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林峰

林峰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眼科 351100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回顾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52眼),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眼压、非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眼压为(13.16±2.8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2.87±3.14)mmHg;观察组术后非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丝裂霉素C;可调缝线;安全性

青光眼多由眼压过高导致,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等不适症状,若无法有效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视神经损害,最终失明[1]。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易发生术后眼压异常、浅前房等不良反应,改进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提高疗效及安全性[2]。本次回顾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52眼),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34±5.9)岁,术前平均眼压(28.23±2.73)mm Hg;观察组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10±5.6)岁,术前平均眼压(27.98±3.01)mm H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眼压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做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电凝烧灼对巩膜表面止血,制作4mm×3mm大小的巩膜瓣,深约1/2厚巩膜,内至透明角膜缘内1mm,巩膜瓣与巩膜层间放置0.2~0.4mg/ml浓度的丝裂霉素C棉片2~5min,然后用0.20L生理盐水冲洗洁净,在角膜缘用15°刀进行前房穿刺做侧切口,然后将2.0mm×1.5mm大小的小梁组织剪除掉,切除周边虹膜。在巩膜瓣的两角各用10-0尼龙线缝合1针,封闭巩膜瓣,两侧中央处再各做一可调活动缝线,将平衡液经前房穿刺口注入恢复前房,根据眼压、巩膜瓣密闭程度、前房深度等情况调节两侧活动缝线的松紧度,术后将2.5mg地塞米松注入球结膜下。对照组按观察组的方法做同等大小的巩膜瓣,剪除同等大小的小梁组织,用10-0尼龙线将巩膜瓣缝合牢固(不行前房穿刺,不用丝裂霉素C,不用可调节缝线)。

1.3观察标准

术后检查眼压、滤过泡形态、前房深度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功能型滤过泡为:Ⅰ型:薄壁微囊型,Ⅱ型:扁平弥散型;非功能型滤过泡为:Ⅲ型:无滤过泡,Ⅳ型:包裹性囊性滤过泡。前房深浅依据Spaeth分型:Ⅰ度:轻度浅前房,Ⅱ度:裂隙状浅前房,Ⅲ度:无前房。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对比,观察组术后平均眼压为(13.16±2.8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2.87±3.1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滤过泡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术后非功能性滤过泡(Ⅲ、Ⅳ型)发生(率)为2(3.85%),明显低于对照组6(1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77%),明显低于对照组8(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讨论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病,基层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就是小梁切除术,以往我们都是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但术后无法主动调整巩膜瓣缝合线,术部愈合易形成滤泡瘢痕化,易出现高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预后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3]。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基础上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瓣缝线拆线等方法进行的手术方式,能实现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丝裂霉素C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术中,显著优势在于其可抑制巩膜瓣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使该处粘连减轻,并使滤过口瘢痕化减轻,达到抗纤维化、瘢痕化的作用,促进该部位能够通畅地引流,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5]。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时要确保进行充分彻底的冲洗,保护好结膜瓣边缘与角膜。此外,放置丝裂霉素C的时间(2-5min)需依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年龄越大筋膜囊越薄,放置的时间越短[4]。应用活动的缝线缝合巩膜实现了房水外流的容量与速度的主动调控,有利于保持正常眼压,降低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可能性[6]。若术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较差,可以考虑拆掉1-2根的缝线。

本次回顾中,观察组术后眼压为(13.16±2.8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2.87±3.14)mmHg;观察组术后非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显著降低术后眼压,减少非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减少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比传统小梁切除术更加显著,可行性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信.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28-29.

[2]马丽华.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1,9(5):413-414.

[3]吴胜卫,孔凡宏,任淑兰等.传统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8):1575-1576.

[4]罗乐平,邓小玲,彭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121.

[5]张舒心,唐炘,刘磊.青光眼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灶,2011:288.

[6]黄文荣.复合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7):33.

论文作者:林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4

标签:;  ;  ;  ;  ;  ;  ;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