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反讽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2008—2017年期刊论文的Citespace分析论文

国外反讽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基于2008—2017年期刊论文的Citespace分析

郭雅欣 范振强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反讽一直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在国内外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探究国外反讽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动态,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2008—2017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1)2008年起国外反讽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且不同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间合作密切;(2)近年来反讽研究从语义、语用及心理语言学等传统研究视角扩展至认知层面,出现大量认知语义、认知语用和认知心理等新的研究视角;(3)热点与前沿研究领域涵盖“幽默”“心智理论”“科学”“身份”“共振成像”“冗余”“理解”和“个体差异”八个方面。

关键词: 反讽研究;可视化;CiteSpace

反讽作为一种人类交际中普遍使用的语言现象, 长期以来受到哲学、修辞学、文学、阐释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自柏拉图以来,人类就开始对反讽做过许多观察和思考,这些研究既包括描述性研究,也不乏规定性研究(1) 曾衍桃:《国外反讽研究综观》,《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3-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讽研究日新月异,出现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反讽的重要研究课题包括反讽的理论研究、反讽的理解和语境、反讽的人际功能以及反讽的分类等。专门的反讽研究理论有伪装论(Pretense Theory)、回声论(Echoic Theory)、暗指伪装论(Allusional Pretense Theory)、回声提示论(Echoic Reminder Theory)等。此外,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都对反讽提出了解释。例如,语用学理论有Grice的合作原则,认知语言学理论有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理论等,心理语言学有直接通达假说和等级突显假说。近年来,反讽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文集Iron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2) Gibbs R, Colston H L, Iron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 Cognitive Science Reader , Psychology Press, 2007.收录了2006年以前反讽研究的经典论文。国内也有综述性文章出现,但已有的综述研究年代相对久远(3) 曾衍桃:《40年反讽研究》,《学术研究》2005年第10期,第139-142页。 ,有些只针对某个领域,如赵虹(2013)(4) 赵虹:《反讽认知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11-17页。 对认知视角下的反讽研究进行了专门综述。目前,在现有研究中,基于大数据统计或文献计量学统计手段的反讽综述性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为了从数量庞杂的文献中了解近年来国外反讽领域的研究成果、趋势、热点和前沿,笔者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08—2017年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以呈现国外反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国外反讽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第二,研究现状呈现的特点;第三,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涵盖的内容。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合集,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irony”为主题词,文献类型设为“article”,语种设为“English”,检索时间设为2008—2017年,检索范围包括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学引文索引(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2个化学信息事实型数据库(CCR和IIC)、科学引文检索扩展版(SCIE)、科技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PCI-S)、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PCI-SSH)(5) 刘文宇、李珂:《国外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外语研究》2016年第2期,第39-45页。 。检索结果中剔除内容与反讽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697篇论文。所得数据中包括英文篇名、文献作者、机构、期刊名以及关键词等信息,引文数据的最终检索时间是2018年2月28日。

面向枪声定位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个传感器节点构成一个新的麦克风阵列,有效地扩大系统检测口径。枪声定位系统网络如图1所示。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着眼于分析文献数据中蕴藏的潜在知识,通过可视化手段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6) 金胜昔、林正军:《国际转喻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7—2016)》,《外语研究》2017年第3期,第18-23页。 ,与传统文献梳理分析相比,这种文献计量方法显示出数据全面、客观的优点(7) Kim M C, Chen C, A Scientometric Review of Emerging Trend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Recommendation Systems, Scientometrics , 2015, No.1, pp.239-263.。本文根据2008—2017年国外反讽研究成果分布图进行年度分析,指出国外反讽总体研究现状与趋势;通过分析Citespace生成的反讽研究国家或地区、作者、机构合作社会网络图谱、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高频关键词共现时区图、文献共被引知识网络图谱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锚定国外反讽研究趋势、现状以及热点与前沿领域,以期为反讽研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突出云南特色,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是云南省沿金综改的一大亮点。截至6月末,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覆盖境外82个国家和地区,得益于相对稳定的边贸结算,在边境八省中位居第三位,在全国位居第十五位,人民币在全省本外币跨境收支中的占比36.34%,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人民币继续保持我省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涉外交易货币和对东盟的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二、国外反讽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现状分析

