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要主动开展德育教育,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为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合理的实施激励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激励策略;德育教育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要从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上入手,更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借助激励对策来提高教育效果,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教育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班主任实施激励策略对德育教育的作用,目的在提高小学生的品德,并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一、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缺少实践。
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普遍是教师一人主导的方法,学生参与度不高,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知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失去了自主发言权,同时也丧失了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只是表面化,学生落实不到真正的实际生活中,造成“学而无功”的情况。因此,小学班主任可以适当采取激励策略,遵循及时鼓励性原则,针对小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激励,加强激励策略的实践性。适当的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推进作用。
2.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激励策略不够完善。
一般来说,小学班主任担当了小学生文化知识以及德育素质的教育任务。但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遵守道德而实施的激励策略不够完善,太过表面化,具体体现在学校实施的德育激励项目太少,学校也没有具体的德育激励政策,德育记录过程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班主任实施德育激励策略,影响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完善德育教育激励策略,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铺好道路。
3.学校德育组织不够完善。
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德育教育组织,这也是影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良好进展的原因之一。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不重视,只是一味的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做出教学改善。因此也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与德育教学制度。此外,大部分学校普遍的德育教育知识通过一些讲座来进行,没有具体的实践行动。德育教育一般也只针对犯错误的学生,预见性较差,德育教育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1.将激励策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德育教育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立足于实践之本,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小学班主任应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并通过日常生活开展有效的激励策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保证教育氛围的合理性
开展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道德、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班主任来说,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做好落实与完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激励措施的合理性,在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的素养。所以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要清楚认识到德育教育的意义所在,确保德育教育能够落实到实际中去。第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主动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教育氛围。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来做好教育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第二,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采取有效的德育激励措施。班主任通过带动学生学习,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在转变学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提升了班级中的凝聚力。
3.启发学生的心灵
想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班主任要从学生的特点入手,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自觉与主动意识。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在帮助学生净化心灵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如在教育中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升国旗或是开展家长会等来进行教育,促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榜样,以此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还要从激励措施上出发,提升学生对德育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行为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与意义。
4.坚持因材施教
在采取激励措施时,要从因人而异上入手,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保证教育的合理性。第一,对于一些表现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借助激励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表现水平,并给学生制定出全新的学习目标;第二,对于一些表现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就可以激励学生先完成小目标,然后在循序渐进的完成其他目标。如果长时间让学生处于同一水平上,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且如果所设计的目标过于轻松,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丧失进取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制定出实际可行的目标,在保持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激励教育的目标。
5.做好适当的奖惩
虽然激励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也要从适度上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出激励教育的作用。当学生在课堂中开小差时,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惩罚学生,势必会让学生偏离学习规程,但是如果惩罚过重,则会让学生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保证惩罚的适当性,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来提高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教育指导工作,提升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同时还要采取激励教学法,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营造出浓郁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德育能力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瑶. 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4):34-34.
[2]於亚慧.
论文作者:庄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论文; 策略论文; 教育工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