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谈结合,以打促谈-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论文

打谈结合,以打促谈-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论文

六十六载再回眸

打谈结合,以打促谈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

武 军

内容提要: 2019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6周年。透过历史烟云,回顾战争过程,能够清晰体会到毛主席、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战争决策的英明伟大,体会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深远。其中,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交织进行,边打边谈,打谈结合,对最终结束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争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一个范例。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 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在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中,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交织进行,边打边谈,打谈结合,对最终结束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争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一个范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三八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北部地区,接受侵朝日军投降。1948年,南、北朝鲜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形成南北分裂局面。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派军队进行武装干涉,并令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接着,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进而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朝中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入朝后,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至1951年6月初,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地区,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交战双方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形成了战略相持局面。

此时,美国已将其三分之一的陆军、近一半的海军和五分之一的空军作战力量投入朝鲜战场;耗费了一百多亿美元的军费,相当于战前美国全年的军费总额① 1950年美国国防预算为135亿美元,见[美]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基、威廉·费斯:《美国军事史(1607-2012)》,409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 ;物资消耗平均每月85万吨,相当于援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年半物资的总和;付出了十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却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美国统治集团曾考虑进一步增兵以打破战场僵局,将战争扩大到中国本土,甚至扬言不排除使用原子弹的可能。但又担心:即使再次打到鸭绿江边,也可能要遭受数以十万计的惨重伤亡,“所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获得的好处”① [美]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152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 ;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将陷入“无底深渊”,与美国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全球战略严重相悖,更有可能引起苏联干涉,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扩大战争的想法也遭到盟国的强烈反对。经过反复权衡,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武力占领朝鲜全境的企图,明确提出在朝鲜打一场“有限战争”的指导方针,进而作出通过停战谈判、争取在有利条件下结束朝鲜战争的决定,并解除了公开发表声明极力主张扩大战争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职务。1951年5月底,曾任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乔治·凯南,受国务卿艾奇逊委托,向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转达了美国当局愿意通过谈判,沿三八线一带实现朝鲜停战的意图。6月初,美国通过联合国秘书长赖伊等渠道,作出同样的表示。

停战谈判伊始,双方围绕谈判议程的谈判就一度陷入僵局。朝中方面提出了包括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和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问题在内的议程草案。美方拒绝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和“确定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列入议程,并借口朝中方面不允许美方单方面召集来的20位新闻记者到会采访,而中断谈判。朝中方面在驳斥美方无理要求的同时,为推动谈判顺利进行,在非原则问题上作了适当让步,决定集中解决以三八线为界停战这个核心问题,而将撤退外国军队问题留待停战以后解决。经过半个月谈判,双方于1951年7月26日确定了五项谈判议程:通过议程;确定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关于战俘的安排;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综上所述,朝鲜战争由双方军事较量转向边打边谈、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并举的新阶段,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交战双方力量相对平衡、形成战场对峙局面,均有通过谈判实现停战的基本意愿的结果。

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发表演说,建议朝鲜交战双方谈判停火与休战,把军队撤离三八线作为解决朝鲜武装冲突的第一步。25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示中国人民完全赞同马立克的建议。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奉美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表示愿意进行停战谈判。次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复电,同意进行谈判。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地区正式开始。

对美国而言,朝鲜停战谈判是其第一次在没有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迫于国内国际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停战谈判,是反复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作出的无奈选择,是很不情愿的。因此,在酝酿停战谈判之际,美国就决定在达成停战协议之前继续进行军事行动,并力求在谈判桌上争取有利条件,实现所谓“光荣的停战”。为此,美国不仅一再在谈判中提出种种无理要求,设置重重障碍,破坏和拖延谈判进程,更在谈判期间不断发起军事挑衅、摩擦乃至局部进攻,企图迫使我方接受城下之盟。这就注定了朝鲜停战谈判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谈判期间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始终在交织进行。

第一,时间分布图谱表明,在近10年的时间内,科研成果平稳增长,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采取定性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社科类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类刊物上。该研究领域现阶段正趋于稳定,多个学科的前沿定量研究方法正被引入,研究深度有加强趋势。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停战谈判开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早有充分估计,深知要同蛮横骄狂、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进行谈判,把和平的可能变为现实,没有雄厚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不在军事上给予进犯之敌以坚决回击,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在决定进行停战谈判的同时,中共中央决定在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阵地,加强正面和侧后翼防御,防备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或在朝鲜半岛蜂腰部东西海岸登陆,在作战指导上采取“零敲牛皮糖”,由打小歼灭战逐步过渡到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积小胜为大胜。据此,志愿军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变为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双管齐下”,为持久作战、以打促谈进行了充分准备。

