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的摇篮:政治精英_公务员论文

mpa的摇篮:政治精英_公务员论文

MPA:政界精英的摇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界论文,摇篮论文,精英论文,MP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形象地说,MBA有“钱途”,MPA有前途。

5月份的北京气温异常炎热,据说是十几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倒是MPA敢与天公比高低,在京城、在全国上空刮起了一场热旋风。

清华大学一周内召开了两次有关MPA的咨询会,场场爆满;中国人民大学的咨询会干脆打出了“造就21世纪公共决策和管理大师”的横幅,很是煽情,那些在过道里足足站了几个钟点的人丝毫也不觉得疲劳;北京大学MPA招生热线自开通以来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工作人员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MPA到底是什么

MBA(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是最早引入中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经过10年的发展,老百姓对它不再陌生,一般不会再闹出诸如“我是MBA博士”的笑话了。然而MPA(公共管理硕士)在国内却至今鲜为人知。MPA是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作为一种专业学位,1924年,MPA最先在美国发展起来,它培养的是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特别是为政府机关和非盈利机构培养领导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MPA与MBA(工商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一起,共同构成了人文学科高层次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MPA的学生源是从事行政工作的在职人员。

通俗地讲,MBA培养的是商界精英,而MPA更多地是为政府部门等各种行政机关培养人才。

现在,MPA教育在欧洲、北美很多国家十分盛行,美国每年有200多所学校的3万多人攻读MPA。

我国首批MPA招生限定面向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在职人员,报考者需要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和4年以上工龄。学习采取在职兼读方式,学制为2至4年。为体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实行单位或有关部门推荐报名的办法。考试科目共5门,其中英语、管理学、行政学、逻辑与数学4门实行全国联考,政治理论科目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考试(面试)。

为什么要推出MPA一般而言,政府是国家的首脑和核心,公务员作为政府意志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形象的具体化和人格化,他们是广大群众身边的“政府”。正因为重任在肩,所以对公务员自身素质理应有更高要求,决不能混同甚至低于一般公众。公务员素质低下或行为不端,轻者扭曲政府形象、引起群众不满,重者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社会动乱。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样一项调查。

2000年9月17日,北京市首次在公务员中来了个公务员科技素养大摸底。结果,公务员总体科技素养指标得分仅为60.8分,刚刚达到及格水平。其中,科技水平和科技交流能力指标的得分分别是58.4分、45.1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平均得分分别是47分和43.3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历低、知识老化、知识面窄是造成公务员素质低下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在大约有公务员500万人,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公务员总数的5%不到。虽然从个体来说,高学历并不一定代表高素质,但从群体来看,学历与素质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如此一支队伍,如何适应“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的形势要求?如何代表政府形象?又如何站在世界前沿,参与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实行公务员考试选拔制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在这之前,调入、毕业分配、转业等方式是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来源,半路出家,“英雄不问出身”,他们有的是军人,有的是“以工代干”……即使是有较高学历的公务员,知识结构也不完整,特别是市场经济所需的财税、金融、法律知识以及宏观决策能力普遍薄弱,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

为此,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推出MPA教育正逢其时。因为按国际惯例办事,不仅是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政府的要求。

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MPA所学习的公共管理,涉及“从摇篮到坟墓”众多的社会事务,在社会生活中历来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引入并推进MPA教育,目的就是完善公务员教育制度。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清泰从国家发展的高度阐释了开展MPA教育的重要意义:“如果能够在近期内培养10万名CPA(注册会计师),20万名MPA(公共管理硕士),30万名MBA(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的政府管理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MPA毕业以后干什么

在国外,专为生意人设计的MBA学位意味着10万美元的年薪,MPA学位拥有者则被称之为“公共管理精英”,他们是位居政府高位或公共管理机构高位的领导者,有“朝阳学位”之称。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口号是:为21世纪准备领导人。

美国锡丘兹大学马克斯维尔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1993年的155名MPA毕业生的现状让人怦然心动:曾经或正在担任大使及相近职务者7人,国外总督1人,城镇管理者32人,乡村管理者7人,市长、市政府官员2人,政府秘书或助理秘书8人,有关部门经理或副经理2人,联邦政府正副司局长61人,处级公务员15人,县级行政长官6人,公共部门专员或代表10人,政府部门顾问、公共机构有关专员4人。

法国的MPA就是“法国政治精英的摇篮”。

那么,中国的MPA含金量有多高,会像MBA那样火爆吗?

