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鲁婧

鲁 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52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 and 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 (FPI)量表对179例不孕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不孕女性家庭功能总体水平得分为(2.23±0.32)分,各维度得分中问题解决、情感反应和沟通维度得分较高;心理压力总得分为(171.09?21.85)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压力总得分与总体家庭功能、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呈负相关。结论 医务人员应关注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沟通和情感方面的功能,减轻不孕女性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不孕症;家庭功能;心理压力

The correlation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infertile women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infertile women.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179 infertile women. The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 and 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FPI)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mean score of family functioning of infertile women was 2.23±0.32. 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was 171.09?21.85.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o take targeted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family functioning of infertile women to relie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ress, especially their problem solving,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ive response.

【Key Words】infertility; family functioning; psychological stress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112-03

不孕症本身以及寻求治疗过程过程中,都会给不孕症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对不孕症治疗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1]。不孕症的发生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可进一步影响婚姻和家庭关系,造成家庭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家庭破裂,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改变个体的家庭功能状况,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改善[2]。而国内研究多集中于不孕女性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极少关注其家庭功能。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孕女性的家庭功能状况,分析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病例选自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间的179例不孕女性。纳入标准:(1)被确诊为不孕症的女性患者;(2)能自行填写问卷者。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及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2.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制调查表,包括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不孕类型、不孕时间等。

(2)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

此量表[3]共60项,包括总体功能(12项)、问题解决(6项)、沟通(9项)、角色(11项)、情感反应(6项)、情感介入(7项) 和行为控制(9项),已广泛应用于家庭功能状况的评价,信效度较高[4],国内研究主要应用刘培毅等[5-6]修改的中文版FAD量表。每个条目分值变动在1(完全同意) ~ 4(完全不同意)分之间,分量表的分值为其所含条目总得分的平均值,分值越高,说明家庭功能越差。

(3)心理压力量表(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FPI)

此量表是针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压力的测评工具[7],共46个条目,包括社会压力(10项),性压力(8项),夫妻关系(10项),父母角色的需求(10项),以及无生育子女压力(8项)五个方面。每个条目分值变动在1(完全不认同)~6(完全认同)分之间,得分越高,心理压力越高。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Cronbach′S ?为0.77~0.93,其中文版经验证适用于中国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评价[8]。

3.资料收集

调查者在发放问卷时向患者说明填写问卷的方法,由患者独立填写,问卷当场检查并回收。共发放问卷179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4.数据处理

双人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构成比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一般资料

179例不孕女性的年龄为22~49岁,平均为(31.2±5.8) 岁,不孕时间为2~10年。其中,城市患者82例,农村患者97例。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72例,所占百分比为40.2%。家庭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有50例,所占百分比为27.9%。原发性不孕100例,继发性不孕79例。曾接受过辅助生殖技术者98例,所占百分比为54.7%。

2.不孕女性家庭功能得分状况

不孕女性的总体家庭功能得分为(2.23±0.32)分,将6个维度按得分高低排序为问题解决(2.45±0.30)分,情感反应(2.41±0.38)分,沟通(2.36+0.41)分,角色(2.28±0.33)分,情感介入(2.21±0.40)分,行为控制(2.16±0.36)分。

3.不孕女性心理压力得分状况

不孕女性FPI量表总得分为(171.09?21.85)分,其中,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社会压力(36.36?6.34)分,性压力(26.12?5.41)分,关系压力(35.18?7.63)分,父母角色的需求(38.11?7.46)分,无生育子女压力(28.74?6.53)分。

4.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行为控制外,总体家庭功能、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与心理压力总得分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不孕女性的家庭功能越好,其心理压力越低。见表1。

表1 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n=179,r值)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三、讨论

1.不孕女性家庭功能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孕女性的总体家庭功能得分为(2.23±0.32)分,其中问题解决、情感反应和沟通维度得分较高,表明不孕女性这3个方面的家庭功能水平较低。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员完成各种日常任务的效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面对生育困难这一负性事件,不孕女性对不孕症的相关知识缺乏,且治疗过程复杂繁琐,她们不能确定个体治疗的特异性和治疗效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因此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日常生活的改变、生育困难造成的困扰、对治疗效果的焦虑、甚至对助孕失败后的绝望等因素使不孕女性的家庭功能处于低效能状态。雷雳等[9]研究发现,情感反应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影响很大,而沟通质量直接影响其家庭功能和心理健康。对于不孕女性来说,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是决定其情感反应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与配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则尤为重要。

这表明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不孕女性的生殖知识教育,告知患者整个周期的治疗方案和计划,鼓励其积极应对治疗,增强自信心。还应鼓励家庭成员在生育治疗过程中相互理解和支持,认识到家庭功能和谐的重要性,促进夫妇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其配偶充分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并给予安慰和关怀,从而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夫妻关系。

