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钱龙

污水处理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钱龙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且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本文主要从污水处理池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性、裂缝等方而进行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白勺投资力度,在全国不同地区建设了一扎城市污水处理厂。同时,在环境保护不断走向市场化的趋势下,一些山企业投资建设白勺商业化污水处理厂也逐步投入使用这些污水处理厂大大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对改善和提高城市区域水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划乍用。但是,一些污水处理池施工中存在着渗漏的现象,即污水处理池在混凝土浇筑后产土冷缝,后期维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污水处理池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混凝土是非匀质性材料,它的渗水是通过孔隙裂缝进行的,如果搅拌不均匀,池壁渗水是会经常出现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受的荷载下大,结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混凝土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早期,受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易产生有害的温度裂缝其次,混凝土池底板开裂形成暗通道也是通病的一种,因支模、混凝土浇注不当引起的池体混凝土间隙是最常见的渗水原因所在。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应从控制混凝土升温、降低内外温差、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

二、施工中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比裂缝,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现场常用的措施如下

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极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2、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3、搅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4、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在混凝土上中下部设置一定数量测温管,定时测定内外温度,前4天每2h测一次,5 -7天每4h测一次,8 -15天每天一次,并及时记录,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做到及时观察,出现温度超偏,可通过调整养护方式来降低温差。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现场通常采取措施为混凝土浇注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麻袋装锯末,厚度80mm-100mm进行中层覆盖,最后覆盖1 -2层100mm厚岩棉被。

6、夏季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及侧边,设置专人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有条件的应对基础侧边进行覆土掩盖,避免内部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裂缝。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

(1)材料要求

制配混凝土的水泥、砂、碎石,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混凝土中掺用的泵送剂、膨胀剂、缓凝剂、粉煤灰、抗渗剂等用量要简合设训要求、性能要符合施工要求,其质量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主要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

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首先需要确定泵车型号、使用数量,配备搅拌输车数量、行走路线、布置方式、浇注程序、布料方法。灌注混凝土前的各道工序,需要经隐、预检合格并力理验收手续。确保全套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机械设备经试车运转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损坏时,及时检修。

2、施工工艺

(1)为满足泵送和施工操作要求,要求混凝土塌落度为160-180±20mm,保证基础底板水平流水、立体交叉施工,要求混凝土满足初凝时间2h。

(2)对混凝土的运输要求,混凝土由集中搅拌站运送到现场,时间不得超过0.5h,期间严禁加水。混凝土到工地后,要取样测定塌落度,塌落度达不到入泵要求时,根据配合比要求添加高效减水剂,严禁加水。混凝土搅抖运输车到工地后必须在0.5h内泵送完毕。

(3)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作业区。例如底板分为21个段,20个小块,按作业区分层退坡浇注。每作业区浇注时,严格控制浇注顺序,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分层浇筑,顺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注方法。混凝土浇注按分层退坡前进,振捣方法要求正确,振捣棒设前后两排,前排振捣棒振捣浇注点混凝土,后排振捣棒振捣斜坡处混凝土。在构件边角处,采用振动模板的办法解决构件表面的蜂窝麻面。振捣棒插入点间距不大于40cm,并插入下层10cm,每孔振捣时间不宜少于10~15s,不得超过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棒应快插慢拔,使混凝土充分密实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性。

3、施工重点

伸缩缝处平板橡胶止水带安装与固定,以及混凝土浇注时保证止水带的平整。混凝土浇注到伸缩缝边缘处,放慢浇注速度,在混凝土浇注的同时派专人负责将止水带摆正、抻平,保证止水带不发生卷曲、位移。混凝土分层铺设后,应随即用振动器振捣密实。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5cm时,振捣一遍即可;当坍落度小于15cm时,应与普通混凝土一样振捣,以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捣固为辅,捣固时间以15~30秒为宜。采取控制保温材料厚度,调节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保温材料采用上层铺设塑料布。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裂缝,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每层浇捣时间不大于其初凝时间,浇注完成后分二次抹压成型,最后一遍用铁抹子搓平表面,全部过程保证在混凝土终凝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最后一遍抹压完毕,随退随盖塑料布,随铺草袋,防止气温过高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而产生收缩干裂,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养护时间不少于28d。侧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直接在模板上淋水养护,拆模后及时覆盖1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悬挂草袋保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d。另外,普通防渗混凝土养护要求较严,因此,不宜过早拆除模板,拆模时间延长可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保温,对减少收缩,防止裂缝有利。为防止混凝土外壁的预埋件因拆模松动而渗水,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超过设计标号的70%,防水混凝土凝结后,应立即进行覆盖养护,并充分保持湿润,常温季节在前3d每天浇水4次~6次,3d后每天浇水2次~3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两周。

5、质量监管措施

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相关规定。试验部门设专人负贵测温及保养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优化原材料和采用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做好混凝土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坚持管理,完全可以让温度裂缝、施工裂缝等质量通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汪峥.污水处理池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探[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3):223.

论文作者:钱龙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污水处理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钱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