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论文_陈锦豪 孙本甲 王昊

刍议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论文_陈锦豪 孙本甲 王昊

陈锦豪孙本甲王 昊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存在差异性,东方文学历史深厚悠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本文主要从历史、民族特色、宗教三个方面入手对东方文学的特征进行浅析。

关键词: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特征

东方文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自己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征。那么,与西方文学相比,东方文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加以论证。

一、历史悠久,道路漫长

由于东方文学的产生比西方文学要早一两千年,所以东方文学的历史也比西方文学要长一两千年。就总体而言,从古至今,整个东方文学的发展过程犹如一条长江大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中间有过曲折,有过险滩,但是始终没有出现断流,没有濒临绝境;而是不断扩展,不断壮大,逐渐由小变大,由窄变宽。例如,从古代进人中古时期以后,虽然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和希伯来文学先后中断(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来说是中断了,但并没有彻底消亡,而是融人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去了。如埃及文学和巴比伦文学融人到阿拉伯文学之中,希伯来文学融人到阿拉伯文学和西方文学之中),可是印度文学、中国文学和伊朗文学却在古代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取得了更加光辉的成就;与此同时,又有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缅甸、马来、阿拉伯、乌兹别克和格鲁吉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学登上了历史舞台,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作品,构成了多民族文学共同兴旺的美好景象[1]。

二、民族特色鲜明

东方文学之所以具有浓厚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与东方地区的人种、民族、语言和宗教比较复杂有关。从人种来说,欧洲的人种比较单一,主要是欧罗巴人种,而亚洲和非洲的人种则比较复杂。亚洲人大多数属于蒙古人种,居第二位的是欧罗巴人种,另外还有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非洲占第一位的是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占第二位的是欧罗巴人种和黑白混合人种,另外还有蒙古人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民族来说,欧洲共有160多个民族,但其民族成分比较单一;而亚洲和非洲的民族情况却要复杂得多。亚洲居住着1000多个民族,而且这些民族的分布极为错综复杂,这些民族的状况也千差万别。非洲民族的数量虽不像亚洲那样多.但非洲民族的差异却不比亚洲小。从语言来说,欧洲的语言也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而且90%以上的人使用的是印欧语系中日耳曼、罗曼和斯拉夫三大语族的语言;而亚洲和非洲的语言差别却要大得多。亚洲的语言非常复杂,分别属于八大语系,其中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人最多,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人次之。非洲的语言也比较复杂,分别属于五个语系,其中使用尼日尔一科尔多凡语系语言的人最多,使用闪含语系语言的人次之。由于民族特色浓厚鲜明,所以东方文学显得更加丰富多采、变化无穷,给人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之感。

三、受宗教的影响较大

在古代,东方的几个文明古国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其中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部分,而后者则既含古代文学在内、也含古代宗教在内。古代埃及宗教的形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创作的大多数文学作品(如《亡灵书》等)都与这种宗教信仰有关。它们都含有浓重的宗教观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且往往兼备双重性质,既是宗教的文献,又是文学的创作。古代巴比伦的宗教与古代埃及宗教并称为世界具备最古文字典籍的古代宗教[2]。在古代巴比伦人所创作的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如《吉尔伽美什》等)也与宗教密切相关,也兼备宗教文献和文学创作的双重性质。古代印度宗教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吠陀教一婆罗门教体系,二是佛教体系。古代印度宗教比古代埃及宗教和古代巴比伦宗教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产生了正式经典(如吠陀文献、两大史诗、佛经);而在这些正式经典中.便有许多同时也是文学作品。这个事实完全可以说明古代印度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多么密切了。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在东方另外两个文明古国—伊朗和希伯来的文学与宗教中看到(前者如《阿维斯塔》,后者如《圣经》)。由此可见.在古代东方.文学与宗教有着儿乎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正式的宗教经典;有些文学作品虽然并非宗教经典.但其中充满宗教的内容,是重要的宗教文献;还有些文学作品在题材和思想等方面与宗教联系密切;至于不带任何宗教味道的文学作品,即使不能说是凤毛麟角,也可以说是较为少见吧。

与中古东方文学联系较多,对文学影响较大的宗教有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教属于吠陀教一婆罗门教体系,对中古印度文学的影响相当广泛。佛教的影响主要是在印度境外,对中古南亚(如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如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北亚(如日本、朝鲜等)各国的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广泛分布于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东亚、北非、东非和西非等地区,使这些地区的文学相当普遍地染上了宗教色彩。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东方文学具有明显的特征,历史悠久道路漫长,民族特色浓厚鲜明,宗教影响既广且深,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对人类文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丽明.新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学科研究综述[J].国外文学,2005(03):117-124.

[2]徐溯,杨小雨.从典型作品看东方文学中的文化抵抗和本土情结[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02):54-58+110.

[3]卢铁澎.中国东方文学学科的历史性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1):138-144.

论文作者:陈锦豪 孙本甲 王昊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刍议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论文_陈锦豪 孙本甲 王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