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为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方式,能够保障城市水资源充足、进行循环供给。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也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主要方式,现阶段我国废水及污水排放量较大,导致我国多数流于河段污染,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大型城市面临水资源总量大,但可用率低的现状。水资源受到污染后水质下降,易形成恶性循环。污水再生利用能促使农、林、牧、渔行业发展,使人类致癌率及新生儿畸形率降低,增加用水量,实现生态效益。
1 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
1.1 水资源短缺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工业及农业发展速度迅猛,工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淡水资源被严重消耗,水资源短缺问题体现在全球范围,我国北方地区此现象较为明显。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肆意用水,导致水体污染,人类生存问题将受到威胁。
1.2 水资源污染
我国部分地区重视工业发展,并未重视环境保护。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并未经过处理进入水系统中,其中所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污染水体,使水资源浪费问题严峻。采取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措施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我国发展水平,因此应当对水资源利用问题深入讨论。
2 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问题
2.1 污水处理技术问题
城市污水技术的先进性是保障污水有效处理的前提,我国较长一段时间效仿欧美国家污水处理方式,对其技术进行一定改进,形成新型无污水处理技术。SBR技术为城市污水主要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产生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但是新技术只是对原技术的改进,较同期国外技术略有不足,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存在处理效率低、耗能高、整体性不足等缺陷。
2.2 污水处理资金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城市必须系统,良好污水处理系统可良好改善水质,解决水污染问题,经过处理的污水能进行重复利用,但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及运行需要资金的投入,中国经济虽然保持平稳的发展速度,经济水平依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不能仿照发达国家,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资金困扰相关部门,系统建设后无法直接体现效果,高效运行为其中重要环节,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系统便无法发挥良好效果。我国近几年污水处理投入有一定增加,但无法与工业污染速度成正比,现有污水处理投入无法保障污水高效处理,导致我国呈现用水困难局面,自然环境也被严重污染。国家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当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对策
3.1 强化宣传,树立群众危机意识
树立群众危机意识,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该方式为控制水资源随意使用的有效途径,只有主体认识到水资源应用现状,才能控制水资源浪费及污染。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将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公民在生活中应当自多方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工业也应当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创新水资源管理办法,降低废水排放量,控制水污染。
3.2 建立污水处理法律
法律体系建设为控制污水方法,对排污严重的企业进行相关法律制裁。使得企业认识到污水控制的重要意义,对企业污水排放起到威慑作用。建立明确及统一的法律法规,会将谋取高利的企业控制自身行为,是保障污水处理的措施,我国应当积极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法律建设,实现城市水污染控制目标。
3.3 技术实现污染水净化利用
我国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现代化发展依赖技术创新,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同样依赖技术升级。我国应当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使得现有污水处理方式更加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做到与时俱进,尽快追赶发达国家污水治理技术。我国已经在水资源回收利用方面进行相关探索,取得瞩目成绩,中水回收装置便是一项新型的水资源处理技术,能实现污水净化及再次利用,使水资源应用效率提升,降低污水的环境的污染,具有积极影响。但实际应用中,由于推广力度不足,使得并未广泛应用。因此应当不断宣传,并致力于技术开发,使技术效果更加显著。
3.4 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政策支持
污水技术创新、设备管理需要国家资金保障,国家需要强化该方面内容的投入,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将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强化与国外企业的融资,积极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无法脱离监督机制,我国监督机制并不完善,技术水平落后,无法将污水有效处理,使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我国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引进高端人才,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式,建立污水管理机制。
4 结束语
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问题是我国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人们需要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序列中,节约用水。企业应当明确水资源对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进高新技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污水排放。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污水控制标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污水处理及再利用目标。
参考文献
[1]宫利娟,张智渊,王玉杰.城市污水全量循环过程中再生水利用模式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43(02):49-51.
[2]罗涛.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氮磷控制技术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2017.
[3]薛亮.公私合作背景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法律问题研究——以西北地区若干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为分析样本[J].兰州学刊,2016(06):139-148.
论文作者:田云升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