2.不孕女性心理压力状况分析

不孕不育本身以及治疗过程都会患者造成情感和心理压力,并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孕女性存在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与Sunita B[10]的研究结果一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于其生殖缺陷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女性患者,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压力,且治疗过程漫长、复杂且结果不确定,使不孕女性的心理压力更为严重。不孕症治疗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和疾病治疗过程,不孕症病人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反复治疗失败者的心理问题更为显著[11-12]。Gradvohl SM[13]认为应根据夫妇双方心理压力的感知差异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因素与不孕症密切相关,应结合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来提高治疗效果[14]。研究表明[15-16],心理干预和治疗能有效减轻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妊娠率。不孕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密切相关[17],积极应对能够提高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冲应激反应,降低其不良应激[18]。这提示医务人员应重视不孕女性的心理压力,认识到支持系统的重要意义,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增强社会和家庭支持,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3.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家庭功能与不孕女性心理压力水平呈明显负相关,除行为控制外,家庭功能的5个维度及总体水平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其中,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和沟通与心理压力的相关系数较高,这表明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和沟通会影响不孕女性的心理压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处理问题和应对压力的关键,不孕女性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不孕知识的缺乏、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及对治疗效果的担忧,因此问题解决能力直接关系到不孕女性所感知到的心理压力。这就提示医护工作者作为不孕症治疗服务的主体,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生殖相关知识教育,不孕女性对生殖知识的了解得到增强后,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能力逐步得到提升,也进一步减轻了心理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其次,良好的沟通是共同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基础,唯有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并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19]。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解决很多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能避免很多误会的产生,尤其是生育问题对家庭所带来的困扰更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而配偶是不孕女性最为亲密的家庭成员,也是解决生育问题的重要参与者,其态度更是关系到两者的夫妻关系是否和谐。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减轻不孕女性的心理疏导过程中,应重视沟通对其心理压力的影响作用,指导患者与家庭成员进行有效沟通,鼓励夫妇之间相互理解和包容,促进夫妻情感,减轻不孕女性的心理压力。

另外,对不孕女性进行适当的情感介入有助于降低其心理压力。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0]。完善的家庭除了满足家庭成员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外,更重要是为促进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发展而满足其心理需求[21]。家庭成员是患者最熟悉最亲密的人群,对其习惯、性格等方面较为了解,对患者适当的情感介入能够缓冲应激效应,减轻压力性致病因素对不孕女性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鼓励家庭成员对不孕女性给予理解与支持,通过共情、交流、倾听等鼓励患者倾诉焦虑、抑郁、恐惧等长期压抑却无处宣泄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情感支持。

四、小结

不孕症的治疗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在帮助不孕女性塑造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状态的同时,也需要家庭成员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孕女性解决问题、情绪调节和沟通的能力较差。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不孕女性的家庭功能状况,增强生殖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情感支持,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另外,建议医院可开展专门的不孕不育心理咨询服务,在给予团体心理疏导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治疗,才能切实有效地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飞京, 董悦芝. 不孕女性心理压力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 2015, 36(9B): 59-60.

[2] Miller IW, Ryan CE, Keitner GI, et a1. The McMaster approach to families: Theory,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J]. J FAM THER, 2000, 22(2): 168-189.

[3] Epstein NB, Baldwin LM, Bishop DS. The McMaster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J]. J Marital Fam Ther, 1983, 9(2): 171-180.

[4] Toan TB, Maflame ZW, Leslie AG, et a1. Can the family assesse—ment device(FAD) be used with school aged children?[J]. Family Process, 2002, 41(4): 723-731.

[5] 陈建军, 甄京兰. 哮喘患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38): 53—55.

[6] 范方, 苏林雁, 曹枫林, 等.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与学生成绩、心理困扰及家庭功能[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10): 635-638.

[7] Newton CR,Sherrard W,Glavac I. The 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 measuring perceived infertility-related stress[J]. Fertil Steril, 1999, 72(1): 54-62.

[8] Peng T,Coates R,Merriman G,et al.Testing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Mandarin version of the 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 (M-FPI) in an infertile Chinese sample[J].J Psychosom Obest Gyn, 2011, 32(4): 173-181.

[9] 雷雳, 王争艳, 刘红云, 等.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 应用心理学, 2002, 8(1): 14-20.

[10] Sunita B. 生育失败妇女的精神压力[D].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

[11] 李俞辰, 徐慧兰,高士友. 不同治疗结局IVF-ET妇女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2, 21(12): 949-952.

[12] 于康. 195例夫精人工授精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 10: 775-777.

[13] Gradvohl SM, Osis MJ, Makuch MY. Stress of men and women seeking treatment for infertility[J]. Rev bras Ginecol Obstet, 2013, 35 (6): 255-261.

[14] 王亚男, 闻姬. 358例不孕症患者心理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 24(11): 861-862.

[15] 陈爱华, 杜宗琪, 李伟, 等.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治疗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32): 5285-5287.

[16] 程丽, 汤观秀, 秦楠, 等. 认知行为干预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6(4): 1278-1281.

[17] 梁阿娟, 陈佩, 赵晓明. 不孕症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3, 22(1): 66-68.

[18] 李晖,晏春丽,朱姝娟,等.不孕症女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2011,36(2):138-142.

[19] 郭园丽, 刘延锦. 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着家庭功能与其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3): 349-353.

[20] 张毓茂, 童寿明, 郭玉花, 等. 家庭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6): 104-105.

[21] 汤毅晖, 黄海, 雷良忻. 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2): 158-160.

论文作者:鲁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不孕女性家庭功能与其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鲁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