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论文_王贺

浅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论文_王贺

【摘 要】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也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家庭作业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11-025-01

数学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练习,特别是家庭作业的设计。有效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应以教材为主阵地,以生活为主战场,以思维为主练线,要花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收获。

一、家庭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布置作业要求生活化,让学生主动探索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对数学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完全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得到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1生活观察: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做一名生活的细心人,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可以是剪的、画的,甚至还可以折。

2.生活调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当孩子们拿着自己调查之后的统计表在小组里侃侃而谈时,当他们因白色污染的猖獗而义愤填膺时,我知道自己这样的家庭作业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的能力了,更延伸到了学生的课外。

二、把家庭作业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家庭作业学生是没有选择性的,学生做作业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老师要修改观念,充分发挥作业的自主性。作业本身是课堂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布置作业时并不是完全脱离教材知识,而是结合教材知识巧妙地来布置自主作业。同时,老师也不要勉强学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自主做作业。

在教学中渗透“整合”、“综合”观点,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重新审视知识的内涵,这样的家庭作业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

1.尝试性家庭作业。这种作业可以看作预习性作业,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查阅资料,初步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一定的练习。

2.自选性家庭作业。从学生方面考虑,作业设计要“因人施设”,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生,让学困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避免作业一刀切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趣味性家庭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布置得好、有趣、多样化,学生练习热情就高涨。同时在家中练习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为学生展示自己,家长了解孩子提供舞台。

4.实践性家庭作业。完成实践性作业是一种体验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在实践中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根据给出的硬纸板,帮小明的玩具制作一个盒子,盒子的长10cm,宽8cm,高6cm。并求出这个盒子的表面积和容积。虽然因人而异制作的成品会有差异,但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同时也巩固了长方体表面积和容积的知识结构。

5.开放性家庭作业。作业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解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6.设计性家庭作业。针对一项工程、一个活动,让学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规划图等,以训练学生的创新与策划能力。如,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为同学们安排游园活动,走迷宫,每人每次2元;摩天轮,每人每次3元,碰碰车,每人每次4元,空中游览车,每人每次1元;动物猎场,每人每次7元。问每个项目玩一次一共要用多少元?如果学校发给你15元的游乐券1张,请你设计游玩方案。

四、增加实践性,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现阶段的学习往往导致学生们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获得一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是真的可以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的。单纯机械地对知识内容进行反复的学习和练习,会让学生们失去独立思考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安排实践性比较强的作业。以比例这一知识为例,在学习了比例尺相关的知识以后,可以结合书上的课后作业,布置一项全新的作业,其内容为和自己的父母一切测量自己家里房间的实际长度,并且选取合适的比例尺,进行简单的平面图绘制。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将比例尺知识进行了实际的应用。

总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多元化其实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学生们的发展以及教学目标的不断调整,必然会对作业形式进行调整。而调整的内容,比例以及调整后作业的内容,其实都是由教师员工来控制的,而其根本就在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祖桂.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化.[J]《都市家教月刊》.2016

[2] 吴超.浅谈多样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读与写:上,下旬》.2016

论文作者:王贺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3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论文_王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