安市 157400
摘要:在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工作中,较为普遍的存在以下问题:计量检测部门认为在生产管理中采用经过检定、校准、测试的设备,足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从而造成管理运行工作的忽视,最终影响了工作质量。本篇文章全面探讨了关于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经验以及体会,具体状况如下所述。
关键词: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经验;体会
引言:为了使计量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准确、可靠,认真、科学的做好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是唯一的途径。本课题组结合作者多年在计量检测设备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流程,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进行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论述,努力做到为今后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改善提供有力的依据和评价基础。
1.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工作分析
1.1 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套管理分析
在计量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对计量检测设备开展配套管理工作,以保证工作的高质量。计量检定室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日常使用和后续的维护工作,是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第一线,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必须做到制度完善,职责清楚,程序合理,记录详实。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计量检测设备的能效,必须对计量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归档和状态标识,随时可认定设备的使用壮态。计量检定部门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参照相关技术文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做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为了保证后续检验的充分实施,提高检验结论的准确性,在具体的测量和测试设备验证和校准工作中,严格遵守测量和测试标准和规范,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测试。除此之外,计量检测管理人员应该对设备进行宏观的调控,建立健全设备档案,掌握并及时开展各检测項目主要标准器具的比对工作,认真做好计量检测设备的重复性实验和稳定性评价,严格执行设备的检定、校准有效期,全面落实好量值传递工作,以保证计量检测设备出据结果的准确可靠。
1.2 计量检测设备使用人员的管理分析
做为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者,工作人员需要依靠高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经验来培养良好的设备操作能力。尤其是已建立的测量标准的计量检测设备。更需要具有专业操作经验的人员。因此,对于相关人员来说,应该加强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对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经常对自我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管控,不断进步,熟练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同时,对检测设备要有全面的了解,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合理的解决问题,熟练进行检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满足以上条件要求的人员,才适合对计量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
1.3 计量检测设备相关管理作业经验分析
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泛,通常需要对检测设备增加独特的标识,主要包括计量检定、测量验证、校准工作和测量工作设备。在测量验证过程中需要添加唯一的标识符。在正常的技术调控之下,增加设备的管理数量。此外,对于编号的测量和检测设备,需要匹配测量和检测单元中设备列表中的设备编号。更重要的是,检测设备的管理人员需要知道独特的标识对测量结果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保证设备管理有序发展的同时,确保设备管理的稳定和可靠性。
2.计量检测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量检测工作中,做好测量仪器的管理是必然的选择。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测量和测试。根据当前我国计量工作经验来看,计量部门当前现有的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不同方面影响着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检测设备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有下述几点:
2.1 计量检测设备使用前未能到认证
在测量测试设备的管理中,设备在使用前需要经过计量管理部门的认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计量管理文件和指导方针,在使用计量检测设备前应由计量管理部门进行认证。但是,实际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导致计量测试设备选型不合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测量和测试设备的初始识别工作没有完成,这样做会导致当前的设备出现问题,促成当前的测量结果不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不能保证最后的结果符合标准。
2.3 计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充分
现代企业逐渐加大了对计量管理的重视,并开发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落实,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不到位,导至测量测试设备的损坏,和测量结果的不实,不利于生产管理的有序发展。基于以上种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以提高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效能。
3.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有效对策
针对目前计量检测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结合实际,全方位进行分析,寻求合理的对策加以解决,提高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基于此,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升计量检测设备配置规范性
为了充分发挥计量检测优势,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设备配置,并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购置计量检测设备。更重要的是,计量和测试设备的工艺要求和测试参数。因此,相关部门人员不仅要保证计量检测设备性能,同时,还应该认真考察,科学选配,有效控制检测设备的适应性。
3.2 优化计量数据库管理
之前较为传统的计量检测设备管理中,主要是经过人工的形式来实现的。人工工作的强度高,效率低下,可能会受到人为误差的影响,在当前数据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条件下,计量社备的管理应该更加的全面、系统化、数字化,这样有助于建立健全数据库的系统,通过网络的信息技术提高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应该全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健全计量设备管理的数据库,进一步将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以计量检测设备的核算数据作为管理主要控制要点,保证各种生产活动合理进展开来,减少重复现象发生,有助于将采购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提升。
3.3 科学分配计量检测设备,促使管理工作规范化
在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中,为了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的标准化,必须做好计量检测设备的配送工作。测量和测试设备可分为六种主要类型:
1)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状况良好,可直接投入具体工作;
2)处置设备:这类设备的性能比较突出,但尚未进行具体测试,只是作为备用设备使用。一旦投入到检测工作中的设备出现问题,它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保证测量和测试工作,可以有序地进行;
3)外部调节设备:这种设备运行状态差,长时间不能够正常运转;
4)废弃设备:此类设备不能继续使用,应对其进行废弃处置;
5)储存设备:此类设备已报废并密封;
6)维修设备:指有故障并能在维修后继续使用的设备,经过专业的维修之后进行运行使用。
4. 强化对计量数据库的管理以及网络化的管理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测量和测试设备的种类是非常广泛的。过去,他们大多采用人工管理,然而,这种方法在现代显然是不可用的。就目前的发展而言,只有进一步完善了测量数据库,通过网络化的执行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顺畅。由于生产设备的不断改造,许多企业对现有设备增加了许多测量和测试设备,这给企业计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绩效是当务之急,如果基本硬件不完善,势必影响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一个合理有效的计量数据库可以帮助人们尽可能实现计量检测,相关账号数据库可以作为计量检测设备管控的主要依据,作为日常计量测试设备管理或评估计划的准备工作,计量测试设备采购账户和备用账户可以作为申请采购或备用电源的依据,以避免重复购买产生的浪费。
总结:
总而言之,测量和测试设备的管理是实际工作跟踪的首要前提。要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操作规程,使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展开有效的工作,全面提高自我管理水准,这样做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的提高检测设备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张杰;张慧敏;杨正伟;浅谈淘汰报废医疗设备管理的注意事项[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8-67).
[2]黄绮珊;杨明义;黄征;浅谈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冯怡.样品选择对薄膜性能检测的影响[N].中国包装报,20105(33-90)
[3]王秀瑛;黄颖;张启山;浅谈如何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经验以及发展趋势[J].河南师范大学,2017(04-99).
[4]王启山;黄正伟;张楠;浅谈如何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J].河南新乡学院,2017(04-99).
论文作者:唐志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检测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测量论文; 工作论文; 测试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