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这就对岩土工程前期的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顺利完成,首先便应当做好岩土的勘察工作,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可见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要充分重视勘察工作的注意事项,遵照相关规范去完成勘察工作,得出精准真实的勘察结果,后续的施工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为此应当针对工程勘察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
勘察数据将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数据的偏差时常会发生,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状况,但是好在这种问题是可以通过使用新科技新技术避免的,随着新工程的发展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完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使用。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对其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简述复杂地质条件
从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标准来看,如果从地质条件来进行划分的话,一共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二级以及一级。三级是这三类里面最为简单的,一般是指勘察地区的岩土种类相对比较单一,也没有明显的性质变化,同时它也不会受地下水的影响;而二级地质条件属于普遍的类型,主要是指勘察地区的岩土种类较多,存在一定的性质变化,且工程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地下水影响,但是有办法进行化解;与其他两类地质条件不同的是就是一级地质条件,也就是复杂的地质条件,它的一般特征表现为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也相对复杂,它的岩土性质与外貌形态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它的地质与水文条件都不好,并且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加上本身就有的多年冻土、湿陷性、膨胀性、盐渍性岩土,所以处理难度较大并且需要经过特殊处理。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主要需要做的是:首先要去搜寻与勘察地区相关的资料,包括气温、冻土层深度、地温、降雨量等气候状况,然后再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继而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域的土质构成和下伏土层的分布区域、土层性质以及形成原因等;除此之外,还要检查该区域的地下水类型,仔细研究当地植被生长状况等。
2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施工要点
2.1野外勘察中有关勘察点相关要点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前期勘察施工时,首先必须要确保做好的,便是勘察点相关工作,这一过程应当结合工程施工实际需求,并且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去完成,事先必须要设置好勘察点,如果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就必须要事先对密勘察点设置进行加密,要随机应变,依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去开展勘察,尽可能避免地层相差过大的问题出现。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勘察区域岩土特性的了解,而且要注意到特殊性质的岩土,尽可能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间距。
2.2地下水位勘察工作相关要点
勘察施工过程中,在勘察地下水位的过程中,要测量钻孔水位时,许多勘察人员都存在忽视抽水井与地下水陡壁的问题,这会导致地下水位的最终勘察结果无法达到精准,进而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
2.3岩土勘察测试误差管理相关要点
在开展勘察施工测试时,为了避免勘察的数据出现误差,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到严格根据勘察工作相关的规范开展原位测试工作,不能够妄想通过某种“捷径”去偷工,部分勘察人员为图省事,多数会有不按照规范完成测试的情况,例如在静力触探的过程中,需要定深凋零,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减少零漂,要严谨的进行测试,避免出现严重误差,否则会导致工程整体质量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标准贯入试验过程中以及校正杆长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杆长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当孔底存在缩径或是残留的问题时,测试人员很难及时发现标贯器是否落到测试位置中,所以容易出现贯击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多加注意。
2.4采用创新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一般为粉细砂状态相对比较松散,如果直接进行施工,就会导致上覆建筑结构后期运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需要对区域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再施工。如果可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引进先进的勘察新技术,提高勘察水平,在处理勘察点布置的随意性问题时就可以对勘察点进行勘察时采用克里格法;在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提高精确度,可以利用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和高密度点法;为了对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进行准确的确定,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整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使用计算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勘察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3.1岩层探钻
在我国的研究领域,复杂的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很多种,其中岩层钻探技术较为常见。在岩层钻塔技术实施过程中,大多使用台式钻探机进行高速低压的方式钻进,在具体工作操作中,如果出现砂土岩层,我们就需要采用泥浆护壁的方法。我们使用钻探法的目的是为了采取土样供我们研究分析,一般地下会有一个地下水位,在地下水位以上,使用无衬薄壁取土器处理,地下水位以下部位则使用双壁岩芯管以及活阀式取土器,争取不扰动土的试样,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在歙县披云峰这个案例中,首先就是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探,经过野外地质调查、工程测量和调绘,了解到披云峰东206山脊高位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共有四处,三处滑坡和一处崩塌,从而进行补救措施。
3.2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是对施工现场的一种模拟,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模拟实验的方式先试验一遍。在披云峰东206山脊高位滑坡事件中,就是在复杂地质修复之前,先进行了室内试验,总结出了坡面应设置截排水沟,削坡减载,分级放坡,坡率采用1:1,台阶宽3.0m,各台阶后缘设置排水沟,坡面设置排水孔,削坡后采用锚杆框架进行支护的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是根据模拟实验中得出的复杂地质岩土的参数来作为施工参考指标,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3.3地质测绘
地质测绘技术是指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周边环境进行勘测。通过地址测绘技术可以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以及风土风貌,能过更确切的了解岩石层的风化程度以及复杂地质岩土的主要分布情况。披云锋工程中最先做的就是通过地址测绘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了解到披云锋的工程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41.8mm,该地区降水集中,最强降雨量可达60mm/h左右,最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从而制定具体点工程方案。
3.4原位测试技术
原位测试技术也是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就是静力触探,静压力将圆锥形探头按一定速率匀速压入土中,量测其贯入阻力(也就是标准的自由落体实验),根据不同的阻力来辨别岩土层的具体情况。在将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除了静力触探法,也可以使用动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可以有效分析岩土的力学指标。
结论
在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同时勘察的工作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知识,全身心的投入到勘察工作中。充分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以期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晓莉,关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的若干思考[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3,01:32~33.
[2]朱彦,浅谈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J].工程技术,2017,17:143~144.
[3]陈军平,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分析[J].分析研究与探讨,2017,03:242~243.
[4]饶杰,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J].地质?勘察?测绘.2017(08)200-201.
论文作者:李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岩土论文; 地质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条件下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