在图2的年轮状节点中,内部年轮表示较早的年份,外部年轮表示最近的年份。年轮厚度与某一年某国家、作者及机构发文量成正比。图2显示,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个国家的节点相对较大(美国尤为突出),其他国家节点均较小,总体上而言,社会网络布局较为稀疏,说明在国外反讽研究领域,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国机构及作者发文频次较高,领先于其他国家(见表1)。

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产品与互联网结合,要鼓励功能性、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商的发展,提升农村物流配送的能力和效率。

图1 国外反讽研究论文年度分布情况/篇

以色列、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和芬兰地区的学者和机构发文量均在前十位,这表明这些国家在反讽研究领域有较为突出的贡献。而图2中节点间的连线可以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合作关系(8) 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连线的数量表明合作关系的强度(9) 金胜昔、林正军:《国际转喻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7—2016)》,《外语研究》2017年第3期,第18-23页。 ,美国与英国、美国与加拿大、以色列与法国、澳大利亚与芬兰等国的机构和学者存在密度较高的交叉连线,表明反讽研究领域存在广泛且密切的国际合作。

图2 国外反讽研究论文国家或地区、作者、机构合作的 社会网络(2008—2017年)

根据2008—2017年文献分布情况,笔者绘制出柱形统计图(见图1)。2008年发文量为13篇,且随后两年的发文量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起步阶段。2011年,反讽研究论文数量猛增至98篇;2012年略有下降,但在随后几年基本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略有减少后,在2017年达到顶峰(111篇)。从整体上看,自2008年起,反讽研究论文数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表明该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对国外反讽研究国家或地区、作者、机构合作的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把握各国各机构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动向并直观、清晰地展现引文分析结果。将数据导入Citespace,“Timespan”选择“2008—2017”,“Node type”同时选择“Institution”“Country”“Author”,阈值设置为“Top 50 per slice”,选择MST(最小生成树)算法,最后得到317个节点、367条连线的机构合作图谱(见图2)。

研究前沿是指某一领域正在兴起的理论趋势和新主题的涌现(15) 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不同文献被同时引用,说明文献之间研究方向、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其共被引频次越高,说明关联性越强。多篇文献共被引,就会形成被引聚类,聚类文献之间研究方向、研究主题关系密切,从而形成知识域与学科的研究前沿(16) 焦德武:《学术期刊研究的进路:基于文献共被引的可视化研究》,《江淮论坛》2017年第6期, 第174-178页。 。将数据输入Citespace,“Node type”选择“Cited Reference”,阈值设置为“Top 50 per slice”,选择MST(最小生成树)算法精简网络,最后得到216个节点、446条连线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见图5)。

表1 国外反讽研究论文的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及主要作者(前十名)

(二)研究热点分析

国外学者采用定量、对比和实证等研究方法,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例如,在反讽认知机制与加工过程研究中,不少学者对特殊人群(如神经发展异常者、脑损伤者)的反讽认知程度进行了测量与考察。Ravi等(2017)提出了集成文本特征选择法,在数据挖掘案例中建立反讽检索新框架,并指出了讽刺和反讽在情感过程、社会过程、认知过程和个人关注等方面的共同特征(14) Ravi K, Ravi V, A Novel Automatic Satire and Irony Detection Using Ensembled Feature Selection and Data Mining, Knowledge -based Systems , 2016, No.12, pp.15-33.。这些研究无不推动着国际反讽研究向更细致、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图3 国外反讽研究论文的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2008—2017年)

同时,对高频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见图4)进行聚类操作,生成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见图6)。

图4以“反讽”这个最大节点为中心,形成反讽高频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节点所代表的关键词处于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时区,同一年份出现的关键词处于同一时区。每一个关键词节点由不同年轮组成,节点的大小、光圈以及连线密度显示出各节点间密切的内部关联,且按照内外顺序对应关键词的出现时间。由图4中节点的大小、光圈可知,国外反讽研究热点集中出现在2008年后。国外反讽研究在文学、修辞学(Muecke三分说、Booth两分说、Fish动态假设、Rorty开放假设)、语用学(Grice会话原则、Searle对反讽的阐释)和心理学等领域展开。近年来,国外学者将反讽语义、语用和心理语言学等研究扩展至认知层面,对反讽认知语用、认知心理和认知语义等多角度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如Yus(2000)认为,反讽暗示是语言结构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固定模式的偏离使用,读者可通过已有的认知图式,解读作者在反讽背后想表达的真实意图(10) Yus F, On Reaching the Intended Ironic Interpre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2000, No.1-2, pp.27-78.

