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贺月元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18038

摘要:综合性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客源引流、顾客服务最优化和商业综合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针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内涵以及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城市的消费功能和商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更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象征,商业综合体建筑一般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对城市的环境改善影响深远,这些商业综合体建筑肩负着满足城市的需求和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责任。该类型的建筑物商业功能配置类型多,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协调各个方面的要求,解决各种复杂疑难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措施进行设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保障。

1.城市商业综合体内涵概述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集合商业、消费、办公、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建筑模式。借助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将人们多种需求进行优化组合,并保障城市商业综合体各项结构的独立性与互通性,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捷【1】。城市商业综合体转变了传统产业聚集所带来的不便,将多种功能集合一身,构建出舒适、便捷、和谐的城市商业综合空间形态。当前很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都存在城市商业综合体,例如“万达广场”、“大悦城”、“华贸中心”、“万象城”等著名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当中,具备了商业功能、娱乐休闲、办公等诸多区域,其空间涵盖了广场、街道、水系、区域、路径、地标、界面等诸多城市特有的设计要求。城市商业综合体也是促进区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已经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2.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特点

2.1、空间尺度大

城市商业综合体已经日渐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地标,建筑规模需要与城市进行良好匹配,与城市主干道构建成一定程度的联系。促进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应保障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占地面积以及空间尺寸,以满足城市商业综合体当中不同结构的功能性需求。

2.2、交通体系发达

纵观当前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一般都设置在树形交通体系当中,以便于确保城市商业综合体交通便利性【2】。针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交通构建,结合地下交通与空间交通的贯穿性,为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打下良好交通基础。此外,还需将内部交通体系与外部城市交通体系进行连接,在内部与外部良好交通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给予广大消费者良好的交通体验。

2.3、服务多功能性

在传统的产业聚集模式下,产业聚集商业区域的功能性相对比较单一,很难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可以有效统筹传统产业聚集、商业街的各项功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娱乐和购物的需求,如表1所示。此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还集合了高科技集成设备,无论是通信系统、电梯系统、安全系统、暖通系统,都具备信息化功能和特点,各类设施的科技技术含量较高,确保城市商业综合体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表1 城市商业综合体休闲娱乐服务功能

3.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

3.1、建筑商业流线设计

城市商业综合体广场一般占据的面积都较为狭长,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流线设计手段,将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采用“一字型”动线局部形式,使建筑呈现出简洁性与时尚感,还在一定程度上疏散客流量,满足过大的客流量行走,避免消费者出现疲惫的现象。此外,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当中设置中庭空间,在确保顾客流动疏散的基础上,增加空间的丰富性,为广大顾客们提供休息场地,展现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人性化,避免“一字型”过长导致的不良体验。与此同时,还应合理的设计电动扶梯和升降梯,保障电动扶梯的交叉性与协调性。客观来说,电动扶梯自身具备引导性作用,可以通过科学设计的手段,将客源引导到特定的商业地点,为城市商业综合体创造持久的经济效益。

3.2、建筑功能布局设计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自身具备诸多功能,例如,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其地下设置3层,不同楼层的功能存在差异。地下一层为精品超市;地下二层以及地下三层为停车场【3】。地上设置为11层,一楼与二楼作为黄金楼层,一般开展商业零售。针对商业零售功能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空间的流线型设计,协调各个店铺零售的关联性。将具备影响力的店铺设置在流线的端部位置,便于带动其他零售品牌的经济发展,促进各个零售品牌的协调发展。三楼可以设置为大众餐饮,方便广大顾客的餐饮需求。一般来说,4—6层的顾客相对较少,可以在4—6层赋予休闲娱乐功能。将电影院、健身会馆、KTV、游乐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在该区域进行设置。此外,6层以上较为安静的区域,建筑采光非常好,适合进行办公,可以设置为办公区域。全面协调各个区域的功能布局,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需求。

3.3、基础配套设施设计

基础配套设施是展现城市商业综合体水平的基础保障,是方便顾客的基础设置。在开展基础设施设计的过程中,应把控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轨道的融合。将地铁、公路交通等内容,纳入到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配套体系当中。若地铁已经投入运用,应将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地铁通道进行连接,为消费者的出行提供便利。此外,确保商业停车公共设施的科学性与便捷性。针对周边交通情况和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车流量、车辆高峰期时间段等区位信息进行分析。在停车配置设计时,结合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与外界交通环境,科学合理设计停车场位置和停车位,确保外部交通与内部停车场的关联性。充分考虑周边土地使用性质、停车设施条件、车辆停放时间等诸多要求,尽可能减少停车位所占的空间资源,为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提供保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频次最高的重要的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在开展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极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充分结合商业综合体的定位及周边的环境,满足商家需求、注重消费者心理感受等各个层次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莫江南. 基于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分析[J]. 环球市场, 2016(29):122-122.

[2]陈璐, 李俊.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利用的设计要点[J]. 安徽建筑, 2014(3):16-16.

[3]邱懿. 基于实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应用[J]. 居舍,2018(21):111.

论文作者:贺月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贺月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