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调查分析论文_齐改弟

(榆中县甘草镇中心卫生院 甘肃兰州 730112)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榆中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总结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榆中县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0例农村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通过碘染色、醋酸染色方法实施,结果阳性的女性进一步接受阴道镜检查,必要情况下对可以病变位置开展病理检查。结果:1000例女性宫颈癌确诊率为1%,其中有3例CINⅠ,6例CINⅡ,1例CINⅢ;本研究结婚年龄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开展宫颈癌筛查能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根据其具体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能够提升防治效果。

【关键词】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调查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334-02

宫颈癌是女性中较多出现的一类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仅居于乳腺癌,属于发病率最高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形成严重威胁[1]。导致宫颈癌出现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同时不同地区以及人群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地域特征突出。宫颈癌一般致病因素确切,癌前病变期具有可逆转性,并且持续时间非常长,如果临床可以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进行临床处理,能够显著延长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2]。本研究具体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榆中县1000例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结果。

1.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榆中县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1000例农村女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之间,全部患者均已婚或者已经有性生活史。全部女性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1000例女性中均排除妊娠女性、伴有内外科严重疾病、接受全子宫切除、确诊为宫颈癌。

1.2 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参与调查的人员首先要接受统一培训,培训完成后通过调查表对参与研究的女性开展面对面的调查,需要调查的内容具体有宫颈癌危险因素、女性基本情况。

临床检查:筛查依据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实施,医生通过内窥镜对患者宫颈部位进行检查,暴露宫颈后实施醋酸染色,然后直接进行观察,接着进行碘染色,继续直接观察。醋酸染色结果显示异常或者碘染色结果显示阳性的女性继续接受阴道镜检查,对于阴道镜检查怀疑存在病变的位置,通过阴道镜引导取活检实施病理检查以确诊。

1.3 统计方法

由SPSS 19.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n(%)]表示文中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基本情况及宫颈癌检出情况

本组1000例女性经醋酸染色以及碘染色结果显示阳性的有38例,38例女性均接受阴道镜检查,将其中20例有可疑病变的女性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检查显示阳性有10例,确诊为宫颈癌,包括3例CINⅠ,6例CINⅡ,1例CINⅢ,宫颈癌检出率为1%。其他一般情况如表1。

表1 1000例女性一本情况分析

2.2 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分别分析宫颈癌女性和非宫颈癌女性的上述基本资料,显示两组初潮年龄、结婚年龄、受教育水平、怀孕次数、家族肿瘤史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避孕状况、有无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史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婚年龄和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知,醋酸染色和碘染色与阴道镜检查相结合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中能够使假阳性率明显下降,提升宫颈癌筛查有效性,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宫颈癌并进行早期治疗。所以,针对县级农村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无法进行HPV检测以及液基细胞检查,则可以应用醋酸染色和碘染色结合阴道镜检查进行筛查[3]。从本次调查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通过对单因素分析中可疑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仅有结婚年龄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婚年龄越早,宫颈癌出现的可能性就越高,这也就相当于性生活开始时间越早,出现宫颈癌的可能性就越高,由此必须做好青少年的性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应该合理拓宽宫颈癌筛查的年龄段,保证筛查的全面性[4]。

另外本次调查还显示年龄、受教育水平、怀孕次数、肿瘤家族史和子宫颈癌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考虑是因为调查样本量较少,检出的宫颈癌患者少,不过从比较宫颈癌女性和非宫颈癌女性的患病率能够发现一些特点,包括30~49岁的未绝经女性是子宫颈癌的高发人群,考虑是由于这一年龄阶段雌激素减少。另外发现怀孕超过5次的女性宫颈癌患病率要高于5次及以下,同时宫颈癌多出现在低受教育水平的人群中,所以临床必须做好低受教育女性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升其疾病防范意识[5]。另外有肿瘤家族史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没有家族史的女性,证实遗传也是宫颈癌出现的一个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做好宫颈癌的筛查工作有助于实现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影响因素合理扩宽筛查范围以及筛查年龄对于保证筛查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兵,张小庄,罗喜平等.广东省潮州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不同筛查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1):33-39.

[2]王瑛,李丽霞,张亲凤等.三亚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认知度和筛查状况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6):909-910.

[3]张斌,周爱芬,陈忠等.武汉市20余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398-1402.

[4]余文洁,肖淑君,沈锦红等.2015年清远市1.6万例农村妇女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结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6):2743-2745.

[5]于占刚,向兴余,许翠红等.高台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KAP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538-4541.

论文作者:齐改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榆中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调查分析论文_齐改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