目前,无论是读MBA还是MPA,或其他学位,毕业去向成了衡量这个学位含金量高低的惟一标准。公务员是一个很稳定的职业,也很受人尊重,前一段时间又风闻公务员工资3年内翻3番等等,因此很多人看好公务员这个职业,毕业以后去机关工作成了许多人追逐MPA的直接原因。

对此,全国MPA专业学位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立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个人认为MPA发展前景不亚于MBA,我们正在力争MPA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

清华大学MPA业务办公室副主任认为,除了国家政府部门要人外,现在的好多大型企业也有意识地寻求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合作,引进专业人才。大型公司就像小政府,其中运作程序很严格,MPA能帮助解决很多问题,对MPA的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如果这样,3.5万元的学费绝对是一笔合算的教育投资,产出肯定大于投入。难怪有人戏言,MBA有“钱途”,MPA有前途,且“一朝在手终身拥有”。

MPA与“关系”的较量

这里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

不久前安徽利辛县县委书记夏一松,试图根据利辛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们编织的关系网,虽然夏一松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威力巨大的“焦点访谈”的声援,仍然不得不铩羽而去。

许多曾在国家机关工作过的人士,对“关系”在官场中的微妙作用、对个人升迁的影响深有体会。有的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经常闹些“明片”(名片)、“夫贫”(扶贫)之类的笑话,但凭着为领导“保姆”式的服务,照样官运亨通,在机构改革中不仅没有被分流,还被委以重任。机构改革在某些地方成了“逆淘汰”。

有专家说,中国现有的组织人事制度并未得到根本改革,公务员任免、提升的主要依据仍然是上级的好恶、背景和自己的关系,选举及考试制度都并未真正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引进MPA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

“MPA学员即使是学到一些东西,在实践中也难以施展。”一位负责MPA教学的老师对记者说,“因为公务员在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导致他所要采取措施的决定因素,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实际情况,而是许多人为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MPA进入中国后,变形、失效、成为公务员一套带金边的新式包装,都是有可能的。”

中国MPA要慎行?

10年前MBA进入中国时,人们对它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多的梦想,认为获得了MBA这块金字招牌,就理所当然要做高层经理,许多希望谋求事业更大发展的年轻人,甚至一些在任厂长、经理都将读MBA视为成功捷径,争相追逐,报读MBA的人越来越多。

事实多少有些令人失望。读了MBA,并没有踏上一条通向“总裁宝座”的捷径,据介绍,MBA毕业者们真正成为大企业领导者的并不多。即使早在1987年就毕业的第一批MBA,也少有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调查发现,在北美也只有不到40%的企业行政总裁持有MBA学位。前车之鉴,MPA的追捧者应该冷静处之。

严格把关是保证MPA不至于声名狼籍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总之要有一个“严”字,否则会涌现一批一批花钱买真文凭的官员,何况这个文凭还带那么点洋味。

最近,有着“中国MPA之父”之称、全国MPA教学指导委员会惟一顾问、被誉为“中国行政管理学界泰斗”的夏书章教授在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演讲时表示,中国发展MPA必须慎重前行。夏教授反复强调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拿到MPA学位的人就能从事高层管理工作,MPA不是培养“一手拿文凭,一手拿酒瓶”的闲人,要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决策能力,才能为社会所承认。

有了好的生源,还需强大的师资。夏书章教授认为,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保证MPA教育成功的关键。

对此,教育部副部长也不无忧虑:“MPA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又是专业学位,同时它在我国刚刚开展,因此,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可能有一大批合格的教师。缺乏对实际工作的了解,缺乏案例教学的能力,是我们目前教师的普遍缺陷。”

据说,政府部门高级官员纷纷被各高校看好,请去做客座或兼职教授。此举是否妥当,有待事实说话。

谈到如何办好MPA,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要防止3种倾向,一是把MPA教育当作一般的干部培训;二是把MPA当作一个新的创收项目;三是照搬普通全日制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MPA不同于MBA与法律硕士,公务员教育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火爆与否并不代表什么,最多代表一种重视及好的开端而已。

一位教育工作者认为,MPA一定会热起来的。因为这不仅是又多了一种硕士学位,更是教育产业化的又一着妙棋。如今考生也非常热情,因为名牌大学的MPA出来又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某些官员们兴许什么都不缺,就缺一纸文凭,这下好了,天遂人意。慎防教育腐败!”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清华大学的辅导班已经开课,人数已达180多名,中国人民大学的辅导班报名人数达120人左右,北京大学准备在7月份办辅导班,估计人数也少不了。看样子,MPA势必火爆。

标签:;  ;  ;  ;  ;  

mpa的摇篮:政治精英_公务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