从我方情况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兵力总数上占有一定优势,具有高度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了近战、夜战特长,发扬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但是,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缺乏机械化装备,特别是没有空军、海军支援配合,制空权、制海权完全被对手掌握,后勤运输补给能力较弱,部队随身携带物资只能维持一周左右,加之朝鲜半岛南北狭长、三面环海、总面积小的特殊地理环境,使我志愿军的机动作战能力严重受限,难以充分发挥兵力优势歼灭敌重兵集团,甚至对美军一个整团以上的建制部队都难以完成聚歼任务。第四次战役期间,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一封电报中就明确提出:“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我军必须准备长期作战,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使其知难而退,才能解决朝鲜问题。”②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162、1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经过五次战役的实践,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依靠现有装备和条件,不可能大规模歼灭敌重兵集团,将“联合国军”全部驱逐出朝鲜半岛。在美国方面作出愿意通过谈判沿三八线一带实现朝鲜停战的表示后,经过与朝鲜方面商议,中共中央于1951年6月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方针③ 参见《彭德怀军事文选》,412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即打谈结合、以打促谈,争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结束朝鲜战争。

(3) 做好地质勘测,了解地下水分布和软弱地层分布,减少浆液流失和地下水渗漏。保证盾构施工的连续性,减少暂停作业期间的地表沉降,提高开挖施工的速度,减少土体损失的时间,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对地表变形控制有积极作用[13]。

10月25日,停战谈判在板门店恢复。美方放弃了要求朝中方面退出1.2万平方公里地区的荒谬主张,也不再炫耀其海、空军优势。但是,又要求朝中方面退出包括开城在内的1500平方公里土地,强调开城对于保障汉城(今首尔)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以北朝鲜西海岸若干小岛和其他地区交换开城。朝中方面为打开谈判僵局,先后提出根据双方实际接触线全面调整、就地停战把实际接触线稍加调整作为军事分界线等新方案。在此期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配合停战谈判,主动进行局部战术反击作战、保卫开城和攻占岛屿作战,收复许多前沿阵地和十余个岛屿。

式中,|[Hvr(r2,r1,ωi)|描述了幅频特性;φvr(r2,r1,ω)描述了相频特性。φvr(r2,r1,ω)的计算公式为

其次,各个仿真实践的任务在完成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可能贯穿一个章节或者几个章节,因此,仿真实践的完成过程是使学生对学习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形成良好的知识点体系。

以三八线为界实现停战,本来是双方都赞成的,也是停战谈判得以开始的一个先决条件。停战谈判开始前,美方无论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杜鲁门总统批准的内部文件,还是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长马歇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等美国政要的公开表示,以及乔治·凯南对马立克的表示,都是主张在三八线上停火。停战谈判开始后,朝中方面提出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在其南北各后撤10公里建立非军事区。美方却出尔反尔,完全背弃曾作出的承诺,不仅坚决拒绝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而且以补偿其海、空军优势为借口,无理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朝中军队战线后方,要求朝中军队自当时战线后撤38~68公里,企图不战而攫取朝中方面控制的1.2万平方公里土地。这种军事讹诈,理所当然地遭到朝中方面的驳斥。理屈词穷的美国代表竟拍着桌子叫嚷:“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1951年11月27日,双方就军事分界线问题达成协议后,立即转入第三项议程关于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问题的谈判。随后,又于12月11日开始第四项议程关于战俘安排问题的谈判,1952年2月6日开始第五项议程关于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问题的谈判。

交代结构(即钠长石交代集合体):主要由叶片状钠长石和糖粒状钠长石两种组成,次有石英、针状电气石。叶片状钠长石(即板柱状、柱状):其粒度为0.1mm×0.1mm,最大粒度为1mm×2mm,一般为0.5mm×1mm,糖粒状钠长石晶体大小一般为0.1mm×0.1mm。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保护相关问题研究——国内首例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引发的思考.........................................................................曹志明 王志超 07.60

停战谈判开始前后,“联合国军”为改善局部地区的防御态势,即在战线的中、东部地区,向志愿军和人民军据守的一些战术要点发动试探性攻击,主要是争夺金化以北的鸡雄山阵地和华川水库以东的大愚山阵地。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了顽强抗击,在消灭敌一部分有生力量后,主动放弃不易据守的一线阵地,撤向二线阵地进行防御。其他地区的志愿军部队,也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反击作战,初步稳定了防线。

经过会场内外的反复较量,11月27日,双方在朝中方案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由实际接触线后退2公里,以建立非军事区;如停战协定在本协议批准30天内签字,所确定的军事分界线和非军事区不再予以变更;如30天内停战协定尚未签字,则按将来实际接触线修正军事分界线和非军事区。根据第三项规定,1953年6月17日和7月24日,双方对军事分界线作了两次校正,最终确定的军事分界线比首次协议时南移332.6平方公里。

8月中旬至10月下旬,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并从8月开始,实施了长达十个月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企图切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后方供应。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打促谈,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取得了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十五万余人,并在反“绞杀战”斗争中建成了“钢铁运输线”。“联合国军”在夏、秋季局部攻势中,以惨重的伤亡代价,占领了646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种得不偿失的进攻,遭到了美国国内舆论,特别是国会的指责。据美国电通社1951年11月14日电,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也认为,李奇微“所施行的占领个别高地的战术,不符合美国在远东的全盘战略……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美国未能达到通过军事压力迫使朝中方面屈服的目的,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

