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标本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论文_尚鲁强 徐学慧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学临床标本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影响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对应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各科临床送检标本细菌5000例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在这5000例当中,质量检测优良的标本细菌总共有2650例,质量检测合格的总共有2000例,总质量合格率为93.0%,送检的样本中痰液的合格率最低为88.6%,合格率最高的为外伤组织以及脓肿的标本,达到了98.0%,其中痰液标本的合格率和其它标本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严格遵循取样、操作、运送的原则,才能提高标本细菌质量检验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细菌检验的水平。

关键词:标本;细菌;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医疗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医学临床实验中对标本细菌进行质量检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检验的结果在临床诊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医生明确诊断、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和患者的诊疗工作具有密切的关系,标本细菌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病情判断的正确与否,因此做好标本细菌质量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在整个工作,需要经过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分离培养、检验等程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错误,进而使医生做出错误的判断。为研究标本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本文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各科临床送检标本细菌50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各科临床送检标本细菌5000例进行综合的分析,其中包括痰液标本、脓肿创伤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生殖分泌物标本和粪便标本,分别为1800例、1500例、700例、500例、300例和200例。通过对收集的标本细菌检验发现:标本细菌检测为阳性的1200例,为阴性3800例,阴性率为76.0%。

1.2研究方法 为了提高送检样本的合格率,我们在整个检验的过程中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样本送检之后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的结果分为三个类别,即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在质量评估之后,对合格样本进行检验鉴定之后,对鉴定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那些检验不合格的标本细菌退回到检验科室重新进行采样。最后在完成整个检验程度后,对整个流程进行回顾分析,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标本细菌质量检测合格的情况 经过检验可知,质量检测优良的标本细菌检共有2650例,质量检验合格的样本共有2000例,总质量合格率为93.0%,其中各类标本细菌检质量检验合格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标本细菌检的质量检测合格情况

P<0.05

2.2影响标本细菌质量检验合格的原因 标本细菌检测质量不合格的共有350例,不合格率为7%,其中包含抽样位置不正确的100例,采集的标本数量较少的为80例,无菌操作不正确的120例,送检不及时的有42例,对特殊标本没有进行特殊处理的共有8例。

3讨论

对标本细菌进行质量检验至关重要,它可以为医生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学疾病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细菌检验工作就是收集人体的分泌物、体液以及组织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验,目的就是为了给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1]。

在标本细菌检验的过程中,无论是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分离培养以及鉴定检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导致检验结果的错误,从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标本细菌检验的合格率以及精确度。另外,在采集样本时,有些是医务人员在旁协助采集的,而有些是患者自己采集的,其中患者自己采集的样本合格率比较低,这是因为患者自己采集很难做到无菌操作[2]。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对标本细菌检验质量控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医务人员在进行样本采集时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防止细菌出现感染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检验结果的误差。另外,尽量不要让患者自己进行样本采集,因为患者自己采集就无法做到无菌处理,从而影响检验的质量。其次,在对样本进行采集时,对于样本容器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相关的规定,选择合适的容器,避免容器选择不当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最后,在样本采集完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送检,避免由于时间过长而导致样本质量变差情况的发生。同时,为了保障检验质量,检验人员在对标本细菌进行检验时一定要按照标本留取操作要求进行相关的操作[3]。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送检的样本当中,合格率最低的就是痰液,脓肿创伤标本的合格率最高,其它样本的合格率从低到高分别为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生殖分泌物样本和血液样本。

综上所述,导致标本细菌质量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样本采集不规范、采集部位不准确、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操作、容器选择不适合以及送检不及时等,因此,要想保障标本细菌检质量检验的合格率和精确度,一定要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4]。

参考文献:

[1]李素文.医学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369-370.

[2]陆德胜.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分析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36):149-150.

[3]胡锦霞.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和质量控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2(22):63,64.

[4]余兴化.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56(28):172-173.

论文作者:尚鲁强 徐学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  ;  ;  ;  ;  ;  ;  ;  

医学临床标本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论文_尚鲁强 徐学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