图4 国外反讽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共现时区图(2008—2017年)

与此同时,反讽研究从各个层面展开,研究内容囊括反讽的心理动机、理解过程和认知加工机制、反讽审美机制、表意方式以及替代、衍生、蕴含等。这些研究致力于寻找反讽产生或理解的认知规律,包括反讽的限制条件和诱发机制、语用价值、理解假说以及反讽意义的动态加工过程(11) 赵虹:《反讽认知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11-17页。 。Gibbs等(2007)提出,反讽言语行为存在认知机理及语用推理图式(12) Gibbs R, Colston H L, Iron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 Cognitive Science Reader , Psychology Press, 2007, pp.45-46. ,Kamyanets(2017)从关联理论对媒体文本中的反讽翻译进行探究,提出关联理论下反讽作为独立实体意义的新阐释(13) Kamyanets A, Translating Irony in Media Texts: A Relevance Theory Perspective,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 2017, No.2, pp.261-278.

研究热点是在某个领域内“学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或多个话题”,可通过分析文章关键词的频率变化得到反映。在Citespace界面中“Timespan”选择“2008—2017”年,“Node type”选择“Keyword”,阈值设置为“Top 50 per slice”,选择MST算法精简网络,最后得到227个节点、433条连线的高频关键词图谱(见图3)。图3中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连线越粗,表示共现次数越高。

(三)研究前沿分析

目前,惠州港还没有建设专用防台锚地,生产锚地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对锚地进行尽早重新合理规划,强化防台锚地的规划建设。加强与地方各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将锚地规划纳入“多规合一”统筹规划,加快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布局港口功能,强化锚地用海管理,预留足够防台锚地,协调解决船舶锚泊安全与海洋养殖业、临港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是解决锚地资源紧张的合理途径。

图5 国外反讽研究论文的共被引 知识网络图谱(2008—2017年)

由图3可知,排名前十位的关键词包括反讽(269次)、言语反讽(128次)、讽刺(85次)、语言(79次)、语用学(56次)、幽默(54次)、话语(50次)、理解(48次)、隐喻(45次)、思维(43次)。这些关键词是研究内容的精炼,可以反映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将“Layout”设置为“Timezone”,形成高频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见图4)。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学科关键词不断出现,这显示出该领域按年份顺序出现新的研究热点。

(7)碾压。面层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1遍,碾压速度为1.5~2.0km/h;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5km/h;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5km/h。

图6 国外反讽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 聚类图谱(2008—2017年)

图6中聚类分析共生成7个主要类团。类团内的关键词性质越接近,说明聚类效果越好。Size表示聚类大小,Silhouette表示聚类效率,聚类大小大于0.7、聚类效率大于0.5时,聚类一般认为是合理的。聚类中关键词提取采取TF×IDF加权算法(提取关键词代表研究主流),对数似然率(Log-likelihood Rate)算法(提取关键词强调研究特点)以及互信息流(MI)算法(提取关键词强调研究特点)三种相结合的排序算法。结合聚类表可以看出,类团0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类团1研究较为新颖,聚类4聚类效率在0.6~0.7之间,其余聚类效率均高于0.7,总体来说,各个类团内部一致性较好。结合文献共被引与聚类图谱,聚类标签词默认为LLR法的第一个关键词,与其后面的关键词一起代表了该聚类的研究前沿和方向,包括“幽默”“心智理论”“科学”“身份”“共振成像”“冗余”“理解”和“个体差异”七个聚类。

