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与SBK行LASIK手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分析论文_鲁晓云1,王松田(通讯作者)2,田雨2,韩军军2

鲁晓云1 王松田(通讯作者)2 田雨2 韩军军2

(1新乡医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2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 河南 焦作 454150)

【摘要】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两种手术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包括彗差,球差和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我医院眼科中心接受飞秒激光与机械角膜板层刀制瓣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各选取50例(100眼)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代表接受飞秒激光制瓣的试验组,B组代表接受板层刀制瓣为对照组。应用波前像差分析仪在暗室环境下分别对术前、术后10天、一个月、三个月时的彗差、球差、高阶像差和三叶草差进行测量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A、B两组的像差都有增加,特别是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增长比较明显;①两组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幅在手术后的10天、一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彗差的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一个月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时三叶草差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一个月时球差的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三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BK相比,飞秒制瓣LASIK 在术后早期拥有较好裸眼视力,且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增幅相对较小。

【关键词】 屈光手术;飞秒激光;SBK;LASIK;高阶像差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071-02

飞秒激光LASIK是目前常用的并且技术成熟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式,其适应范围广、效果稳定而受到广大近视患者的青睐,具有疼痛轻、术后视 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等优 点。SBK利用机械板层刀制作厚度约为90~110μm的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再使用准分子激光行角膜基质床切割,然后复位角膜瓣,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较小。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方式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客观评价飞秒激光制瓣与SBK制瓣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变化。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 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眼科中心接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200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组和SBK组。A组50例100眼行飞秒做瓣LASIK手术,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19~35(平均23.06±4.97) 岁。术前球镜度为-6.00~-10.00 D,平均(-7.71±1.26)D,散光度为-0.00~-3.50 D,平均(-0.80±0.69)D 。B 组 50例 100眼行 SBK,其中男 15 例, 女35 例,年龄20~35( 平均23.18±4.75) 岁。术前球镜度为-6.00~-9.70 D,平均(-7.60±0.92)D,散光度为(-0.00~-2.00)D,平均(-0.66±0.46)D。两组患者屈光度在近两年内较稳定,术前需停戴角膜接触镜2周以上,并排除圆锥角膜、视网膜脱离等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1.2.1检查项目 所有患者术前需行裸眼视力、综合验光、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前节、眼底、角膜地形图、眼轴长度、角膜厚度、A/B 超等常规检查,并排除活动性炎症及眼底病变等手术禁忌证。

1.2.2手术方法 手术由我院眼科中心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完成。每位患者选择符合其自身条件的手术方案,适当能量行激光切削,切削结束后予平衡液冲洗基质床,并复位好角膜瓣,术毕常规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并用硬质眼罩保护眼睛。

1.2.3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8.0首先对两组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同一组内手术前后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资料,如各组间像差所占比例应用秩和检验。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角膜切口愈合良好,角膜瓣未见明显异常。

2.1 术前基本资料的比较 表1

2.2 两组患者彗差和球差与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比较 表2

3.讨论

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LASIK具有手术时间短、感染率低、良好及稳定的远期效果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式。一些患者在术后裸眼视力虽然很好,但视物仍然有眩光、光晕、夜间视力降低等症状,这些和术后高阶像差增加有关[1]。屈光手术可能增加全眼的高阶像差,亚临床偏中心切削(<1.0mm)可能会导致彗差的增加[2],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术后视觉质量,这是比视力更高层次的概念。研究发现,飞秒组和SBK组高阶像差在不同时期均有所增加,并且术后早期像差增加更为明显,这可能与早期角膜瓣愈合反应时角膜上皮水肿严重有关,随着时间增长数值逐渐变小,但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

飞秒激光能安全地准确地制作角膜瓣,且角膜瓣光滑平整,它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3],因此患者术后角膜愈合反应轻,Hase不易形成,像差较小。SBK制瓣,制作的角膜瓣厚薄不均,且手术过程中往往为了保留足够厚的角膜基质而减少切削的厚度,造成切削区与非切削区极其陡峭,导致术后角膜曲率变化较大,角膜表面不光滑,引起的像差变化也较大。

从以上结论得出,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引起高阶像差变化不同:飞秒组内各时期高阶像差增幅的均数值都比SBK组要小,说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更利于减少术后角膜高阶像差,更有利于术后视觉质量。当然,本研究观察的时间较短,我们会在以后的研究中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对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高度近视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Seiler T,Mrochen M,Keammerer M.Operative correction of ocularaberrations to improve visual acuity.J Refract Surg 2000; 16(5) :5619-5622.

[2] Bentio A,Redondo M,Artal P.Temporal evolution of ocular aberrations following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Ophthalmic Physiol 2011; 31(4):421-428.

[3] Gatinel D,Adam PA,Chaabouni S,et al.Comparison of corneal and total ocular aber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myopic LASIK.J Refract Surg2010; 26(5):333-340.

论文作者:鲁晓云1,王松田(通讯作者)2,田雨2,韩军军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飞秒激光与SBK行LASIK手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分析论文_鲁晓云1,王松田(通讯作者)2,田雨2,韩军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