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必需品,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电能的传输质量,因此必须要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研究。本文探讨我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以及施工技术,并给出了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促进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所需的电能。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引言
电力系统是当前电能主要提供来源,它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确保企业各类设备正常运转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因此必须要加强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电力工程输电线是电能传输的载体,因此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负责电能的传输和调配,并可以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它可以很好的连接用户和发电厂。由此为了更好的保障电能的高效传输和安全性,要提高的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方案和技术。
2输电线路的建设
当前我国电能传输过程中输电线主要采用在地面搭建塔杆方式,因此塔杆的质量决定了电能传输的效率。塔杆搭建过程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其质量,前期规划中,要充分的调研塔杆搭建处的抵制结构结构和外界自然环境,尽量不将塔杆选择安装在雷击高发处等。在施工工程建设时,由于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塔杆受力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就需要对塔杆的手里类型进行分析:直线型、耐张型。不同受力类型的塔杆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由此必须要结合规划的安装地点的环境以及塔杆的受力类型自带的结构特征,制定相关的建设方案,提高了员工工作的效率,缩短工程进度,降低了企业成本。
综上可知,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流程如下:提前规划塔杆的安装地址,要对塔杆的架设、地线导引线安装、线路张力检测、附件安装、输电线调试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在塔杆的架设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对应的塔杆受力方式,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张力型和拖地型。地线导引线的主要功能是确保电力系统不会受到短时强电流的影响而发生漏电等现象,它可以将雷电等天气下产生的瞬时高压传导到地面。输电线路的调试环节还包含了线路的检修部分,线路的主要目的为可以科学、合理的解决电力系统中的突发事件,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3.1施工图纸设计
电路系统在完成初步的线路规划后,勘测工作人员必须要实时勘测规划线路,并做好线路勘测记录,以此来深入了解规划线路周边环境、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等,提供更加具体的现实材料依据。在勘测完成了规划线路后,要根据国家最新的建设标准和规范来设计电力路线,图纸设计要科学、合理,简单明了,绘制图纸时简化较为简单的施工区域图纸,而较为复杂的区域,则要将各个细节设计都要详尽,要标出每个细节之处的任意参数,争取做到繁简相结合,并在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要严格贯彻设计图纸来完成施工。随着计算机技术飞快发展,很多的软件都可以非常简便的完成图纸的设计和绘制,传统的设计图纸都是平面的几何绘制比例,可以借助CAD等工具来构造三维设计图纸,呈现立体效果图。
3.2基础工程
我国输电线路的基础设施都是在地面施工,在安装这些设施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持地面的平整,确保设备的稳定性。输电线路线路施工区域范围内地质条件要坚固,不可以出现地质层下沉或坍塌的现象,坚固的地质层直接关系到的电力输电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我国地质环境较为复杂,面积广阔,因此在不同区域内设计输电线路时,要根据规划线路周遭的地质条件特点来建设相对应的地基。一般情况下,地基建设分为以下两种方式: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在强度上,混凝土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好,但造价成本低廉。平原地区较为平缓,地质稳定,因此在架设塔基时一般选择混凝土结构方式,它既可以满足需求,也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当输电塔杆设计为受力较大的转角塔架构,它对于强度要求比较高,通常都会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式。山地中地势较为崎岖,岩石多且硬,因此在山地建设塔杆时,可以将就地取材选择岩石作为支撑材料,在岩石中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杆塔工程施工
在完成输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后,基本就会确定了塔杆的施工类型。在设计图纸中会明确每个塔杆的安装位置,并标注每个塔杆的安装方式和注意事项,指导现场施工人员的安装工作。在安装塔杆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安装方式,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分阶段进行。在常见的地质层中设计选择塔杆类型时,要选择当地较为常见的塔杆类型以及安装技术,这表明该种方式技术较为成熟,安全性能高,这就可以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成本。在特殊结构的地质层,首先参考既有的可供借鉴的塔杆安装类型,并分析其是否适合在该区域范围内施工;当没有可供参照的实例,则要结合区域地质层特特点创新的规划、设计塔杆类型,科学的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验证地质层的承受力以及塔杆安装的可行性。
输电线路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塔杆的选择,它是保障电能传输基础。平原地区较为平缓,地质稳定,很多的大型施工设备等都很容易运输,因此一般选择水泥混凝土塔杆或更加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塔杆。在较为崎岖的山区地带,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大型施工设备基本无法达到,塔杆一般都选择桁结塔架方式,它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更高。
3.4 光缆和塔脚优化
传输介质的性能也会影响到输电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较为常用的输电线传输介质为光缆,它具备稳定的性能。在光缆正式施工前,要对安装光缆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必须要符合相关规定,正常使用的光缆才确保输电线的正常运行。在电力工程施工前的光缆验收中要注重以下两点:
(1)光缆连接位置必须要平整,不能出现光缆的打结、弯曲等现象,否则会影响到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光缆的使用顺序不能颠倒,一旦出现顺序安装错误会导致光纤变形,严重影响到电能的传输。
施工周遭环境也会对光缆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要多次检查施工周边环境,选定平稳、安全、可行性较高的位置进行施工。当施工必须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这就需要尽可能的进行填充或挖掘处理。
4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检修施工技术
电力输电线路通常都会使用很长的年限,而在使用过程中基础设施设备会存在老化或损害,直接影响到电能的传输,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线路维修检测也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常见的电力输电线路问题有以下:
(1)外界元素的干扰,基本都属于突发事件,例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导致的电力工程瘫痪。这种情况一般无法预测得到,但可以提前规划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2)输电线路中设备的自然老化,例电线的老化等。该种情况则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维修检测,及时的更换老化的设备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行。
5小结
电力工程体提供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电能,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方式,由此需要完善施工技术。要根据具体的规划线路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的评价施工质量,并做好日常的输电线路检修维护工作,及时的更换老化设备以及制定突发事件保障措施,以此来延长输电线路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陈丹.浅谈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9):111-112.
[2]张红秀,姫利青.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山西科技,2018,33(05):146-147.
[3]谢嘉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54-155.
[4]刘富.浅析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时代农机,2018,45(07):142.
[5]曹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14):100.
论文作者:黄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线路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光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输电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