聚类#0“humor”(幽默)是图谱中节点最大的聚类,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又特殊的语言现象,幽默常常与反讽相联系,或者说,反讽是最惯常使用的幽默语言表现形式之一。它在语义与语用中往往呈现多样的趣味性,彰显了说话人的智慧,为范畴化研究提供了鲜活和可靠的语料(17) 王天翼:《基于“去/再范畴化+”的“A,还B呢”语对构式的语义分析模型》,《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第6期,第16-21页。 。因此,反讽与幽默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第一大聚类,且近年来已从传统修辞学、心理学转向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如Veale等(2006)分析了反讽幽默策略,指出幽默背后隐含的“超理解”,说话人在说话时有意识地违背自己和对方预设的话语意图(18) Veale T, Feyaerts K G, The Brne G,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Adversarial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 2006, No.3, pp.305-338.。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进一步结合实验与问卷展开实证研究,试图对反讽与幽默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如Bruntsch(2017)对153个受试者开展人格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两种不同的反讽作答手段,试图探索反讽与幽默背后的负面情绪隐藏、问题处理之间的关系(如打破社会习俗倾向、揭露他人过错倾向、积极性嘲讽倾向等),从而提炼反讽的使用在人际互动中更具体、有效的指导原则(19) Bruntsch R, Ruch W, The Role of Humor-related Traits and Broad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Irony Us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2017, No.3, pp.139-143.

聚类#1的命名标签是“theory of mind”(心智理论),作为第二大聚类,心智理论视域下的反讽研究也涌现出丰硕的成果。反讽话语的攻击性在于其对抗性的意识和意向,国外学者们结合心智哲学视域下话语产生的基本理论,对反讽话语的生成及其使用时的心智特征进行研究。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试图对特殊群体与语境的反讽应用展开研究,如Schnell等(2016)从神经语言学的角度,借助神经成像(fMRI)技术识别大脑整合作用区域,检测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反讽理解的神经相关性,并对语言表面线索(语言帮助)如何影响反讽理解展开评估,试图探讨患者反讽加工的语用学和语境效应关系(20) Schnell Z, Varga E, Tenyi T, et al., Neuropragmatics and Irony Processing in Schizophrenia: Possible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Meta-module of Pragmatic Meaning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 2016, No.1, pp.74-99.。可以看出,国外反讽的心智理论研究对象十分广泛,从一般到特殊人群甚至特殊个体都有涉及。另外,反讽的心智理论研究方法多元,已经从内省思辨向实验、语料库实证研究转换。

其他聚类如“身份”“共振成像”“个体差异”等所代表的前沿领域中也能发现大量类似研究,囿于篇幅限制,这里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这些都为反讽未来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如统计学、社会学、心智哲学、精神学、神经语言学等)。

不久前,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决定投入1450万美元研究经费,聚焦地热钻井技术,促进地热能源技术创新,加快地热产业的发展。

三、结 论

上述分析表明,近年来,国外反讽研究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间合作密切;反讽研究从语义、语用和心理语言学等传统研究视角扩展至认知层面,出现大量认知语义、认知语用和认知心理等新研究视角,其内容丰富,包括反讽的心理动机、理解过程和认知加工机制等方面;热点与前沿研究领域涵盖“幽默”“心智理论”“科学”“身份”“共振成像”“冗余”“理解”和“个体差异”八个方面。

总的来说,国外反讽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角度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愈加多样。从对语言现象、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探索,到各领域、各层面详尽系统的研究,国外反讽研究展示了对反讽研究全新的认识。本文希望能提供国外反讽领域研究成果、现状与趋势、热点与前沿信息,通过追踪反讽研究发展,借鉴研究经验,结合汉语特色,推动国内反讽研究发展。

Research Frontier and Trend of Irony Study Abroad :Analysis of Journal Papers in 2008-2017 based on Citespace

GUO Yaxin & FAN Zhenqi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 310018, China )

Abstract s : Irony has always been a key topic of multidisciplinary common interests, and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frontier dynamics of foreign irony research, the paper uses Citespace information visualizing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journal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Web of Science (WOS) database from 2008 to 2017. It reveals that, since 2008, the number of foreign irony research papers has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regions), institutions and authors. In recent years, irony research has expand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such as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psycholinguistics to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new perspectives on cognitive semantics, cognitive pragmatics,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hotspots and cutting-edge research areas cover eight aspects of “humor” “mental theory” “science” “identity” “resonance imaging” “redundancy” “comprehens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Key words : irony studies; visualization; Citespace

收稿日期: 2018-10-06;

修回日期: 2019-05-08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40015)

作者简介: 郭雅欣,女,浙江衢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用学。

DOI :10.3969/j.issn.1671-2714.2019.06.014

(责任编辑 陈汉轮)

标签:;  ;  ;  ;  

国外反讽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2008—2017年期刊论文的Citespace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