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论文_蔡红梅

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论文_蔡红梅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 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

摘要:招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承包与发包的主要交易方式,招投标活动的规范与否,关系到招投标活动是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规范招投标活动,有利于减少腐败行为,消除不正当竞争,避免招投标中的串通作弊、地方保护、暗箱操作等行为,也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规范化、系统化地管理招投标活动,杜绝招投标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是当前招投标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论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公平公正,这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完成。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问题;对策

1 引言

采办指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物资、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物资采办、工程采办、服务采办。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强采办工作合规性管理,对于规范采办过程中各方行为,降低企业的采办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采办过程环节众多,其中招投标环节最容易产生违法违规现象,加强对招投标环节的合规性管理是加强采办合规性管理的重中之重。

2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意义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就是有效的实行了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它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巨大作用。建筑业的技术水平随着建筑招投标的实行而不断提高,相对于传统建筑企业过于随意的选择承包商而造成的质量低及资源的过度浪费,从而形成过高的施工成本,企业在实行招投标之后,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以及投资资金方面,投标人之间都会展开公平竞争,这样会促进企业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科技水平,在竞争中不断研发新的产品用来凸显自身的优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从而整个市场中法律会对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管,日益成熟的管理体制会使整个建筑行业更加规范;另外,在招标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对评标人员进行全面的监督,进而导致在工程项目中能够更加公平公正的选择承包商,防止行贿受贿行为的出现。

3 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缺乏系统性的评标制度

当前,部分企业在进行其自身招投标管理工作时,所选择的评标方法往往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例如频繁采用的综合评分法,一方面无法对评标因素及其相应的权值大小进行明确界定,另一方面,其虽然会邀请一些领域内的专家来作为评标的主体,但是由于这些专家往往没有时间对评标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因此他们执行的标准也存在着主观上的差异,如此一来,就无法实现公平公正的评标结果。除此之外的性价比评比方法以及其他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总的来说,由于当前流行于我国部分企业招投标过程之中的种种评标制度,都存在着过度关注定性评分,却没有建立起定量评分的相应机制的现象,因此,其最终的评标结果也无法符合科学性原则。与此同时,由于评标方式缺乏良好的可操作性,因此就导致了这一过程缺乏良好的效果,进而使得后期的项目落实力度大打折扣。

3.2 发包方存在着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发包方在整个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中对工程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核心就是发包方,发包方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决定招投标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根源进行有效管理。但我国发包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发包方工作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进而导致整个工程都会受到影响。同时,有些工程项目在未进行招投标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仅仅是临时招聘的闲散人员,并非专业施工人员,这样便会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不一从而导致整个工程质量较差,甚至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作为安全质量的责任主体,更需要重视招投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监督执行不到位

招投标过程权利有效制衡机制还不完善,有些企业缺乏对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招投标管理流程、风险点,缺乏有效制约与监督。

4 建议措施

4.1 有效防止投标人串标的行为

目前我国推行电子招投标,并开展线上评标工作,大大的避免了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的见面交易机会,同时也对围标串标起到有效的防犯效果。另一方面在招标文件的编制可以利用经评审的最低价法对串标问题进行遏制与防范,在这种方法的作用下,投标人若想实现串标必须全部实现串通,如果有一家单位没有与之进行串通,就有可能提交最低的报价,最终在竞标中取胜,这样就会使得串标的成本有机增加,从而在源头上实现对串标现象的遏制。另外,在招标过程中,应该为合同的履行打好基础,保险,担保方,业主以及承包商之间应该相互制约,各自履行好职责,利用信用手段来加强各自的责任,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工程的质量。由此一来,才能有效减少招标人的损失,从而推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规范化运行。

4.2 当前资质审核制度不断优化

在投标方进场之前,企业招标方必须对其所具备的资质进行再三的审核。这一资质审核制度是否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足够的灵活性,将会在本质上决定最终参与招投标工作的投标方的质量,也会对最终的项目工程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一精益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投标方资质审核制度,对于以往选择投标方过程当中存在的种种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漏洞,都必须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填补,以此来优化最终的承包商质量,从而使得招投标工作能够在整体上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

4.3 标准化评估

把一个能够准确评估质量的方法作为整个中标的关键内容,这在招标活动中十分重要。编制招标文件时,应确保评标方法符合项目的特点。在招标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评标方法是最低投标价格法和综合评标法。如果投标人对建设项目的要求较低,当相关技术知识较低时,可以采用最低投标价格法。一般来说,大型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高而复杂,一般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它可以全面分析项目的影响因素,量化无法定量表达的因素,最后选择最合适的投标人。在评标过程中,要求每个评标人员独立评分,并要求评标人员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以防止对评标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评标过程中,应该尽量防止评标结果因个人权利过度而失去应有的公平性。

5 结束语

要确保招投标工作符合国家规定,公平、公正、公开,必须以国家政策重视为前提,并加以高科技技术手段支持。只有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自觉性为基础;完善企业监督管理机制;积极相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引进高新技术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四各方面全面落实,才能使国内招投标工作公开化、透明化,既节约招投标工作经济成本,又促进了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其.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198.

[2]鲍海霞.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4):96-97.

[3]张捷.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53.

[4]左国望.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建设科技,2018(04):95-96.

[5]王大明.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8(17):191-192.

论文作者:蔡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论文_蔡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