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内科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马连文, 王海涛

临朐县朐山医院 邮编:262600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及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48.05±1.25)%、CO(5.90±0.33)L/min、LVEDV(40.02±2.16)ml/m2、有效率97.62%、1年内死亡率2.38%;对照组LVEF(40.24±1.76)%、CO(4.31±0.45)L/min、LVEDV(50.73±1.88)ml/m2、有效率88.1%、1年内死亡率19.05%。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心功能,使之预后得以改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心功能;1年内死亡率

前言: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方法同样不同。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药物,以利尿剂及强心剂等为主。有研究指出,将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不同内科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以42例为一组,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

观察组患者资料:性别:男:女=21:21。年龄(61--91)岁,平均(70.85±2.56)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6例、糖尿病14例、其他12例。对照组患者资料:性别:男:女=20:22。年龄(62--94)岁,平均(70.90±2.43)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5例、糖尿病15例、其他12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84例患者均符合WHO关于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84例患者年龄均≥60岁。(3)患者无肝肾功能障碍。(4)患者无药物使用禁忌症。(5)无意识障碍。(6)自愿参与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怀疑但未确诊者排。(2)不符合药物适应症者排除。(3)伴随严重精神类疾病者排除。(4)依从性差者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利尿剂、强心剂及卡托普利等治疗,卡托普利用法用量:75mg/次,1次/d。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美托洛尔治疗:(1)卡托普利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2)美托洛尔用法用量:12.5mg--25mg/次,2次/d。用药7d左右,可视患者的耐受度,考虑增加或减少剂量。美托洛尔单次最大剂量不得超过50mg。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对比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当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心功能有所恢复、心电图检查提示病情有所好转时,视为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包括死亡)者,视为治疗无效。预后情况采用1年内死亡率表示,通过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用(均数±标准差)方法表示。当p<0.05时视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对比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97.62%、1年内死亡率2.38%;对照组有效率88.1%、1年内死亡率19.05%。两组相比,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治疗的常用药物,以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为主。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用药后,可起到扩张血管之功效,增加心肌供血及供氧,使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以增强,使之各项症状得以缓解[1]。有研究指出,卡托普利同样有利于排钠,减少醛固酮分泌。将其应用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中,对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LVEF(40.24±1.76)%、CO(4.31±0.45)L/min、LVEDV(50.73±1.88)ml/m2,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有所改善,表明患者的心功能有所增强。通过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的观察发现,单独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88.1%、1年内死亡率19.05%。1年内死亡率为临床用于判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主要指标,受机体抵抗力等因素的影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1年死亡率往往较高。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指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

美托洛尔为β1-受体阻断药的一种,经口服方法给药后,药物可迅速发挥作用,生物利用率≥50%,经肝代谢,伴随严重肝功能障碍者,需谨慎用药[2]。美托洛尔可有效减少心肌耗氧,减缓心率。将其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更好[3]。本文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后,患者LVEF(48.05±1.25)%、CO(5.90±0.33)L/min、LVEDV(40.02±2.16)ml/m2,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同样有所改善。通过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的观察发现,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97.62%、1年内死亡率2.38%。与单独给予卡托普利及强心剂等药物治疗相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1年内死亡率更低(p<0.05),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更佳。表明,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心功能,使之预后得以改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LVEF、CO、LVEDV为临床用于评价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主要指标,LVEF又称左心射血分数,该指标下降,表明患者的左心收缩能力有所减弱。该指标有所上升,表明患者的心功能有所增强,代表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CO又称心排血量,该指标升高,表明心排血量有所增加,表明患者的心肌供血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LVEDV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该指标的波动情况,同样属于评价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的主要依据。通过对两组老年重症心理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存在异常,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数值可发现,联合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者,心功能恢复效果更佳。死亡率高,属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本组采用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中,联合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者,1年内死亡率更低,表明患者的预后更佳。根据患者药物耐受度及病情的不同,给药量同样需有所差异,以免引发各类不良反应。为进一步提高治疗安全性,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给药,同时,于用药期间,加强对患者症状及体征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处理,避免给药剂量过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造成影响,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综上所述,临床应将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提高治疗有效率,使患者的心功能得以改善,使之1年内死亡率得以降低。

参考文献:

[1]梁德翠,戴兰香.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及治疗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33):78-80.

[2]魏伟,肖学军.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43(22):2921-2923.

[3]伍树芝,邓胜,秦伟国.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4,29(04):312-318.

论文作者:马连文, 王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内科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马连文, 王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