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是贯穿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主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线论文,新教材论文,高中英语论文,学生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必修课)从2003年秋季开始使用。学习这套新教材,我们感到以学习者——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贯穿这套教材的主线。以高一上册为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内容上看,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需要,这套教材采用了围绕话题的方式展开。话题的内容紧贴现代生活,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涵盖了人际交往、语言、旅游、礼仪、历史文化、自然灾害、体育运动、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影视传媒、音乐美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渗透社会和自然学科的知识,融思想性、知识性、真实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能抓住学生关注的兴奋点,刺激他们不断追求新知的欲望,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开阔其眼界,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式的文化视野。仅以高一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为例,学生们从图文并茂的教材里,会看到和读到电影《荒岛余生》中Tom Hanks扮演的Chuck Noland,著名影星Meryl Streep,Keanu Reeves,Jackie Chen,著名导演Steven Spielberg,张艺谋,体育明星Michael Jordan,姚明,歌星Elvis Presley,电影中的Harry Potter,以及著名的艺术家凡高,毕加索,齐白石等。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无疑会激起高中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许多情感方面的共鸣。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因素有机地融入在英语教学之中。比如:第一单元通过谈论朋友和友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第三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旅游,在Warming-up部分,教材安排了一组看图说话,对旅游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了批评,让学生从小养成环保旅游的意识。第六单元谈礼仪;第十单元讲环保。教材不仅通过大量的阅读,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灌输,还设计了一些赋有教义的语言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比如:第十单元阅读后的一个任务是这样要求的: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can do make our world better.Even small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Jennifer has decided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She will do at least one good thing every day.She has made a list of things she can do.Here's Jennifer's list:
1.I will pick up rubbish from the ground.
2.I will not use plastic bags.
3.I will tell my friend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ink of things you could do.Write a list.
与1993年版的教材相比,此套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理解,增进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反映世界各国文化的同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表现了较强的国际性和民族性。而这种跨文化的交际信息,又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巧妙地呈现在教材设计的各种活动中的。
如:第七单元的speaking中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Your job is to make a culture capsule.This capsule is a large box that will be sent into space so that anyone who finds it will understand who we are.Work in pairs to prepare a "Chinese Culture Capsule".
You can select five things that represent Chinese culture,but you can't put any living things in the capsule.You may also include a short message(two sentences)in any language in the box.在这里,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是选择五种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并说出理由,放进太空包。再如:第十一单元《音乐世界》的阅读之后有一个这样的问题:Is the music a universal language?Can you enjoy the music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even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words?Are there any other universal languages?What about dancing,paintings and photographs?紧接着,在该单元的综合技能部分,教材先给学生一段阅读,比较流行乐与摇滚乐的异同,然后让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比较。
二、新教材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新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以话题为核心,采用结构与功能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和安排了许多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任务型”活动。这些“任务型”活动,要求明确,层次分明,形式多样,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地提供贴近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完成某项任务,以促进其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完全符合美国的语言教学专家Jane Wills提出的:“In task-supported learning,the task is used in order to give students practice in what they have been learning.In taskbased learning the task is central to the learning cycle.Students learn through using language,by struggling with meaning.”
综观高一新教材,其中的任务型活动有这样两个特点:
1.注重提供真实的场景,使语言交际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掌握真实、实用、有意义的语言。仅以听力部分为例:第二单元的listening部分是让学生听房东太太关于租房住房的规矩,然后将这些规矩写下来;第三单元的listening部分是在机场候机厅听登机通知,弄清航班号、目的地、登机口;第十二单元的listening部分是听有关美术展览的信息,如展览的名称、时间、地点、门票的价格等。
2.教材中设计的任务型活动将我们常规教学中采用的呈现——练习——运用(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的模式颠倒过来。课堂上,学生常常是以完成一项任务开始,进入学习状态;然后,随着一个个任务型学习活动的开展,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这些任务本身相对独立,但又都紧紧围绕单元的中心话题,形成一个任务链。这种“任务链”或叫“复合型任务”的设计方式,体现了各个任务间的连续性和层递关系,较之于单一的任务,更加符合学生主体的认知水平;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同时,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任务链”还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以第十一单元为例:
该单元的主题是:The sounds of the world
Warming-up的第一个任务是:Listen to the music on the tape and decide:
Where do you think the music comes from?
紧接着的第二个任务是:Which piece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Why?
What makes you think this music comes from...?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ngs you have heard?
Can you guess what the songs are about?
这两个任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Listening部分,学生的任务是听三首歌,用表格的形式回答:
What would be a good title for the song?
What is the song about?
How does the song make you feel?
Do you like the song?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song?
在Speaking部分,教材围绕主题,引入语言功能方面的操练,让学生用提供建议和劝告的话语,讨论如何买CD,如何选择跳舞的音乐,如何选择能代表班级精神的歌。
在Reading部分,学生读前先讨论的问题有: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When do you listen to a song,do you listen to the words or the music?
Do you play any musical instrument?
What is your favourite instrument?
Do you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from other countries?
而在阅读The sounds of the world之后,学生讨论的问题有:Is music a universal language?Can you enjoy music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even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words?Are there any other universal languages?What about dancing,paintings and photographs?
在该单元的综合技能部分,教材先给学生一段阅读,比较流行乐与摇滚乐的异同,然后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对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比较。
该单元安排的写作任务有:1.Write abouts a Chinese or English song that you like.Try to describe the song and how it makes you feel.Explain why you like the song and what the song makes you think of.
2.We write song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ourselves and the world.If you write a song,what will you say?What will your message be?Work in pairs and write a song.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是以任务型的活动展开的;每个活动都不离主题,但都各有其侧重的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当任务完成了,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学习、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开展自我评价是新教材的亮点
正如此套教材的教师用书所说,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动,让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思想,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探索、研究、合作,进行大胆的想像。根据这样的精神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教材中随处可见。
比如:第九单元阅读后的问题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中学生喜欢的手机新款式。在每一篇阅读文章后,教材都精心地设计了一两个Open-ending的问题,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材在全书的目录部分、每个单元开始的目标部分以及每个单元Check point部分,明确地列出了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及目标要求。Checkpoint部分采用练习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该单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其中有这样的句子:Have you learnt any useful expressions?
What are they?十分富有人情味。这一套精心设计的目标与检测,像是导航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自我调整航向,从而进行自我调整,促进自主学习。
教材在每一单元的结尾部分,都安排有一个学习策略指导“Tips”,涉及内容有如何学习语言知识(如同汇),如何训练四项技能,如何搜集资料,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我们可以把这些策略划分为:指导学生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所采用的适当的步骤与方法的认知策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规划、实施、评价、调整的调控策略;为了维持、扩大与人交际的机会而采取各种办法的交际策略;以及如何使用各种学习渠道和信息资源的资源策略。如教材第二单元的Tips有关在交际中听不懂别人谈话时,应该如何表达询问的交际策略;第四单元的Tips介绍如何做影评,实际上是教学生如何规划、实施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认知策略;第十一单元的Tips介绍音乐、歌曲与学习、思考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资源策略。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是有效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教材Workbook中的Assessing部分。该部分通过提问或是“学习日志”(Learning log)的形式,让学生对学前与学后进行对比,不仅评价知识和技能,还要从情感(信心、兴趣、态度)、文化、策略等方面做行为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学习的效果进行监控,肯定进步、找出问题,明确方向,以便及时对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加以调整。同时,这样的评价还可以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这无疑会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总之,新的课标、新的教材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成为高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新起点,对广大外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快学习的步伐,更新观念,将以学习者——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之中,把教改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