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供应链运行模式分析_电池论文

闭环供应链运作模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闭环论文,供应链论文,运作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的供应链解决了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流动的问题。但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政府强制法律的相继出台,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于是出现了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从消费地向生产地的大规模流动,所谓的逆向供应链也应运而生。传统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闭环供应链(Closed Loop Supply Chain,CLSC)。

闭环供应链不仅对环境的是友好的,而且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欧洲和北美,施乐回收再利用了60%以上的墨盒,1998~1999年减少了30万吨的垃圾填埋,节约了45~60%的制造成本。自1990年开始,柯达公司10年内共回收了3.1亿台一次性照相机,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合理化处理后获得了巨大收益。此外,汽车、钢铁、造纸、机械等行业都在逆向(闭环)供应链领域做了有益的探索。

图1 闭环供应链及其基本架构

闭环供应链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国外的研究也仅有10余年的时间。本文试图从闭环供应链的概念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并探讨每种模式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闭环供应链的概念

根据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供应链是指“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对从生产点到消费点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该定义明确地表明了物流和信息流在正向供应链中的流动方向是从生产商到消费者。

类似地,该协会将逆向供应链定义为:“为了重新获取价值或者正确处理废物而对从消费点到生产点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发现,逆向供应链和正向供应链存在两个差异:一是目的不同;二是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方向相反。

由于正向供应链的目标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逆向供应链是为了发掘和利用缺陷品和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因此本文将闭环供应链定义为:为了实现和/或发掘价值而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该定义包含了物流和信息流在供应链中的双向移动。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描述出图1所示的闭环供应链的总体结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副产品、配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退货、以及最终用户返回的报废品或者缺陷品通过收集、分拆等过程后进行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重新进入正向供应链或者直接送达消费者,而其它部分则退出闭环供应链循环,作为废物处理掉。图1中的“第三方分拆”是一种备选模式,制造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将该业务外包,或者自行完成第三方的职能。

二、闭环供应链的运行模式

根据图1,可以归纳出闭环供应链的四种运行模式:基于再循环的闭环供应链、基于再利用的闭环供应链、基于维修/整修/拼修的闭环供应链和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

1.基于再循环的闭环供应链

再循环(Recycling)是指从垃圾或者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的物质并加以重新利用,是闭环供应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典型的案例是酸性铅电池的回收、分解和再利用。SLI(Starting,Lighting and Ignition)电池是酸性铅电池用途最广的一种,因此也格外受重视。据统计,每年47%的铅产量来源于再循环,80~85%的废旧铅电池被回收,剩余的10~15%未被回收的SLI电池占土壤中铅总量的65%,由此可见铅电池回收的重要性。

图4 基于维修/整修/拼修的闭环供应链(以航空设备为例)

图5 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以发动机为例)

SLI电池的逆向供应链过程包括回收、存储、运输、再循环等过程(图2)。SLI电池的回收有三种方式:一是车主更换新电池后抛弃掉旧电池;二是车主在维修站更换新电池,旧电池被回收;第三,旧电池经过初步处理后送往再循环厂。鉴于铅的污染性,回收的SLI电池在存储和运输中都要主要安全。再循环过程包括分解、熔炼等,生成的铅板可直接送到用户手中。

2.基于再利用的闭环供应链

本文中的再利用(Reuse)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经过简单的清洗或者再包装(Cleaning & Repackaging)就能够使用;二是回收物分拆后的零部件通过简单的处理(如润滑等)就能够再利用的情况。再利用的典型案例有托盘的循环使用、一次性相机的回收利用等。

图3描述了可循环使用容器形成的闭环供应链及其信息流。分销商向信息中心发出服务请求;后者分析该订单后,向配送中心A下达指令,将一定数量的包装容器送达分销商指定的位置;装载完毕后,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运输到零售商/客户。当积累到一定量的包装容器后,零售商/用户会将该信息发给信息中心,后者下达指令,回收包装容器,并送到最近的配送中心B进行清洗等基本处理,以备使用。

3.基于维修/整修/拼修的闭环供应链

维修(Repair)是把使用过的产品或者零件回复到工作状态;整修(Refurbishine)是把产品回复到一种特定的质量形式;拼修(Cannibalization)是把从某种产品分拆的零件用到其他产品中去。

基于维修/整修/拼修的逆向供应链主要应用于三种情况:①如果用户收到的产品存在缺陷,则供应链必须立刻替换并回收缺陷品;②供应链必须能够提供便捷、快速、成本有效的维修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不时之需;③供应链应能够提供日常的校准服务。

表1 各种闭环供应链的差异比较

图4描述了航空设备制造业的多级维修闭环供应链系统。用户将缺陷产品送到维修站维修,如果维修站有维修能力,则将修好的产品送还用户;否则需要送到维修中心,由后者将维修好的产品送达维修站。维修中心可以从外部采购新产品。

4.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

再制造(Remanufacturing)是把产品进行分拆并检验分拆后的零件和组件,破损的零部件或者进行维修,或者用新的零件替代。如果技术或者经济上可行,则可以将处理后的零件潜入到组件中测试。再制造是所有回复模式中最复杂的一种,回复后的产品一般视若新产品来看待。再制造广泛用于汽车、航空、机械设备等行业。

图5描述了汽车发动机的再制造供应链。零售商将回收的发动机送到当地的配送中心,由后者统一运输到发动机核心部件仓库,然后经过分拆、清洗等一系列过程生成符合质量要求的零备件,装配成“新”的发动机,送入物流中心进入正向供应链。

三、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比较

尽管上述四种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回复过程方面都包括:回收物的获取、逆向物流、检测与处置(包括测试、分类、分级等)、回复以及再配送等。表1从这五个方面对各种闭环供应链做了比较。从中可见,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在管理上也较其他供应链复杂。

标签:;  ;  ;  ;  ;  ;  

闭环供应链运行模式分析_电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