1951年7月26日,双方达成谈判议程协议后,即进入关于军事分界线的实质性谈判。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是课堂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不仅是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是和学生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因此,我们要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绿色通道。因为只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只有让学生感到轻松,才能让学生达到乐学的优化心理状态,只有让教师做到放松,才能让教师形成乐教。这样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都能感受到课堂的幸福与温馨。

关于停战的具体安排。双方在实现停火、建立非军事区、成立联合军事停战委员会以安排和监督停战等问题上意见比较一致,但在沿海岛屿归属、增加军事力量、监督与视察等问题上分歧严重。美方拒绝从军事分界线以北的所有岛屿撤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此组织4次渡海作战,收复了黄海道近海的大部分岛屿,迫使美方放弃除白翎岛、大青岛、小青岛、延坪岛和隅岛5个岛屿以外的军事分界线两侧海面延伸线以北所有岛屿。美方企图限制朝鲜修复和新建机场。朝中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毫不退让,迫使美方最终放弃自己的主张。美方主张由双方组成军事停战委员会在朝鲜全境“自由视察”。朝中方面反对这个主张,认为这是干涉朝鲜内政和侵犯朝鲜主权,建议成立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负责去双方同意的后方口岸进行必要的视察。美方最终接受了这一建议。朝中方面则在兵员轮换、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成员和口岸数目问题上,作了一定让步。1952年5月2日,双方就第三项议程全部达成协议。

关于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朝中方面提出,双方司令官向双方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3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问题。美方根本就不想在朝鲜停战后召开政治会议解决朝鲜的和平问题,对此未作过多的争执。双方于1952年2月17日就此达成协议。

关于战俘安排问题。1929年缔结、1949年8月12日修订的《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第一一八条明确规定:“实际战争停止后,战俘应即予以释放并遣返,不得迟延。”第七条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战俘均不得放弃公约所赋予的一部或全部权利。日内瓦公约还规定,其条文适用于一切战争和武装冲突,即使一方或双方不承认存在战争状态时也适用。美国是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因此,朝中方面原本认为这一问题不难达成协议,谈判一开始,即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和国际惯例,提出双方遣返全部战俘的建议。但是,美方为了达到抹黑朝中方面的目的,打着保护战俘人权的幌子,拒绝按照日内瓦公约规定全部遣返战俘,进而提出所谓“对等遣返”“一对一交换”“自愿遣返”等主张,并唆使南朝鲜和台湾的特务对朝中方面战俘进行所谓“甄别”,强迫朝中战俘刺字、写血书等表示“拒绝遣返”。因此,1952年5月初,巨济岛上不堪忍受凌辱的朝中战俘扣押了美军战俘营长官杜德准将,向世界舆论揭露了美方迫害、虐杀战俘的罪行。美军随后进行血腥镇压。美方在其无理主张遭到朝中方面驳斥和拒绝后,于1952年10月8日片面宣告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同时,发动“金化攻势”,企图达到其扣留战俘的目的。防守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部队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共歼敌2.5万余人,取得上甘岭战役的重大胜利。

1953年1月,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上台后,公开发出新的战争叫嚣,威胁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为此制定了一个发动全面攻势的计划,并不断进行登陆作战演习。美国还采取“放蒋出笼”政策,鼓动台湾国民党当局对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发动进攻。针对美国的军事冒险政策,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坚定地指出:“我们是要和平的。但是,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放弃它那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的阴谋,中国军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起,一直战斗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121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加强了朝鲜东西海岸的防守兵力和防御阵地,正面战场也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志愿军空军与防空力量大大加强,后勤保障得到极大改善。美国被迫放弃军事冒险计划,同意恢复中断六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

为促进停战实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于1953年5月发起夏季反击战役。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作出妥协。在谈判桌上,朝中方面采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推动了谈判的进展。双方于1953年4月11日签署《遣返病伤被俘人员协定》。6月8日,以朝中方面的建议为基础,就战俘问题达成协议。6月18日,南朝鲜当局以“就地释放”为名,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人,公然破坏协议。我志愿军随即发起以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阶段进攻作战,重点打击南朝鲜军,向南扩展阵地140多平方公里,歼敌5.2万余人,迫使“联合国军”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朝鲜战争成为“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② [美]约瑟夫·古尔登:《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上),引言,2页,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则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③ [美]马克·克拉克:《从多瑙河到鸭绿江》,1页,台北,台湾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78。

主要参考文献

[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版)[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 E2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484(2019)07-0079-05

作者: 武军,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研究员,专业技术大校

(责任编辑:何 荷)

标签:;  ;  ;  ;  

打谈结合,以打促谈-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